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8】亭斋游记类文言文阅读(讲评版)

九疑山图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②表:标记。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

细解:概括段意,两句话两层,一层交待大小,即规模;一层交待为什么“谓之九疑”。

答案:规模和得名缘由

2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

细解:需要判断这里写出了什么内容,使用了怎样的技巧,以及这个技巧在这里使用的作用。我们要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听之亦无”的如蝉蝇的声音?什么地方可以“时闻声如蝉蝇之类”?“以声衬静”的手法运用,最典型的是王维的“蝉噪林逾静”。

答案: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细解:跟上文的翻译题解答方法相似,根据语境可知,“听”是“听凭、听任”,这样就可以淘汰B、D,而“隐居者”不可能“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所以答案是:C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细解:所谓句式,指的是整句散句、长句短句、常式句变式句。此处是:整散结合。有关的知识我们在高中文言课文中也多有涉及。《前赤壁赋》练习2:结合全文,具体说一说本文整散结合的语言特点。《谏太宗十思疏》练习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多用四字短语,读来琅琅上口;文辞骈散结合,具有参差之美;并且暗用典故,论据言简意丰。请分别加以整理,体会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艺术。《陈情表》练习2:本文以四字句为主,而又穿插运用了各种排比句,谈谈这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今年的试题在与教材结合的方式更为深层、自然。

答案: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细解:写作意图即写作动机、目的,这张试卷已考查过一次“意图”了(第12题)。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是“以旌异之”,让看到的人其“异”处。为什么要这样呢?作者分两层加以表达,先是指出其“殊极高大”且景致丰富;继而通过虚拟的对话,分析其没有列于五岳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在此背景下,“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可能会有同学依据宋代散文特别是“记”体文即事明理的章法,认为该文有借题发挥、针砭时弊的意图,于是一第二段末尾的相关语句来回答,如批评、鞭挞“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等等,严格地说是不妥的。因为所谓“即事明理、因事见理”,作者总要发一通议论,做一番推演、辨析,表达对某个或某些问题的看法、见解,这些看法、见解往往具有高度概括性,甚至富有哲理,给人深刻启示,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以游山探胜而未能“极夫游之乐”为出发点,说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之处,人们想要到达那里,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足够的力量并辅以一定的物质条件,此外,作者还从“碑仆道”、“文漫灭”、“华”“花”音谬的情况,联想到对待传闻材料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提出了“深思慎取”的告诫。《石钟山记》则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文章往往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情与景、理与事的融合。《九疑山图记》显然不具备这些特点,既没有阐发什么“理”,也没有更多的“发挥”,只是为九疑山没有列入五岳抱打不平而已。上文说过,今年试卷与教材的联系走向深层,这道题目可以看作是与上述课文在章法上的辨析,只是没有明示而已。

该文作者为唐文学家元结。关于唐代记文与宋代记文,章必功先生在《文体史话》一书中有过一段分析——唐代记文以记述为主,故《金石例》说:“记者,纪事之文也。”宋人记文则有专发议论者,故陈师道说:“韩退之作'记’,记其事耳,今之'记’乃论也。”

答案: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

【译文】

九疑山方圆二千余里,与四个州交界。世称九座山峰形状相似,远远望去分不清是哪一座峰,所以称它为九疑山。

九座山峰极其高大,在远处,每一座山峰都可以看到。那些像嵩山、华山一样险峻,衡山、泰山一样高大的山峰,在九座山峰之下,聚集在一起,星罗棋布,有几百座。中峰之下,水里没有鱼鳖,林中没有鸟兽,有时可以听到有像蝉鸣一样的声音,再仔细听却什么也听不见了。到处可以看见巨大的山谷,长长的河流,平整的农田,深深的水池,粗大的杉树松树,茂盛的榕树桧树,青青的莎草,白白的河沙,深浅不一的洞穴,五色的山崖,凉凉的泉水瀑布,形态怪异的竹子,品种多样的野花,绿树回环掩映之处,好像隐藏着屋舍。确实有九条河流出自九疑山的中山,四条流入南海,五条往北流,汇合成洞庭湖。不知天下的山,像九疑山一样的有几座?

有人说:“照你这样说,那么,这九疑山为什么不排在五岳之中?”我回答:“五帝之前,疆域还狭小,衡山称为'岳’,已经在边远地区之外了。如今,九疑山的南面还是天子的臣子;从都城东望,疆界不见边际;西行几万里,还走不到边境,所以,应当以九疑山为南岳,以昆仑山为西岳,衡山、华山之类,听凭隐居者占有,让他们居住在山中,也可以让领受封邑的大臣把衡山华山作为自家园圃的标记。只是苦于当今论者局限于常情,拘泥于古制,不能有所更改、开创新的名称,这个回答怎么样?”

