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战役实录:一位军转干部的日志(二)

我的军校同学、合肥市财政局干部章佳斌的抗疫日志在本号推发后,在读者中引发好评,许多网友热切称赞他是“永不褪色的老兵”“抗疫一线的逆行者”。

昨晚,小编又收到了佳斌的3篇日志,本号今日再次推出这组文字。感谢佳斌,致敬像佳斌一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

一田兆广

“我能坚持,不需要换人!”   February16

“辛苦了,有没有伤到,要不要换人?”

“不需要换人,我能坚持!”

今天一大早,我手机上弹出一条微信,一看是局长黄永强发来的。“这么早局长找我,一定有什么重要事情?”我自言自语道。认真看完微信,才知原来黄局长从参与下沉到社区的同事宋文萍昨晚值班返后写的抗疫情日志中了解到,昨晚我在值守点值班时,在大雪中不小心摔了一跤的情况。

一件小事情牵动领导心。刚看完黄局长的短信,副局长孔天华又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再次送来局领导的关心和厚爱,我没想到我不小心在雪地上摔一跤,消息一出便立即引起局领导的高度重视,领导与部属的心更近了!抗击疫情,下沉到社区一线,虽然艰苦,但苦中有甜,我们在前线作战,局领导在靠前指挥的同时,也为我们筑起了一道温情的人文防线,前方后方心心相印,同舟共济战“疫情”。

市委作出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和群众、入党积极分子下沉到社区一线,参加疫情防控的号召后,及时挑选出40名同志上报到市委组织部,多次与机关党委一道认真研究制定下沉方案,人员到岗后,局领导深入到包河区、庐阳区、蜀山区、瑶海区、高新区、经开区等,有财政局同志参加值班的30多个值守岗监查、慰问,把口罩等防护用品送到社区值班岗位,每到一个小区值守点,局领导都仔细询问住户情况、人员分布及值守中遇到的难题,现场研究解决方案。2月15日下午,当副局长孔天华到建工集团小区检查时,在现场听我介绍到建工集团是个老旧小区,租房客多尤其是还有5个美团外卖小哥在此小区,孔局长告诉我这几个小哥要重点“关照”、盯牵盯紧!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严防死守,与其他同志一道认真完好疫情防控任务。在基层疫情防控一线稳扎稳打,树党员形象,展财政风采!”

雾都骑行人    February 17

生活在都市的人都或多或少与这么一群人打过交道,他们戴着头盔、骑着电动自行车时而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时而奔进居民小区、公寓、写字楼……每到一处他们都会快速从车上的快餐包装箱取出一份或几份快餐,一路小跑送到订餐顾客手中。

我们这次疫情防控值守的庐阳区三孝口街道建工小区内就有几位外卖小哥在此租住,听他们说房子是外卖公司租给他们住的。今天下午13时50分,我和宋文萍、季宏霞正在与上午值守的同志交接班,两位小哥就一前一后把车停在了小帐篷边,“快测体温。”“又有订单啦?”“是的。”话音未落便很快驶出了小区大门。不到5分钟,一位小哥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拎着一盒快餐把车停在了我们面前,“没送出去呀?”“顾客的快餐送出去了,这个是我自己买的中饭。在外面买的只要15元,若买自己公司至少贵10多块。”宋文萍一边替他测体温,一边问小哥。

值守几天,我们对小区的进出人员及时登记、查证件、测体温这一套程序非常熟练了,由于工作性质出入频繁的几位外卖小哥也很配合,进出都及时出具证件、接受体温检测。当然,这与我们的严防死守与盯人战术也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很少点外卖的我,这次算是与这个群体有了多次的近距离接触,对他们多了一份理解。毕竟对于他们的印象,我一直停留在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驶行不守交规上,其实,他们工作也极不易,从与他们断断续续的交流中,得知他们每送出一份快餐能得到5元钱的收入(有顾客投诉还要扣罚),抗疫期间他们的订单数量很少,有时出去一趟也就一两单。

