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亲王造反,甘肃名臣死难,其子去求欧阳询,写下欧体最佳范本

【王文元陇上读碑録】之二

欧阳询为甘肃忠臣孝子所写之碑,

千年后为欧体入门最佳范本

大唐贞观年间,一位甘肃孝子求到了于志宁、欧阳询,请他们为自己的父亲写墓碑,以为纪念。于志宁听了他的讲述后,提笔撰文:夫素秋肃煞,劲草标於疾风;叔世艰虞,忠臣彰於赴难……
欧阳询读此文后,笔蘸朱砂,在石碑写下此文。名文,名帖,随之传世……这就是《皇甫君诞碑》。欧阳询为甘肃忠臣孝子所写之碑,千年后,它是欧体入门的最佳范本。
  1. 甘肃孝子为父求碑

这位甘肃人名叫皇甫无逸。他不仅是唐高祖李渊的重臣,更是一个大孝子,在当时以孝闻名。皇甫无逸字仁俭,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一说在泾川)人。隋唐时期大臣,并州司马皇甫诞之子。
他们出自安定皇甫氏,为官宦世家。皇甫无逸的高祖,皇甫重华,曾任龙骧将军、梁州剌史。曾祖皇甫和,曾任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胶泾二州刺史。祖父皇甫璠,曾任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长乐恭侯。父亲皇甫诞,并州总管,追赠柱国、弘义郡公。
皇甫诞之死,牵扯到隋朝的一场惊天大案——汉王杨谅之乱。开皇十七年(597年),杨谅出任并州总管。隋文帝巡幸温汤时,还亲自送他到并州赴任。当时,他管辖之地,西起华山,东至渤海,北达燕门关,南到黄河,共计五十二州。隋文帝非常宠爱杨谅,特授杨谅遇事不必拘于律令限制,可自行行事的特权。
隋文帝晚年,杨广虽即位在即,但却引发多方不满。汉王杨谅也心怀不满。仁寿二年(602年),杨谅的四哥蜀王杨秀因罪被废,使得杨谅心里更加不安。随即占据并州,起兵造反。不过,杨谅终究是本事有限,最后只能在并州,束手就擒,最终被幽禁而死。
杨谅造反时,裹挟了并州的诸多文武官员,有人迫于大势,不得不从;有人在坚决反对。皇甫诞就因多次劝谏汉王杨谅。杨谅不仅不听,还把皇甫诞囚禁了起来。不久,杨素率领隋军平乱。杨谅率并州兵主力前往清源(今山西穰山东南)阻击。并州的官吏看到兵力空虚,时任主簿窦卢毓从监狱中,救出皇甫诞,两人联合关闭并州城门,准备配合杨素大军控制并州。
杨谅见后退无路,遂率军返回,攻破并州城,皇甫诞、窦卢毓遇难。战乱平定后,隋王朝褒皇甫诞等人,赠皇甫诞为柱国,封弘义公,谥明公。
大唐贞观十年前后,皇甫诞的儿子皇甫无逸,为其父亲树碑纪念。其时,隋王朝早已灭亡,没有太多的顾及了。因为,皇甫诞是隋王朝表彰的忠臣,在唐初,隋唐对立的情况下,贸然为他树碑纪念,会引发小人的告状。在这之前,他就被家族中人告过,幸亏唐高祖李渊,明辨事理,皇甫无逸才逃过劫难。
故而为免引发不必要之事,征得朝廷批准,请于志宁为皇甫诞墓碑撰文。
面对忠臣孝子,于志宁于是写道:衔须授命,结缨殉国,英声焕乎记牒,徽烈著於旂常,岂若衅起萧墙,祸生蕃翰,强逾七国,势重三监,其有蹈水火而不辞,临锋刃而莫顾,激清风於後叶,抗名节於当时者,见之弘义明公矣……
2.孝子皇甫无逸
当时, 皇甫诞被汉王杨谅囚禁的消息传到长安。皇甫无逸听后,立刻嚎啕大哭,人们说只是囚禁而已,何至于大哭。皇甫无逸说,他父亲一定不能幸免,因为他向来重视节义,不会苟且偷生。果然,不久之后,消息传来,并州城破皇甫诞死难。
于志宁写道:杨谅率太原之甲,拥河朔之兵。方叔段之作乱京城,同州吁之挻祸濮上,虽无当璧之地,乃怀夺宗之心。公备说安危,具陈逆顺,翻纳魏勃之策,反被王悍之灾。仁寿四年九月,溘从运往,春秋五十有一。
并州城破, 五十一岁的忠臣就此而殉难!隋炀帝下旨褒奖,皇甫诞被封赠柱国、左光禄大夫,封弘义郡公,食邑五千户,谥曰明公。丧事所须,随由资给,赐帛五千段,粟三千石。
同时,皇甫无逸在丧柴毁过礼,事母以孝闻,也给予了封赏。隋炀帝念及其父忠诚殉国,册封平舆县侯,皇甫无逸出任淯阳太守。隋炀帝巡视江南,迁右武卫将军、东都留守。