所以我把九疑山画成图,并且根据画面形势,在空白处写上了这篇“记”,传给热心人,以表彰重视这件事的人。

此君轩记

[清]王国维

①竹之为物,草木中之有特操者。与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至于烟晨雨夕,枝梢空而叶成滴,含风弄月,形态百变,自渭川淇澳千亩之园,以至小庭幽榭三竿两竿,皆使人观之,其胸次廓然而高,渊然而深,泠然而清,挹之而无穷,玩之而不可亵也。其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与君子为近,是以君子取□。

②古之君子,其为道也盖不同,而其所以同者,则在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而已。其观物也,见夫类是者而乐焉,其创物也,达夫如是者而后慊焉。如屈子之于香草,渊明之于菊,王子猷之于竹,玩赏之不足而咏叹之,咏叹之不足而斯物遂若为斯人之所专有,是岂徒有托而然哉!其于此数者,必有以相契于意言之表也。善画竹者亦然。彼独有见于其原,而直以其胸中潇洒之致、劲直之气,一寄之于画。其所写者,即其所观;其所观者,即其所畜者也。物我无间,而道艺为一,与天冥合,而不知其所以然。故古之工画竹者,亦高致直节之士为多。如宋之文与可、苏子瞻,元之吴仲圭是已。观爱竹者之胸,可以知画竹者之胸;知画竹者之胸,则爱画竹者之胸亦可知而已。

③日本川口国次郎君,冲澹有识度,善绘事,尤爱墨竹。尝集元吴仲圭、明夏仲昭、文徵仲诸家画竹,为室以奉之,名之曰“此君轩”。其嗜之也至笃,而搜之也至专,非其志节意度符于古君子,亦安能有契于是哉!吾闻川口君之居,有备后之国,三原之城,山海环抱,松竹之所丛生。君优游其间,远眺林木,近观图画,必有有味于余之言者,既属余为轩记,因书以质之,惜不获从君于其间,而日与仲圭、徵仲诸贤游,且与此君游也。壬子九月。

【注】①淇澳:淇水曲岸。②慊(qiè):满意。③此君:王子猷爱竹,有“何可一日无此君”之语,后因以“此君”为竹的代称。④备后国:日本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域,后并入广岛县。三原城:日本古代的城市名。

21.可填入第①段结尾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矣          B.哉           C.焉           D.乎

21.(1分)C

22.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22.(2分)答题示例:多侧面概括竹的品格操守,引出下文君子具有超世情致、凛然正气的议论。(评分说明:内容概括1分,与下文的关系1分,答“为下文……做铺垫”给分。)

23.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古之君子咏叹不足而将爱物占为己有。

B.屈原等古之君子都与所爱之物相契合。

C.画竹者摹写、观察之竹都是自己种植。

D.善画竹者达到的艺术境界非他人所知。

23.(2分)B

24.概括川口君“其嗜之也至笃,而搜之也至专”的表现。(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24.(3分)(1)自己尤其喜爱画墨竹(1分);

(2)搜集元、明大画家的画竹图(1分);

(3)专门建造房屋收藏画竹的名画,并取名“此君轩”(1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25.本文三段文字之间衔接自然,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25. 答案示例:(4分)第①段结尾点明君子与竹子相近,引出第②段关于君子爱竹、画竹的议论(2分);第②段结尾由爱竹者、画竹者与竹相契合的情怀,推断出爱画竹者具有同样的情怀,引出第③段川口君爱画竹的叙述(2分)。(评分说明:扣住段落之间的“衔接”,分析其“自然”之处即可,每点2分。)

【译文】

①竹之为物,草木中之有特操(独特的操守)者。与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而不可曲,凌(顶着,冒着)寒暑而不渝(改变,变更)其色。至于烟晨雨夕,枝梢空而叶成滴,含风弄月,形态百变,自渭川淇澳千亩之园,以至小庭幽榭三竿两竿,皆使人观之,其胸次(胸怀,心里)廓然而高,渊(深邃)然而深,泠(清凉)然而清,挹(音易,舀)之而无穷,玩之而不可亵(轻慢,亲近而不庄重)也。其超世(超然世外)之致(情趣,意志),与不可屈之节,与君子为近,是以君子取□。

竹子作为植物,是草木中有独特操守的。和其他竹子一起却不倚靠对方,中空但有很多竹节,可以折断但不能弯曲,冒着严寒酷暑但不改变它的本色。至于雾气缭绕的清晨或是下雨的傍晚,枝条树梢形成空隙,叶子翠绿欲滴,随风而舞,在月色中展现姿容,姿态多变。从渭水、淇水转弯处的千亩大园(中遍种),到小小庭院幽深水榭边的三五竿(竹子),都让人(驻足)观赏。它的胸怀宽阔高渺,深邃幽远,清凉澈净,取之不尽,赏玩它却不能轻慢它。它超然世外的意志,与不可屈服的气节,和君子的(品性)相近,因此君子选择它。

