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无极桩基础对太极推手的影响
古人云:“太极拳,步步是桩。”想要练好太极拳,提升拳术水平,领悟太极内涵,就必须先练好无极桩,而打好无极桩的基础对太极拳推手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针对太极拳的各个学习阶段应当把握哪些要领、如何有序锻炼、关键节点在哪里等问题,笔者总结了太极拳推手训练的三部曲与无极桩根基的关系,希望能抛砖引玉,对各位同道有所帮助和启发。
太极拳推手生根训练
太极十三势——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步),是太极拳拳架、推手的基本功,也是太极拳推手的初级阶段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太极十三势的手法、身法、步法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对掌握和了解十三势的训练至关重要。
在太极拳推手过程中,双方一般都不希望去硬冲、硬拼、硬顶,而是用一种能伸能屈的、螺旋式的意念、意气和十三势来接应对方的来力来劲。但往往知易行难!
其实从十三势训练着手,就要处处运用和考虑到“势”。《说文解字》中说:“势者,盛力权也。”自古以来,兵家拳家无不重势。能压住敌势,即可谓“夺势”,那功夫就深了,非常人可为之。太极拳首练的功夫,正是练势的功夫。需不断积累对“势”的感悟。
各门各派都有很好的对“势”的训练方法,无极桩就是其中之一。无极桩简单明了,在刚起步阶段,需要坚持数年时间,从手上的“八法”训练通过身体足五里穴引“深”到脚底涌泉穴的“五步”,从脚底涌泉穴着手训练无根到有根。脚底有根才能在练太极拳过程中产生一种势能,减少身体重量对膝盖的压力,所以,用正确的方法练习太极拳是不会把膝盖练坏的。
在这漫长的无极桩训练过程中,千万不可因为耐不住枯燥无味的训练,而在手上(八法)找一些所谓的捷径锻炼(如擒拿、反关节、爆发力等太极以外的手法训练),以求速效!这反而是舍本逐末,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切记,太极拳不独以手法为强项。
脚底生根后又要训练有根变无根,最后达到周身轻灵。这才是真正对“势能”的训练。势,是内劲的载体,所谓“太极借天不借地,借地始终艺不高”,也是讲的这个“势能”训练。无极桩无根生有根、有根变无根、周身轻灵这三个阶段的修炼,是一个很重要又很漫长的过程。
太极拳推手胯的训练
太极拳的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收腹敛臀,逢转必沉,等等,都是对身法训练的基本要求,但在这众多要求中,核心是如何用胯。通过身法对胯的训练,势能会更大更强。在这阶段的训练过程中,脚底生根是基础,如果脚下没有生根,就很难做到身法的开胯、合胯和沉胯。胯开不了,身体关节僵硬,身体重心又全部压在膝盖上,就会导致膝盖疼痛。用胯的检验标准是:被对方控制后,自己能否通过一个开胯化解对方的力量。
胯要如何开?怎么合?怎么沉?对于大多数太极拳练习者而言是求而不得知。答案是必须坚持练习无极桩,让脚底生根,从而做到胯的开、合、沉。开胯的要诀是腰部的劲要沉到照海穴。练习太极腰、太极胯、太极裆,关键都在于气要沉到照海穴。
遗憾的是在脚底生根的锻炼过程中,很多人会半途而废。因为刚开始训练桩功时,脚底越用力,地面的反作用力越大,脚底就比平时更粘不住地面,越粘不住地面,就越做不到胯的开、合、沉。太极拳锻炼是一环接一环的,前面没有练到位,后面的就做不好。做到了脚底生根,才能做到开胯、合胯、沉胯,身体才能有一个支点,而这个支点才能发挥“牵动四两拨千斤”等功效。(这里需要指出,重心和支点不同,重心是虚实的变换。)
有些学员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练习方法,或者由于没有耐心、恒心,导致半途而废。针对这种现象,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端正自己,拜访明师,虚心求教,踏实求证,互信互参,持之以恒,才是重要的学习法门。
太极拳推手的合一训练
阴阳是太极的本源,阴阳在太极拳法中表现为开、合。故《太极拳谱》中说:“太极拳法势出以开合为本。出手为开,开中有合;回手为合,合中含开。”所谓“阴阳合能打人”。势起当精、气、神为先,身法、步法、眼法达到“合一”,才能使对方处于我的感知和控制范围之内,能让他被我“合住”。
但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与对方阴阳相合,达到彼此合一?光復认为,推手时必须放下对胜负的执着,“揣而锐之,不可常保”,要以平和的心态,聚精会神地训练合力之法,这样才能做到又开又合。“开合”是太极拳锻炼的关键之一,但如何是“开”,如何是“合”?“外三合、内三合”是每一本太极拳书籍上都会提到的要求,可很多人却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寻找,没有考虑如何与对手互动“开合”,最终达到双方“合一”,这一点在很多书籍中也鲜有详尽的说明。在无极桩训练体系中,“开合”完全取决于耳朵的“听劲”。耳朵的听劲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直接到达虚空。闭上眼睛用耳朵来听劲,是用智慧灵性来导引身心的一种特殊修炼。在站无极桩时,心一定要静下来。怎么静下来呢?关键就是用耳朵来听心,慢慢听,心慢慢就会静下来。就是通过耳朵的听劲,达到全方位的物我合一,放大如虚空,缩小则无内。还需要指出的是,既然太极拳推手是根据对手的变化而变化,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对方的意图、找出对方的弱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太极拳特别强调的是“知彼”“得势”和“用势”。耳朵的听劲就是保证和对方合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庄子讲述心斋时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和太极拳训练的感知是同样的道理,其实真正的高手不需要与对方的身体接触就已知彼,完全是靠一种气势来体会感知,这样的境界,能达到之人如凤毛麟角。
最后再回到太极拳推手的根基——无极桩。“身体空透,精神饱满”是精气充盈后的自然显现,是无极桩内功训练的成果。这句话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太极拳的战略战术,不在乎对对方造成一手一足的重创,而着眼于搅动其整体的平衡。因此,在太极拳推手中,与对方一搭手,不论是从上盘、中盘还是下盘入手,都要走与对方“合一”的过程。“知其力,用其势”,就是随时随地切入、搅动其平衡的着手点。
耳朵听劲对太极拳推手的重要性,请各位太极拳练习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在无极桩锻炼过程中,耳朵和精、气、神的感受同样重要。人的耳朵听声音是全方位的,真正能做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训练耳朵的听劲可从脚底照海穴开始,上升,听到尾闾穴,再上升到大椎穴,听遍全身,能使人外相庄严圆满,神清气爽。
蔡光復,浙江嘉兴人,中国武术八段,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嘉兴市第一、二、三届武术协会主席(会长),浙江省武术协会副会长。曾拜江南武术名家周荣江老先生习练少林门派(船拳系列),拜回族查拳名师李尊恭先生习练查拳系列,拜太极名师马振宗老先生习练太极拳和养生气功,拜何基洪老师习练武当叶氏太极拳、拜蔡松芳老师习练无极桩。著有《武当叶氏太极拳研究》《光復讲太极》《太极拳启蒙》等书。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