“乖!再吃一口”,哄骗式哄娃吃饭,除了饮食失调外,一点用也没有
我们常说,有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很冷”,其实还有一种饿叫做“妈妈认为你很饿”。
在很多有宝宝的家庭里,父母和老人总担心孩子吃不饱,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很多时候即使孩子吃饱了,父母还是会善意说“再多吃一口,就好”或者“吃完这口就让你玩……”的话,哄骗孩子再多吃一些。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的父母才会这么做,有这种想法的老外也不在少数,可谓是中外皆然。著名的营养学家洛森在知名的Moms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文中指出了父母采用这种哄骗式的喂饭方式,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弊端。
欺骗式哄喂,除了失去孩子的信任,一点作用也没有
1、失去孩子的信任
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认知发展和语言发育阶段的孩子并不能理解“再吃一口”是什么意思。一般情况下,吃饭时父母说“再吃一口就好”,实际上是吃了一口还有一口;在游乐场时,父母说的“再玩一次”,父母的意思是玩完这次就回家,而孩子却认为玩完这次还有很多次,这正是“哄骗”给孩子带来的错误认知。
2、条件交换,只是错上加错
除此之外,很多父母还喜欢使用“吃了蔬菜,才能吃……”或者“吃了饭,才能玩”的话来哄孩子吃饭,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要求自己吃的东西都是坏的,吃完后的奖励才是好东西。
3、孩子不知道“饿”,更不知道“饱”
“再吃一口”这种哄喂方式会影响孩子“饿”和“饱”的自然感知,只能被迫在自己感知和父母命令之间作出选择。很多时候,一些孩子为了做个乖孩子,明明吃饱了,也只好一口又一口地坚持吃下去。
父母的这种爱,会让认知发展尚不成熟的孩子对“饱”认知产生错乱,甚至导致饮食失调。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我们都知道父母之所以会让孩子“再吃一口”,其实都是出自好意,是担心孩子没吃饱,营养不良,以至于影响身体发育。
1、知道什么是“饿”什么是“饱”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父母和孩子对于“饱”和“饿”要有共同的认知。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让孩子体验饿、饱、吃撑了的感觉。
当父母发现孩子开始拿着食物玩,不再吃饭了,就说明他吃饱了。这时候,父母可以问孩子是不是吃饱了。这种行为也有利于孩子发现身体发出的“饱”信号,也有利于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2、固定的饮食时间
如果孩子吃饭的时间和分量不同,孩子就会养成挑食的坏习惯:发现没有自己喜欢的食物时,孩子吃饭时往往会敷衍了事;当有自己喜欢的食物时,又开始大吃大喝,最终导致父母也不知道孩子到底吃没吃饱,孩子也就养成了坏的饮食习惯。
3、减少零食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减少孩子两餐之间吃零食的数量。如果孩子吃了太多的零食,到了吃饭时一点也不饿,自然吃不下东西。还有一些孩子为了吃零食,吃饭时也会比较敷衍。
由此可见,父母无论是“再吃一口”的欺骗,还是用“吃完就让你玩……”的交换,都是为了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但孩子却不知其中深意。父母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如从固定时间和饮食分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