②古之君子,其为道(修道)也盖不同,而其所以同者,则在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而已。其观物也,见夫类是者而乐焉,其创物也,达夫如是者而后慊焉。如屈子之于香草,渊明之于菊,王子猷之于竹,玩赏之不足而咏叹之,咏叹之不足而斯物遂若为斯人之所专有,是岂徒有托(寄托)而然哉!其于此数者,必有以相契于意言之表也。善画竹者亦然。彼独有见于其原,而直以其胸中潇洒之致、劲直之气,一寄之于画。其所写者,即其所观;其所观者,即其所畜(喜爱)者也。物我无间(缝隙,音涧),而道艺为一,与天冥合(暗合),而不知其所以然。故古之工(善于,擅长)画竹者,亦高致直节之士为多。如宋之文与可、苏子瞻,元之吴仲圭是已。观爱竹者之胸,可以知画竹者之胸;知画竹者之胸,则爱画竹者之胸亦可知而已。

古代的君子,他们修道大概有所不同,但他们所相同的地方,就是(追求)超然世外的意志和不可屈服的气节。他们观赏事物,见到类似这样的事物而高兴,他们创作作品,达到这样的境界而满意。如同屈原对于香草,陶渊明对于菊花,王子猷(音尤,王羲之第五子)对于竹子。玩赏还不足够就吟咏歌叹它,吟咏歌叹还不够就让这个事物最终好像是这个人所专有的,这样哪里会白白有所寄托而这样呢?他在这几个方面,必定有将它和自己的意趣契合并表达出来的方式。擅长画竹子的人也是这样。他独独发现了它的本性,而直接用心中潇洒的意志、劲直的气魄,寄托在画作中。他所写的,就是他所观赏的;他所观赏的,就是他所喜爱的。事物和我之间没有间隙,道义与技艺融为一体,与天暗合,却不知道事物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古代擅长画竹子的人,也都是志趣高远气节正直的人居多。比如宋代的文与可、苏子瞻、元代的吴仲圭等等。看喜爱竹子的人的胸襟,可以知道画竹子的人的胸襟;知道画竹子的人的胸襟,那么爱画竹子的人的胸襟也可以知道了。

③日本川口国次郎君,冲澹(平和淡泊)有识度,善绘事,尤爱墨竹。尝集元吴仲圭、明夏仲昭、文徵仲诸家画竹,为室以奉之,名之曰“此君轩”。其嗜之也至笃(深厚),而搜之也至专,非其志节意度(见识与度量)符于古君子,亦安能有契于是哉!吾闻川口君之居,有备后之国,三原之城,山海环抱,松竹之所丛生。君优游其间,远眺林木,近观图画,必有有味于余之言者,既属(通“嘱”,委托,交付)余为轩记,因书以质之,惜不获从君于其间,而日与仲圭、徵仲诸贤游,且与此君游也。壬子九月。

日本川口国次郎,平和淡泊有见识度量,擅长绘画,尤其喜欢墨竹。他曾经收集元代吴仲圭、明代夏仲昭、文征明诸位画家画的竹子,建了一间房屋来供奉,命名它为“此君轩”。他爱竹子非常深厚,搜集(相关画作)非常专心,如果不是他的志向气节见识度量符合古代君子,又怎么能够(和竹子)投契到这般地步呢!我听说川口先生住的地方,在备后国三原城,山和海环抱,松竹丛生。他在其间悠哉漫步,远远眺望林木,近处观赏画作,一定有比我的言论更有趣味的地方。既然他委托我写一篇轩记,凭借书信来对证,可惜不能跟随他在竹林间,每天和仲圭、文征明诸位贤人同游,并且与竹一起游赏。壬子九月

【注】①淇澳:淇水曲岸。②慊(qiè):满意。③此君:王子猷爱竹,有“何可一日无此君”之语,后因以“此君”为竹的代称。④备后国:日本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域,后并入广岛县。三原城:日本古代的城市名。

彭州圆觉禅院记

苏洵

①人之居乎此也,其必有乐乎此也。居斯乐,不乐,不居也。居而不乐,不乐而不去,为自欺,且为欺天。盖君子耻食其食而无其功,耻服其服而不知其事,故居而不乐,吾有吐食、脱服,以逃天下之讥而已耳。天之畀我以形,而使我以心驭也。今日欲适秦,明日欲适越,天下谁我御?故居而不乐,不乐而不去,是其心且不能驭其形,而况能以驭他人□?

②自唐以来,天下士大夫争以排释老为言,故其徒之欲求知于吾士大夫之间者,往往自叛其师以求其容于吾。而吾士大夫亦喜其来,而接之以礼。灵师、文畅之徒,饮酒食肉以自绝于其教。呜呼!归尔父子,复尔室家,而后吾许尔以叛尔师。父子之不归,室家之不复,而师之叛,是不可以一日立于天下。《传》曰:“人臣无外交。”故季布之忠于楚也,虽不如萧、韩之先觉,而比丁公之贰则为愈。

③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干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一日为予道其先师平润事,与其院之所以得名者,请予为记。予佳聪之不以叛其师悦予也。故为之记曰:彭州龙兴寺僧平润讲《圆觉经》有奇,因以名院。院始弊不葺,润之来,始得隙地以作堂宇。凡更二僧,而至于保聪,聪又合其邻之僧屋若干于其院以成。是为记。