傍晚6时许,我们在一起统计全天的人员、车辆进出等情况时,我特意从《新冠病毒防控外来人员登记薄》上,再次查阅了一下张建彪、张星、陆勇、贾伟、高永祥五位外卖小哥的信息,五人中只有一人年龄最大(1993年2月出生),其他四人中有两人出生在1993年,另外两人分别是94、95年出生的小伙子,都是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与我们一样,他们也是辛勤的劳动者、共和国的追梦人!为了这次抗疫情,小哥们从早晨开始到晚上12点前都有顾客下单,常常为了送一两份快餐而误了饭点,只能弄碗泡面充饥。收入减热情依就,他们也在送快餐的岗位上作出了积极贡献,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无接触外送服务,大大减少人员外出的数量,我想每一次的骑行外出,不正是给非常时期守候在家的百姓送去一份份希望吗?

“咋回事,你们值守点中标啦?”  February 18

“建工集团小区面对长江路的大门怎么突然要封闭啦?”

“老章你们值守点中标啦?”

“城隍庙社区一直是零确诊,零疑似,怎么这个点上出岔子……”

刚放下庐阳区三孝口街道城隍庙社居委胡红同志的电话,我的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

胡红在电话里通知我:原来的建工集团小区值守点封闭,你们值守点的人调整到新值守点。因为我们每天都提前向局里报告值守的时间、地点等,为了弄清原值守点封闭及新值守点的情况,我火速赶到社居委指定的地点接受新任务。

原来,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随着部分企业陆续开始复工,作为合肥市个体批发零售商业中心、中华传统名吃聚集地的城隍庙,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任务越来越重。为集中优势兵力打好这场总体战,三孝口街道和城隍庙社居委再次对值守点进行了科学布控(建工集团小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封闭的,即把原来的两个进出口合二为一),分点差异化,社居委、市直下沉干部、治安、城市管理力量科学组合,与我一样,许多同事、朋友绷紧的神经,很快得以舒展。

“这幢独立单元楼就是你们新的值守点。”“值守帐篷放什么位置?”我与社居委胡红同志在现场开始忙碌了,宋文萍、季宏霞与社居委的同志把防控点的宣传小广播、人员出入登记台等摆放到位。“大姐,请测一下体温。”“我回家还测什么?”拎着买好的蔬菜、水果的大姐,面对新设的疫情防控点不解地问道,宋文萍不厌其烦地耐心作了解释。

我们新值守的疫情防控点为合肥市六安路37号、47号,是一幢无围墙、无大门、无物管的独立单元楼,我们进驻之前,社居委选出了两位楼长配合管理,但还是不太放心。晚上19时许,从网格管理胡德海的介绍中得知,这幢楼虽有40户,但实际居住的只有8户,一楼正对六安路有8个门面未开业,有一户在47号二层开了家个体旅店(目前暂停营业),其余为陪读的学生家长租住。在胡德海手机电筒的指引下,我和胡德海走上二楼,“住宿”二字立即进入我的眼帘,我注意到这两个字是歪歪斜斜写在墙上的。“旅店顶头住着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要特别关注。”胡德海边走边告诉我,老太太经常好下楼转转,还捡拾纸箱、空塑瓶等,“老太太子女在合肥吗?”“在!”“她没有社保吗?”“她每月有3000多退休金,不差钱……”胡德海欲言又止,“走,看看老人家去!”“熄灯啦。”他指了指老太太家的窗户。

(0)

相关推荐

  • 再出小区,恍如隔世

    再出小区,恍如隔世 文/张满华 libera 今天(4.20)星期一,外面淅淅沥沥的开始下雨了,(气温18-20°)空气清新,体感舒适.昨天天气晴好,午后信步走出小区,这是封城后第一次走出小区.或许是 ...

  • 我应该感谢我们小区的保安吗?

    我应该感谢我们小区的保安吗? 这几天由于脚受伤了,出行非常的不方便,所以在网上购物就比较多了.有时候会买一些菜或者是熟食或者是一些速食品,当然更多的时候可能是要买外卖,毫无例外每一次进出小区外卖依然被 ...

