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读书“进化”史

嗨,我是哈哈大笑,欢迎阅读!

  一帆童鞋翻出了一张我一岁左右的照片,笑着拿来问我:“妈呀,这猴搁哪儿买的?”我作势要打她,她敏捷地逃开。略一思索,我给出答案:“你妈呀,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得益于一件东西——书”。

  她瞥我一眼,不屑地走了,孩子,你哪里知道,书籍真的是最好的化妆。读书,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又一个慢节奏的活儿,也许,她不能让你一下子拥有了好容颜,提升了新境界,但是,有些时候,你读的书、感悟过的心情就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信念,是妆容,是掩不住的书卷气。

  那张“猴”的图片,我偷偷地藏了起来。

1

  我喜欢读书,应该是受爷爷的影响,他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招考的老师。爷爷把他能够有幸考中归功为读书的缘故。时隔多年,我依稀记得爷爷戴着老花镜专注读书的样子,他去世的那年,已经不能下床,还曾和我念叨:“你们学校图书馆有没有《二十四史》啊,毛泽东批注的那种!”这最终成了我俩的遗憾——那时我还没学会网上购书,爷爷说走就走了……

  我家多半还能够称之为“书香之家”,从我上学起,爷爷就给我订阅《娃娃画报》,我记得我爱看的只是那种插图。小灰兔、小白兔、小狗熊都像要从画里走出来一样。我仍记得有一册书的最后一页,画了一个人吃饼,非要买第三张,因为,吃到那张时他饱了。当时,我觉得这个故事好玩极了。小时候的我读的故事不多,但是画画的水平见长。从三年级开始,《故事作文》、《少年智力开发报》走入了我的视线。这在当时,并不是所有农村孩子都能享受到的福利。小人书和童话故事是我的最爱,我记得我读过一本很厚很厚的书,读了好长好长的时间。里面多是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我喜欢捧着它到树底下去看,而且是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看。不知是东西美味,还是书中的情节美味,到现在还一直还怀念着那种感觉。读书,真好。尤其是读到让自己痴迷的书。

  间或,我也读读爷爷的书,爷爷读贴,读对联,读曲谱,读气功。有时候,我也纳闷,缘何自己那么多种爱好,现在想来,不能说不是爷爷的功劳,因为读贴,我爱上了写书法,因为读对联,我偶尔会憋首诗。因为曲谱啊,就更不用提了,我买过二胡、笛子、口琴……

  浅浅淡淡的随性阅读,称不上是一种滋养,充其量,它填补了我的一种空闲。

2

  中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女般的情窦初开,于是乎,开始转移方向,读三毛,读琼瑶。读汪国真,读席慕蓉。偷偷地写起情书,不厌其烦地把一首首诗摘抄下来,再故作深沉地背一些长长短短的句子。

  毕业那年,当别人都在为中考奋笔疾书的时候,我还沉迷在小说的情节里不能自拔。有一天晚自习,防护措施没做好,被老班逮个正着。他恶狠狠地摔掉我的书,然后,严肃地勒令我回家去反省,那一晚,我自己骑着小车子,在夜色中回了家,一边走一边想,回家编个什么谎呢?结果,一进家门,邻居家的叔叔正和爸爸闲谈,“咦?怎么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我上课看小说,老师就让我回家来看了!”我支支吾吾地回答。爸爸骂了我一句,叔叔在旁边笑了,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但是作为一个女生,被遣回家终究是一件说来“惭愧”的事情!