23.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矣

B. 耳

C. 焉

D. 哉

23. D

2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把握,“是其心且不能驭其形,而况能以驭他人□?”这句为反问句,句末填入可以表示反问语气的助词“哉”。“矣”在句末表示直接陈述、感叹或命令请求;“耳”在句末作文言语气词,表“罢了”,或者相当于“矣”;“焉”放在句末作语气助词,表感叹或疑问;“哉”作句末语气助词,可以表示疑问或反问。

24. 对第①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出不乐就应离去的观点,总领全篇内容。

B. 提出不可自欺欺天的观点,领起下文内容。

C. 提出不乐就应离去的观点,为下文进一步阐述张本。

D. 提出乐就应该留下来的观点,引出下文的深入阐述。

24. C

24. 试题分析:该段考查考生对文言文段落作用的把握,对段落作用的把握首先要清楚该段所在的位置。此题问第一段的作用,首段的作用通常是①总括全文(引出下文);②点明题旨(表达某种感情);③铺垫下文(或设置悬念)。该文第一段分析了喜欢不喜欢和去留的问题,综合作者自己的做法抛弃俸禄,脱下官服,以逃避天下人的指责,可知他认为不乐就应离去的观点,为下文进一步阐述做铺垫。

25. 对第③段“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穿布衣,吃素食,以此来为徒弟们作表率。

B. 布施衣服和食物,以此来给徒弟们作表率。

C. 穿布衣,吃素食,认为他的徒弟堪为表率。

D. 布施衣服和食物,为此白白作徒弟的表率。

25. A

2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对“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这句话的翻译,在辨析时要,抓住“布”“蔬”和“以为其徒先”的意思,其中“布衣蔬食”四个名词连用,应该有两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可以把“布”和“衣”理解为以布做衣,把蔬菜当做食物。“以为其徒先”理解为把自己当作徒弟们的表率。

26. 第③段画线句交代了本文写作的_____和_____。

26.     (1). 缘起    (2). 意图    

2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文本第三段写作者因为彭州僧人保聪请求我为他的先师平润和圆觉院作记,为了赞美保聪不用背叛他的师父的做法来讨好作者,所以作者为他作记,那么画线部分就是交代了作者作记的缘起和意图。

27. 从叙议角度分析第②段与第③段的关系。

27. 第②段主要议论,以古人去与留选择的史实,阐述忠诚可贵,不可轻易欺师叛祖的观点,第③段记叙本文写作缘起和意图赞美保聪不欺师叛祖讨好“我”的可贵品性,与第②段议论呼应,叙议紧密结合

2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表达方式的把握,题干明确要求学生从从叙议角度分析第②段与第③段的关系,考生只要从叙议的角度分析第三四段的内容以及这两段的关系即可。文本第二段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古人去与留选择的史实,阐述忠诚可贵,不可轻易欺师叛祖的观点,第三段则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记叙了写作缘起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赞美保聪不欺师叛祖讨好作者的可贵品性。第三段记叙的事件正好论证了第二段的观点,与第二段呼应,叙议紧密结合。

点睛:表达方式,由“表达”和“方式”合成。表达是动词,意思就是“表示思想和情感”。方式,是名词,意思是指“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5种表达法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钝斋记       [清]方孝标

①由高会君子堂之东偏南折,有小廊,由廊得竹篱,由篱又东折入门,得古柏、榆各一,老桂三,杂卉数十。柏之荫可覆庭,榆之荫方半亩。荫之中有屋凡四楹,中为小堂,左为室,右两楹为斋,方子读书地也,名  曰“钝斋”。

②或曰:“何谓也?”曰:“不忘师教也。”“曷言乎师教?”曰:“余昔读中秘书,实师武陵学士胡公此庵先生也。”先生时以理学倡教,长安贤士大夫从之者众。余受业其门,先生器之。余尝于僦居葺老屋为斋,造先生,请名焉。先生不答,有间,与余说“吾与回言终日章”义,曰:“回之不可及,不在不愚而在如愚。盖回以不愚而如愚,故庶几凡人以愚而如不愚,故去圣远甚。”辞毕,余拜命曰:“有是夫,先生其即以'愚’名余斋夫?”先生曰:“未也,子何利也?吾将以'钝’名子之斋也。”余再拜,受教而归。遂名其斋。

③自是二十余年,患难奔走,或为斋,或不能为斋,而无时不奉“钝斋”之名以周旋。今获安居,奉亲治蔬圃,韦弦之训安敢忘?

④且尝思夫“钝”之义矣。钝,迟也,不利也。《说文》谓字“从金从屯”。屯,邅也,为卦,以震遇坎,以动遇险,故不利。金,坚物也;刚,德也,故以金制屯。此义也,非即余之入险而终济乎险之道耶!……《传》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此之谓也。然则以屯御金,又非即余之出险而不忘乎险之道耶!然则余安敢不始终其教以自警云。

 [注]①僦:租屋。②孔子向颜回讲授终日,颜回从不提出疑问,似愚。然考其言行,能申发夫子之教,故谓“不愚”。③韦弦:指警戒、规劝。西门豹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④屯:卦名,震下坎上。卦象是雷雨交加,故曰“不利”。邅:艰险难行。

21.第一段方框内应填入的字是(   )。(1分)