  • 敬业为笔,绘就“最美”人生

    最近有一位名叫王冠军的小伙子火了,好多媒体都在报道他.他走红的原因自然不是得了某某赛事的冠军,因为他并非运动员.歌手什么的,他的名字和他从事的职业似乎也不沾边,他不过是一名快递员.可是在这个平凡得不能 ...

  • 金点子原创作文升格荐评分类系列之---半命题作文《平凡也美丽》

    作者简介 古家璐,就读于襄阳市第三十四中学六年级,出生于2009年6月13日,喜欢画画,看书,书法. [以上资料由作者本人提供,原创作文工作室编辑整理] 优秀作文赏评 [原文再现] 平凡也美丽 作者: ...

  • 庸常志︱探个究竟

    这是 村庄物语 第383篇原创推送 2020年3月28日,多云. 我早晨,馏两块剩馍吃.然后给昨晚剩下的稀饭,在压力锅中加热.根据我领导的要求,又到小区门口买两笼包子.一荤一素. 这是我年后,疫情以来 ...

  • 沈阳快递小哥被困中风险小区,成了“团宠”

    沈阳32岁的董岩超, 是一名快递小哥, 因为送货时意外 "被困"中风险小区, 成了业主们的"团宠" 送吃送喝嘘寒问暖-- 艾玛,老感人了! "17号上 ...

  • 基层战役实录:一位军转干部的日志

    章佳斌是我军校同学.现合肥市财政局干部.昨天,他一下子给我发来十几张照片截图和文章,一看,都是有关他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与我分享. 在佳斌发的合肥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关于选派党员干部职 ...

  • 基层战役实录:一位军转干部的日志(三)

    走进六安路37号   February19 "这是上午的办证情况."赵志庆.季宏霞指着摆在外来人员登记台上的两个本子告诉我和宋文萍. "二楼那位80多岁的老太太上午可出门 ...

  • 基层战疫实录:一位军转干部的日志(四)

    "宝贝,妈妈怎会不要你!"   February21 "妈妈你怎么还不回家?" "妈妈过会就回来." "你老说过一会,你不要我啦? ...

  • 基层战疫实录:一位军转干部的日志(五)

    首次轮休   February23 今天,是我自13日下沉到庐阳区三孝口城隍庙社居委参加疫情防控值守以来首次轮休.当我暂时摘下右臂上"疫情防控巡察员"的红袖章.拿着爱人和女儿昨晚就 ...

  • 基层战疫实录:一位军转干部的日志(六)

    公厕守护人   February25 穿过合肥市六安路与安庆路交口,赶巧的话最多1分钟,就能走进坐落在离这两路交口西北角不到100米的城改公厕,只要不蹲大号,我来回不到3分钟就能解决问题(女同志大概在 ...

  • 基层战疫实录:一位军转干部的日志(七)

    加油,佳斌! 田兆广 自2月17日本号推出基层战役实录:一位军转干部的日志,到今天已是第7篇了.每次编发这些散发着浓厚战疫"硝烟炮火"味的文字,我在心疼.挂牵长我一岁的老同学的同时 ...

  • 基层战疫实录:一位军转干部的日志(八)

    坚守的大校和"执着"的大叔   February29 "难得难得,政委我们已一个多月没见面了." "我从上月24日就没下过楼,今天到这透风也是第一次. ...

  • 基层战疫实录:一位军转干部的日志(九)

    小举动 大课题   March6 "姑娘,您出门怎么不戴口罩呀?" "不好意思,我就到门口拿个快递,马上回家." "那也不能马虎--" 今天 ...

  • 基层战疫实录:一位军转干部的日志(十)

    吃香的学区二手房   March4 六安路37号虽是一栋无围墙.无物管.无大门的老旧房,但因为与合肥市重点初中45中相邻,一直身价不菲.一房难求,这些年一直很吃香.在合肥市的二手房交易市场上异常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