隋炀帝遇害后,他辅佐皇泰主杨侗。王世充弑主篡位后,皇甫无逸告别母亲妻子连夜西逃,准备到长安投奔李渊。王世充派人追杀,在洛阳城西,追上皇甫无逸,眼看就要丧命。皇甫无逸解下金腰带,扔到地上。对追兵说:“我宁愿死,始终不会与你们一同反叛的。”解下金带丢到地上,这个腰带送你们了,不要再拦我了。追兵下马争抢金腰带,皇甫无逸得以逃过一劫。
到了长安,唐高祖李渊因他是隋代旧功臣,拜他为刑部尚书,封滑国公。后持节巡抚益州,法令严肃,劾黜益州行台仆射窦琎。后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以清正廉洁称。不过,他多次被小人诬告,其族兄皇甫希仁,诬告他为了母亲暗中结交王世充,还有人诬告他勾结萧铣。
贞观年间,皇甫无逸被认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走到半路上,他母亲在长安病重,唐太宗命人昼夜召回,却因焦虑无法吃饭,路上得病逝世。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孝,后改为良。
3.扑朔迷离的立碑时间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前面说了皇甫无逸是在贞观年间,找到于志宁,为他父亲求碑文。后面又说了,皇甫无逸是贞观元年去世的。那么,应该以那个为准呢?
其实,关于皇甫无逸的去世时间,人们有多种说法,一种是贞观元年,另一说在贞观末年,更多的资料,基本没有列出他去世的具体时间。在讨论《皇甫君诞碑》的相关问题时,人们多说,欧阳询、于志宁,对皇甫无逸的多模糊处理。
上世纪四十年,周汝昌先生撰《皇甫碑为欧书最老书》文。他开头就说,欧阳信本所书的碑铭中,多有岁月可稽,独《皇甫碑》,遂无所考。就是因为,《皇甫》立碑的年月不明,而且石碑内容牵扯到欧阳询、于志宁、皇甫无逸三家,时间更是纠缠不清。
周汝昌先生认为,皇甫君诞碑是欧阳询写最晚的碑。书丹时间,大概在贞观十三四年间。
从碑文中于志宁、欧阳询等人的官职称呼来看。皇甫无逸请于志宁为皇甫诞撰文,其中有: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左庶子上柱国黎阳县开国公于志宁制。人们考证,这个称呼的时间,当在贞观六年之后,到贞观十五年之间。而加开国称呼,则在贞观十一年之后。
另外,有研究说,皇甫无逸的去世年代应该在贞观末年。他前后两次任益州长史,第一次是在贞观年间就任益州长史的,第二次又过了多年,应该在贞观末年。
故而,周汝昌先生认为《皇甫君诞碑》是欧阳询晚年写的最后一块石碑。书丹时间在贞观十三年或十四年。
于志宁写道:世子民部尚书上柱国滑国公无逸以为,邢山之下,莫识祭仲之坟;平陵之东,谁知子孟之墓。乃雕戈勒石,腾实飞声,树之康衢,永表芳烈……
千年后,我们读其中的内容,依旧能感受到荡气回肠的悲壮,义无反顾的赴死就义:临锋刃而莫顾,激清风於後叶,抗名节於当时者……
历代书家对《皇甫君诞碑》评价:
《皇甫君诞碑》高268厘米 宽96厘米,唐贞观年间立,原在陕西咸宁鸣犊镇,后移入西安孔庙,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
《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
杨士奇云:“询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世南)得晋之飘遗,欧(阳询)得晋之严整。观《皇甫诞碑》其振发动荡,岂非逸哉?非所谓不逾矩者乎?”
翁方纲说:“是碑由隶成楷,因险绝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笔最见神采,未遽藏锋,是学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
杨宾在《大瓢偶笔》中说:“信本碑版方严莫过于《邕禅师》,秀劲莫过于《醴泉铭》,险峭莫过于《皇甫诞碑》,而险绝尤为难,此《皇甫碑》所以贵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