A.此           B.之          C.其          D.厥

21.(1分)B

22.作者尊奉归有光,本文第①段与《项脊轩志》的相关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对此加以赏析。(3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22.(3分)本段运用白描手法;“有小厅”“得竹篱”“柏之荫可覆庭”“有屋凡四楹”至“方子读书地”等,简淡几笔勾勒出书斋的环境特点,与归有光《项脊轩志》“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庭阶寂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这种环境十分相似;都描绘了居处的清雅,心境的淡然。(手法1分,结合文本内容分析1分,居处特点1分)

23.本文第④段引《说文》《易》,分析“钝”的含义,对此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由“钝”“从金从屯”推导出以金制屯,即以坚强对付艰难,方可脱离险境。

B. 由“钝”“从金从屯”推导出以屯御金,即脱离险境仍不忘艰险,方可平安。

C.“入险而终济险”“出险而不忘险”,说理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人生忧患意识。

D. 以“钝”为书斋名,强调做人要“抱朴守愚”,蕴含了深邃的修身处世之道。

23.(2分)D

22. 议论文也讲究曲折波澜。请赏析本文第②段行文思路的跌宕起伏。(4分)

24.(4分)①作者“请名”,而“先生不答”,这是第一次转折;②先生忽然跟作者讨论《论语》种“吾与回言终日”的含义,作者领会颜回“如愚”意,又一转折;③作者揣测先生以“愚”为自己书斋命名,先生忽言“未也”,再次转折;④愚智相反,利钝相对,先生舍“愚”而以“钝”名斋,引出下文作者对“钝”意义的思考。

25.分析第③段的作用。(3分)

25.(3分)承上启下。上段写钝斋命名的由来,先生以“钝”抑“利”,警醒作者;(1分)本段写作者受教二十多年来,不敢忘却先生之教,在“患难奔走”的“不利”人生中体验了“钝”的深意;(1分)引出下文对于“钝”的含义进一步思考,即如何面对人生之险境。(1分)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①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   。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②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争植,号为秽墟。

③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影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④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⑤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注]①度:勘测规划。②浏如:水清澈的样子。③纡余:曲折萦绕。④间厕:交错。

21. 第①段方框中应填入的词是(    )。(1分)

A.哉  B.耶  C.也  D.乎

21. (1分)C

22. 赏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3分)

22.(3分)示例一: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通过“列”“跪”“立”“仆”“怒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山石的不同形状(1分),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1分)。

示例二:画线句的动词运用巧妙(1分),作者通过“列”“跪”“立”“仆”“怒”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山石的不同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1分)。

示例三:作者运用短句、整句的句式(1分),形成了节奏紧凑、短促有力、音韵优美的语言表达效果(1分),抒发了作者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之情(1分)。

23.下列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您因当地支持得太守位,难道不想顺着当地的风俗来实现教化?

B.您因当地支持得太守位,难道不会因为当地的风俗来成就教化?

C.您就着地势开辟出美景,难道不想顺着当地的风俗来实现教化?

D.您就着地势开辟出美景,难道不会因为当地的风俗来成就教化?

23.(2分)C

24.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城郊营造穹谷、嵁岩、渊池,这不是靠人力所能完成的。

B.不费民力而能欣赏山水胜景,过去的难事却在永州却有了。

C.韦公来到永州有一个多月,在施政上没有值得称道的作为。

D.宾客们在欣赏了韦公的文章后,了解了韦公的志向和抱负。

24.(3分)B

25. 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25.(4分)本文通过对韦使君修建新堂过程和前后变化的记叙(1分),赞颂了韦公教化百姓、除恶扬善、反贪立廉、关怀民生的抱负与追求(1分),希望继任者能从韦公身上懂得治民的道理并以之为楷模(1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追求清明政治的理想(1分)。

【译文】

如果打算在城邑营造幽谷、峭壁和深池,那就必须运载山石,开凿山涧沟壑,逾越险阻,耗尽人力,才可能办到。可是要想有那种天造地设的景致,则不能做到。而不必耗费民力,顺应地形,且能保持天然之美,这种在过去很难办到的事情,如今在这里出现了。

永州在九嶷山麓,最初在这里测量规划的人,也曾环绕着山麓建起了城市。这里有山石,却被茂密的草丛遮蔽着;这里有清泉,却埋藏在污泥之下,成了毒蛇盘踞,狸鼠出没有地方。嘉树和恶木,鲜花与毒草,混杂一处,竞相疯长。因此被称为荒凉的地方。

韦公来到永州,过了一个月,州政大治,没有多少事情。望着这块土地,感到它很不平常,才让人铲除荒草,挖去污泥。铲下来的草堆积如山,疏通后的泉水晶莹清澈。烧掉了杂草,疏通了清泉,奇特的景致层出不穷。清秀和污浊分开了,美景代替了荒凉。看那树木,则清秀挺拔,枝叶舒展;看那湖水,则微波荡漾,曲折萦回。怪石森然繁密,环绕四周。有的排列成行,有的如同跪拜,有的站立,有的卧倒。石洞曲折幽深,石山突兀高耸。于是在此建造厅堂,作为观赏游玩的地方。所有的怪石无不适应地形地势,献技于堂庑之下。新堂的外边,高原和山连接,林木覆盖的山脚悬崖,穿插交错,或隐或现。绿色的原野从近处伸向远方,跟碧蓝的天空连成了一体。这一切,都汇集在门楼之内。

