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谚语解~13
武林流传/徐纪注解
入 門 法
“打拳不溜腿,到老(终归)冒失鬼”。
“溜腿”就是暖身、拉筋的预备运动。一者避免受伤,再者容易进功,使“打拳”练功的成效提升。不如此练武之人,只能算是一个“冒失鬼”。
“打拳慢、用招快”。
“打拳”是练法,要精功细求,有时刻意放“慢”,寻找拐弯抹角的细节之正误。“用招”的对战,越“快”越是高明。
“打人前心,看人后背”。
“打人”的目标是“前心”。而我人手臂的长度,也只能至此。然而、“打”此拳时之意念,直透“人”之“后背”。必如此,才有穿透力、致伤残。
“拳打口中出,小指股翻上”。
河北形意门,劈拳出手之诀要。手臂自身前中线提升,直至“口”部,才“打”“出”去。而且,拳臂必做缠丝。所以出手之前的“拳”臂形状,是“小指”朝“上”的─因为缠丝。
“宽胸实腹,气沉丹田”。
心窝“胸”腔,要放空,不闭“气”。而心意“沉”纳“丹田”,是为“实腹”。
实 战 诀
“快打慢练”。
“快打”争在分毫,非此不足以言胜人。而、“慢练”是自己用功,讲究“慢”功细“练”,嘬取精华。
“一胆、二力、三功、四艺”。
人而无“胆”,不能习武。人而无“力”,身有衰病,也不可能习武。习武之人,首在“功”力,无实力不足以言实战。而攻防之技,欠练精深,才称得上是战伐之“艺”。
“弓不弓、马不马、怎么顺劲怎么发”。
学基功,一丝不苟,以立正确之技。而、实战时,不拘“弓”“马”步之格式,“顺劲”而“发”,是唯一之正途。
“三年拳不如当年跤”。
“三年拳”尚在筑基,“不如当年跤”,已在争胜。然而,此谚非谓“拳”“不如”“跤”。后来的高低深浅,全在个人。
“桥来桥上过,无桥自搭桥”。
南派武术之谚语。“桥”者,臂也。人有“桥来”,我径从“桥上过”,以作攻防。而、人“无桥”势之时,我径“自搭桥”,以立攻防之势。
兵 器 架
“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顶手”。
“单刀”高明与否,要“看手”─ 不持刀的那只空“手”,能否随势博杀。“双刀”则是要看步法、身法,进退回转之能力。而“大刀”则是观察接近刀盘,“顶”在前端之一“手”,以调刀背刀面,以及刀背上的杈口,如何捉制敌械也。
“枪不空回”。
用“枪”扎出取人,不论中人与否,收“回”我“枪”之时,绝非“空回”蓄势以再发,必为敌败。而是我“枪”既出,是向前的用法,我“枪”“回”转之时,又是另一用法。
“枪法已成,口不能明”。
用“枪”之道,全凭手感。其“法已成”者,得心应手,可以杀敌致果,而难以言宣。
“千言万语,只是哄他过来”。
戚继光语。两兵相接,无论用的是何招何式,其紧切处,“只是哄他”─ 诱引其因应。而后,是据其发招“过来”之势,以应以击。用兵之道,“哄”诱而已是也。
“身剑合一”。
此处之所谓“剑”,泛指一切兵器。应用之道,人“身”必须与所持兵刃“合”如“一”事,才得攻防如意,进退自如也。“剑”非“身”外之物,兵刃与人“一”体之为功,是追求的境界。
內 外 功
“饭(拳)后百步,不进药铺”。
原文应是民间卫生习惯之俗谚。“饭后百步”,则自我养生,“不进药铺”。武林中人仿此,而谓“拳后百步”,则是说明徐徐收功之重要,不宜骤然停止。
“会聚之谓精,流行之谓气,妙用之谓神”。
旨在说明“精”、“气”、“神”之重要与不同处。“精”要“会聚,而“气”则“流行”周身,至于“神”者,诸事共同之“妙”用在此矣。所以故,分类专精,是用功之区块;全体一如,才是练功之总目标也。
“动为道枢,静为心符”。
语见白居易:〈动静相养赋〉。指出“动”以行功,“静”则收取成效之原理原则。
“气敛入骨,周身罔替”。
武家所谓的“气”,其实是意。意念收“敛”,与“骨”节相合以操作,乃大原则。而且,脊背四肢,“周身”之“骨”肉无不依此法式以作为,不可仍以人类日常生活动作习惯之方式“替”此。
“老从腿上起”。
民间俗谚,而表现在武术身上的,最称明显。其教训是:正因为如此,“腿”法不可不练。那怕站的姿势高了,踢的高度低了,仍然要常练不辍,以维健康。
修 行 路
“止戈为武”。
原是文字学上的构造,说明:武从(从)止戈。而、饱含用“武”之道,非启战端,而是平息干“戈”的意义在其中。
“化剑作犁”。
语出基督教的〈圣经〉,意思是不以战伐为能,而是在平息干戈。“化”杀人的“剑”,为耕“作”养人的“犁”。
“兵以义动”。
用“兵”,是不得已,是为了“义”,而止息不“义”。其目的,其主旨,如此如斯。
“学道容易见道难,见道容易行道难,行道容易证道难”。
佛教用语。“学”当然“容易”。“学”而能“见”,就“难”。“见道”之后,依此而行,亦“难”。“行”得此“道”,“证”其精义,当然就更“难”了。
“大藏经里,黑的是墨,黄的是纸”。
佛教语也。倘如只读“经”者,不见其意,不行其道,则〈大藏经〉也不过是“黄”“纸”“黑”“墨”之文字而已。极似练武只学知名的门派、套路,而不解个中锻练的功法。攻防之作用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