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风光不再,带来什么启示?
杨燕明
据中新社报道,近日,狗不理北京总店(前门店)疑似关店,而前门店是狗不理官方承认的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3月29日上午,记者查询狗不理官网发现,北京已经没有狗不理门店。当日下午,记者来到狗不理前门店,发现该店大门紧锁且招牌已摘。
公开资料显示,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距今已有163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是“天津三绝”之首,也是中华老字号之一。传言称,慈禧太后就很喜欢吃狗不理包子,堪称为该店带货的“网红鼻祖”。真假不得而知,但关于这一百年老店的各种谈资,不胜枚举。
时光的车轮一路向前,狗不理从曾经红极一时到如今逐渐平庸,令人唏嘘。曾经的狗不理,因味道鲜美而名扬中外,但如今与之相关的信息,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好消息,有些甚至是负面的。数据统计显示,“狗不理集团成立以来共注销过15家子公司,其中有11家是在2019~2021年期间被注销的。”不难看出,狗不理的“大本营”在不断收缩。如此现实,对百年老店来说,无疑是极大冲击。
狗不理为何会遭遇如此尴尬?坊间一些分析和说法,基本都聚焦于一些现实细节,如价高、难吃、服务差,更有人直言狗不理包子为“天价包子”。这些抱怨和吐槽的声音,狗不理应当仔细倾听并给予充分重视。对任何企业、集团来说,即使是百年老店、金字招牌,一旦其产品和服务出现问题,消费者必然会用脚投票。如今,狗不理几乎变成“人不理”,便是一种写照。
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兴企业,在市场中摸爬滚打,都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和规则。老字号品牌若不接地气,只有傲慢,不愿与时俱进,思路僵化,那么百年老店的大楼顷刻间坍塌,也未必没有可能。真正生命力旺盛且持久的老字号品牌,基本上都有一些共性,比如,坚持将主业做精、做细、做深,尊重传统而不僵化,敢于创新却有尺度。在此基础上,合理定价、优质服务、拓宽新兴销售渠道也是“标配”。这些经验和理念,狗不理有必要好好对照、反思。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老字号要想保持“常青”,还是需要坚守匠心。某种角度上说,狗不理近年来的境遇,对所有老字号品牌来说,都是一种提醒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