新堂盖好后,使君便邀请客人前来参观,接着又设宴娱乐。有的边赞誉,边祝贺说:“看到您修建这新堂,便知道您的心志。您随着地势开辟出胜景,难道不就是想顺着当地的风俗来形成教化吗?您铲除恶木毒草而保留嘉树鲜花,难道不就是想铲除凶暴而保护仁者吗?您挖除污泥而使清泉流淌,难道不就是想除去贪污而提倡廉洁吗?您登临高处而纵目远望,难道不就是想让每个家庭都安定和富饶吗?既然这样,那么建这个新堂难道仅仅是为了草木土石清泉流水怡人心意,或是为了观赏山峦、原野和树林的景色吗?该是希望继使君后治理这个州的人,能够通过这件小事,懂得治民的大道理啊。”宗元请求把这篇记文镌刻在石板上,嵌在墙里,编入书中,作为刺史的楷模法式。

凌虚台记

苏轼

①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②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③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注】①扶风:宋称凤翔府,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县。这里沿用旧称。太守:官名。宋称知州或知府,这里沿用旧称。指凤翔知府陈希亮。 ②祈年、橐泉:宫殿名。下文的长杨、长杨、五柞(zuò) 仁寿、九成也都是宫殿名。

21.填入第③段方框处最贴切的虚词是(    )。(2分)

A.其   B.而   C.所   D.以

21.D(2分)

22.下列对文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中写“以至近求最高”,点明修建“凌虚台”的原因,即这一处能登高跳远。

B.第一段中写太守近山“未尝知有山焉”是一种缺憾,点名了修建“凌虚台”的原因。

C.第一二段叙写筑台的缘起和经过,说明其命名为“凌虚”的原因,是文章内容的重心。

D.文末所谓“世有足恃者”指“夸世而自足”者,作者以此来否定筑台的意义,卒章显志。

22.B(2分)

23.能对应“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这层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

B.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

C.昔者荒草野田,岂知有凌虚台耶

D.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

23.D(2分,答C得1分)

24.第③段提及历史上著名宫殿的作用是                                (3分)

24.把历史上著名宫殿的兴废与凌虚台相类比,指出凌虚台必定废毁的结果;是以实例对“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的补证,也构成下文推论人事得失的基础。(3分)

25.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含讽刺太守之意,有人则以为否。请从文中找出依据,说说你的看法。(4分)

25.(4分,言之成理即可)

(1)认为有讥刺意:在第一段中写筑台的缘起,加入“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两句,含有对太守近山而不知山的嘲讽。太守令作文以记凌虚台之建成,苏轼则围绕兴废成毁的自然之理展开议论,指出帝王的宫殿尚且废毁,“而况于此台欤”,表明人世间值得追求的绝不是一座高台。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建台的意义,也是对太守的讥刺

2否认有讥刺意:作者在第三段中展开的废兴成毁之论,是由太守命名“凌虚”而来,随势生发。由物之兴废而兼及人事之得失,再论及台之不足恃、不足夸,无一不关联“凌虚”的意脉,诠释发挥“凌虚”之意,这也是作此“记”的目的。作者这样就题发挥是勉人,也未始不是自勉,不能狭隘地以为有讥刺之意

【译文】

在南山脚下建城,人们的饮食起居都应该是与山相接触的。四面的山,没有哪一座比终南山更高的;而城市当中靠近山的,没有比扶风城更近的了。在离山最近的地方要看到最高的山,应该是必然能做到的事。但太守住在扶风,还不知道附近有山。虽然这对事情的好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按常理却不该这样。这就是修筑凌虚台的原因。

就在凌虚台还没有修建之前,陈太守在山下自在地扶杖漫步。见到高出树林之上的山峰,山峰重重叠叠的样子正如有人在墙外行走而只看见的那人发髻一样。陈太守说:“这必然有特殊的景观。”于是派工匠在山前开凿出一个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个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檐才停止。这样有人到了台上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为是山突然起伏冒出来的。陈公说:“这台叫凌虛台很合适。”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下属苏轼,让我写一篇记。

苏轼回复陈公说:“事物的兴盛和衰败是无法预料的。这里从前是长满荒草的野地,是被霜露覆盖的地方,是狐狸和毒蛇出没的所在。在那时,哪里知道这里会有凌虚台呢?兴盛和表败的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我曾试着和陈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台东面就是当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两座宫殿遗址,台南面就是汉武帝的长杨、五柞两座宫殿遗址,台北面就是隋朝的仁寿宫、唐朝的九成宫遗址。回想它们一时的兴盛,宏伟奇丽,坚固而不可动摇,何止胜于凌虚台百倍而已呢!然而几百年后想要寻找它们大概的样子,却连破瓦断墙都不复存在,已经变成了种庄稼的田亩和长满荆棘的废墟了,何况这座高台!一座高台尚且不能依靠什么求得长久存在,更何况人世的得失,本就来去匆匆!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那就错了。世上确实有足以依凭的东西,但是与台的存在与否是没有关系的。”我将这些话告诉陈公后,回去写了这篇记。