  少时的读书,完全是来者不拒型,捡到一本高中课本,借到一本漫画,都能让我沉迷其中。无意中,我读到了莫泊桑的《项链》,为那个女人悲哀了良久。后来,捡到一本我妈用来夹鞋样儿的大书,我把鞋样儿抖落掉,抱着看了好多天。为此,还挨了狠狠一顿数落。那本书,叫《收获》,那个获好像是个繁体字,一度在心里把它读成收“禾”!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接触了王安忆的文字,忘了她写的是什么了,但是记住了这个名字。一直到很多年之后,读到王安忆就有一种亲切感。

3

  上师范时,正是武侠热的时候。再没有严厉的老班,时间相对宽松起来,于是,我又疯狂了。课堂上埋头于高高的书堆,浑然而忘我。就寝时窝藏于暖暖的背窝,靠一支手电通宵奋战。那个时候,学校有经营头脑的老师家里开了书店,专门租书给我们这些精力旺盛的师范生。我和他混了个脸熟。也就是从那时起,练就了我读书的神速。因为五毛钱一本一个晚上!感觉速读就如同为自己赚钱一样。记不清自己看过多少武侠小说,反正只要是有书读,就不亦乐乎。金庸大师的作品是我的最爱。因为读得杂乱,里面的情节往往是颠三倒四,经常出现某位大侠已死却又重返人间的故事,要么就是“神龙教”和“天地会”互相殴斗。好在它是那个时候最丰盛的精神大餐,所以,照样是看得眉飞色舞、乐不可支。

  热衷于武侠的同时,也没有让名著遭到冷遇,学校的大图书馆是安顿我的灵魂的地方。那些名著没有和我遥招手,可是我知道我们彼此之间有着一种相吸。纯粹的讲,彼时的阅读带着一定的功利性。我从心底里为了“装饰”自己而读书。我在乎的是篇目的多少,读的名著越多,就表示我的“学问越大”,现在想想,多么幼稚可笑的想法。在这种想法的催使下,我往图书馆跑得很勤。加之宿舍里的姐妹在图书馆混个了个借书员的差使,我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简爱》《安娜卡琳妮娜》、《茶花女》,前前后后地进入我的视线。《红与黑》、《巴黎圣母院》、《三个火枪手》、《飘》、《堂诘诃德》……这些名著成了我的快餐,囫囵地吞下了。可惜到如今为止,印象模糊,几乎跟没有读过一样。

4

  毕业参加工作了,这时候,读书分为了两条主线。明线就是白天阅读的,可以公然在办公室看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的一系列图书进入了我的视线:《帕夫雷什中学》、《静悄悄的革命》、《治校之道——20位名校长的智慧档案》、《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玫瑰与教育》、《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守望教育》《不跪着教书》、《班主任兵法》、《教学勇气》、《跟孔子学当老师》、《教育是慢的艺术》……暗线,就是晚上自己在家里缩在被窝里读的,大多为言情小说。张爱玲、张晓娴、叶倾城、安妮宝贝,桐华、树上春树、辛夷坞、睛空蓝兮、九夜茴、木浮生、六六……这些作者的小说我做着梦都能说出几部来。

  “明线“的时候,我是个正常的老师,“暗线”的时候,我会类似于精神病人。这些年,书籍间接地锻炼了我家老刘的承受能力。因为,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时而在言情和武侠之间随意转换,如果看上言情,我能沉浸其中,几日拔不出来,印象最深的是《山楂树之恋》,我足足哭了三天,吃饭、睡觉的时候想起来还要抽泣半晌。要是转换成武侠风格,又会变成这样——老公不是老公,立马变了一个新称呼——,“大侠,我们红尘作伴、仗剑江湖可好?壮士,你帮我打通任督二脉吧!”其实啊,做一个书虫的老公也是一件挺悲摧的事情。

  结个尾吧,深一脚浅一脚地读了这么多年书,究竟带来了什么变化呢?直接的变化是——由“猿”变成人了,虽然,还是磕掺点,但好歹看得过去了。

  再有的变化,就是开始沉潜了下来,摒弃浮华,心境开阔了许多。想读就读,想写就写,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陆续的,有长长短短的文章发表。间或的,也有人让推荐本书。不过,依旧算不上真正的读书人,因为,我和我的书,永远都在路上!

喜欢您就使劲赞!还可以疯狂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