(七)绿荫斋古桂记

(清)戴名世

①距虎丘三里而近,有朱氏园林,盖昔朱某翁先生之所创也。园昔为田为圃,先生买而为园。园之大二百亩,凡费金钱数万。其间竹木水石、亭榭楼阁,重叠映带,极一时之盛。先生垂没而园分授诸子。于是其季子某间其东隔之绿荫斋,以读书其间,而时时召集门友赋诗饮酒,自是朱氏之园惟绿荫斋为最著。

②斋之东有古桂一株,盖百余年物,其枝四面分披而下,其中可坐数十人。每花开,召客宴集其下,绿叶倒垂,繁英密布,如幄之张,加藩之设,风劲花落,拂襟萦轴。行酒者伛而入,绕树根而周,客无不欢极情叹而去。

③天标尝导余游遍园中,台榭多倾圮矣,水或涸而石或颓矣,竹木存者十不及一二矣,苔生于牖,草环于亭,非复曩日之盛。而园中故有七松草。七松者,有松七株,盖宋、元时物。数里外望之,挺然离立云表。自先生没而七松地属某氏,某氏斧以为薪,存者仅一株,差小,以隔于朱氏之垣得免焉。呜呼!物理之盛衰,何常之有?良材异质辱于匹夫之手者多矣!吾悼七松,所以幸古桂之遇也。

22.概括第①段中“自是朱氏之园惟绿荫斋为最著”中的“是”指的是什么? (2分)

22.概括第①段中“自是朱氏之园惟绿荫斋为最著”中的“是”指的是什么? (2分)

  朱家的小儿子得到绿荫斋,在这里读书交友。     

23.第②段画线句对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试对其进行赏析。 (2分)

23.第②段画线句对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试对其进行赏析。 (2分)

  采用四字短语的形式,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写出了宴饮时愉快的心情;或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桂树比作帐幔和藩篱,形象地写出了桂树的繁茂。             

24.本文题名为《绿荫斋古桂记》,为何要在第①段写“朱氏园林”?(3分)

24.本文题名为《绿荫斋古桂记》,为何要在第①段写“朱氏园林”?(3分)

   第一段写朱氏园林由繁盛到分给诸子的转变,既交代了绿荫斋古桂的由来,又为下文写朱氏园林衰败和七松被砍伐埋下了伏笔。     

25.下列对“以隔于朱氏之垣得免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被搁在朱家的院子内才免于被砍为柴。

B.把它与朱家的围墙相隔得以免于被砍为柴。

C.因它被阻隔在朱家围墙的外面才得以幸免。

D.把它阻隔在朱家围墙的外面从而得以幸免。

25.C

26.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4分)

26.本文借对朱家园林的破落、古桂的经历和七松遭砍伐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忧伤,表达了作者对优异人才被埋没扼杀的不平和希望良材能够得到保护的渴望。                  

(八)青溪别业记

(清)廖燕

①青溪别业者,为金陵鹤闲朱先生读书处也。予未至其地,其胜概则不可得而知者焉。今得而记之者,□因其嗣君林修未予道其详也。

②林修于兹岁甲子春自金陵来粤。袖图示予曰:“予族始家四明,至于祖双塘公值流寇之乱,以越地濒海不可居,遂徙家金陵。父鹤闲公以孝廉历宦荆楚,虽清白所遗,而堂构恢廓,颇称名阀。有别业在秦淮名青溪者,为予祖父及予身三灯火之地,兹图是其大略者。君其为予记之。”

③予按其图,青溪为秦淮胜地。唐诗人王昌龄曾卜居于此。而别业隶其中,园林泉石,左右环绕,其最高而迥出城堞者,曰尘外楼,鹫岭、蒋岭、虎踞诸胜隐然在望。而沿溪一带,阁其上者八九,可弈可钓。对岸游人,曳屐扶筇,往来短篁疏柳间。凡图之所有者,皆可书而记也。

④虽然,人当役境,不当为境所役。故舜禹有天下而不与,颜子陋巷而不改其乐。有舜禹之心,则虽天台、雁荡、罗浮以及鄱阳、洞庭伟丽奇崛之景,只如其胸中文章之所变现。有颜子之心,则虽一箪一瓢,皆足以寄其心斋坐忘之怀。况兹园林泉石之胜,有可乐而可游者耶?自非然者,吾俱其诱于物者必多也。此林修所以欲记之,而有所取舍于其间也。呜呼!知林修,则可以知鹤闲先生焉。于是乎书。

【注】①与:私有,享有。②自:假如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1分)

A.亦       B.夫       C.故      D盖

22.D

23.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①写出了青溪别业图的内容,突出了别业景观的美好。

②呼应首段中的“胜概”,为下文关于人与环境(人当役境,不当为境所役)的议论做铺垫。                    

24.第④段中“舜禹之心”和“颜子之心”可贵之处分别是    (2分)

第④段中“舜禹之心”和“颜子之心”可贵之处分别是 不私享天下 、 安贫乐道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5.下列关于“青溪别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青溪别业是作者仰慕已久的秦淮名胜。

B.青溪别业有鹫岭、蒋岭、虎踞等美景。

C.青溪别业曾有唐代诗人王昌龄居住过。

D.青溪别业是朱家三代人生活过的地方。

26.D

26.简析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介绍了青溪别业的来历和概况,论述了人当役境而不为境所役的观点,宣扬林修父子不为外物所役的品德,期望人们不要诱于外物而为境所役。              

【译文】

青溪别业是金陵朱鹤闲先生读书的地方。我没有到过那个地方,那里的美景就不得而知了。现今能够为它写记,是因为他(鹤闲先生)的儿子朱林修为我讲述了那里的详细情况。

林修在甲子这一年春天从金陵来广东,从袖中拿出一幅图给我看,说:“我们家族起初在四明安家,到了祖父双塘公的时候,遇到流寇作乱,因为越地濒临大海不能再居住了,于是迁家到金陵。我父亲鹤闲公凭孝廉的身份在荆楚一带连续做官,虽说为官清白,所留下的房舍,厅堂建构宏阔,也还稍稍符合名门的气派。有一处位于秦淮名字叫青溪的别业,是我祖父、父亲和我三代人生活的地方。这幅图画的是它大概的情形。您一定替我给它写一篇记。”

我察看了这幅图,青溪算得上是秦淮的胜地。唐代诗人王昌龄曾经在这里选地居住。而青溪别业就属于其中一处,有园林泉石在左右环绕着,那最高的并超出城墙的,叫尘外楼,鹫岭、蒋岭、虎踞各处胜景都可以隐约看见。沿着溪流一带,在上面建有八九处阁楼,在上面可以下棋,可以垂钓。对岸的游人拖着木鞋拄着拐杖,在竹林柳树间来来往往。大凡图中所有的景象,都是可以写下来作记的。

虽然是这样,人应该役使环境,而不应当被环境所役使。所以舜和禹拥有天下而不私自享有天下,颜回住在简陋的巷子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如果具有了舜和禹那样的心境,那么即使是天台山、雁荡山、罗浮山以及鄱阳湖、洞庭湖那样伟丽奇崛的景观,也只不过是那胸中文章的变幻外显。如果具有颜回那样的心境,那么即使只有一箪食一瓢饮,也都完全可以寄托他内心静虚忘我的情怀。更何况这处园林中有那些让人快乐可供游赏的泉石美景呢?假如不是这样的话,我恐怕他被外物所诱惑的事一定会很多。这就是林修想让我作记而他在其间会有所取舍的原因。哎! 了解了林修,那么就可以了解鹤闲先生了。于是我就写下了这篇记。

(0)

相关推荐

  • 梅兰竹菊齐相聚 邀君共赏赠香溢

    梅兰竹菊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梅花.兰花.竹子和菊花,也就是人们经常称为的"花中四君子"了.中国人对这个称赞自达成共识,由来已久.因为,梅兰竹菊的题材表达着一种风气,是一种清高拔俗的气 ...

  • 九上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

    九上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 2020/9/21 一.课文默写 1.<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的政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象:_______ ...

  • 【备战2018】文言句式过关训练(讲评版)

    文言句式过关训练(讲评版) 一.选出句式特点上不同于另外三项的一项,并将选项填入下表. 1.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C.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 【备战2018】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讲评版)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讲评版)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8分)[2012静安一模] 忆秦娥①李之仪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②望断音尘绝.音尘绝 ...

  • 【备战2019】游记类专题阅读精炼——游黄溪记

    游黄溪记 (唐]柳宗元 黄溪①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②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 ...

  •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高频词归类

    ❉ 一.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俸: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如<韩非子·奸劫弑臣>: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2.禄:官吏的薪俸. 如<韩非子·人主>:有功者受 ...

  • 论述类文本阅读讲评及总结提升

    讲评试题,总结解读解题注意事项,指导如何进行能力强化提升.

  • 【备战2019】游记类专题精炼——武昌九曲亭记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1)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①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②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栎,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 ...

  • 【备战2019】游记类专题精炼——登扫叶楼记

    登扫叶楼记(清)管同 自子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从 ...

  • 【备战2018】现代文阅读——议论文的阅读(讲评版)

    现代文阅读(一)--议论文的阅读 一.议论文的基本常识 1议论文的分类 按内容分,有政治论文.文艺评论.思想评论.军事论文等. 按形式分,有专论.评论.杂文.读后感.社论.序.跋等. 按论证方式分,有 ...

  • 【备战2018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评析版)

    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评析版)(一)哲理类散文无限玄机南帆①伸手将一枚棋子拍在木制的棋盘上,铿然有声.黑白两色的棋子盖在圆形的木盒里,无声无息地沉睡.然而,只要将这些棋子搁到棋盘上,它们就会像被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