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移植周期超5万,中信湘雅医院试水辅助生殖专科HMO

思量再三,李雪和丈夫还是决定做辅助生殖,这距离他们计划造人已经过去一段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自然受孕好像不那么顺利了。但其实辅助生殖也并非易事。目前临床上主流的辅助生殖应用有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两种,一次成功率都比较低,1--2次取卵、3--4次移植是常态。

每一次移植,从前期的全面体检到能够用B超检查胎儿,中间需要经历降调节、促排卵、打夜针、取卵/取精、体外授精、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10余个环节,花费数万元。

辅助生殖流程的繁琐和不菲的花费,让李雪迟迟没下决心,但留给她的时间也并不多。临床研究表明,相较35岁以下患者,38-40岁患者辅助生殖新鲜周期活产率下降50%,44岁以上患者会下降到仅1%。如果不尽快启动,辅助生殖的战线会越拉越长。

近日,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简称“中信湘雅”)发布了数款HMO模式医疗套餐。对于身体评估符合要求的夫妻,可以签署数万元的套餐协议,由中信湘雅提供0--1次促排取卵、胚胎培养、2--3次移植和期间促排药品、不限次数降调节。这一系列医疗套餐的1.0版本由中国人民保险承保,如果患者签署协议后2年内经过3次胚胎移植都没能成功受孕,将获得套餐价格的全额赔付。

中信湘雅的专家告诉动脉网,3次胚胎移植的费用通常在六七万元以上,如果受孕失败,无疑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我们从2021年初就开始跟医维渡团队一起设计开发HMO模式医疗套餐,在设计环节做过几千名患者的调研,大约1/3的患者意向选择签约。”中信湘雅2019年完成了52798个周期,是国内辅助生殖病例最集中的医疗机构。

专家表示,即便是在中信湘雅,也有很多患者并不能坚持完成辅助生殖的整个流程,或者检查完后放弃,或者移植1次后就放弃,“这样很不利于患者受孕,也不利于医生管理患者。”医疗套餐把患者、医疗机构、保险公司、诊疗方案、用药行为深度结合,把繁琐的辅助生殖环节变成“按部就班”的流程,引入保险保障机制,一旦患者最终事与愿违,还能获得经济补偿,用HMO的模式提升了诊疗效率,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考虑再三,李雪和丈夫决定签约医疗套餐。

基于临床数据构建的HMO模型

随着5月20日中信湘雅麓谷总院的正式运营,院方也在一步步向“互联网+”智慧型医院转型。而组建于2020年的医维渡团队,正是专门针对各类带病人群的创新支付科技平台。5月28日,中信湘雅携手医维渡科技,正式签约全国独家合作。

中信湘雅麓谷总院正式运营

根据医疗套餐协议,患者享受中信湘雅和中国人保提供权益的期间为:完成体检到胚胎移植后47天,并可通过附加责任延长到移植后12周、27周、甚至活产抱娃。医维渡CEO郑雪凝告诉动脉网,保险期间的划定,是他和团队经过大数据模型测算的结果,“这个时间跨度一方面足以评估胚胎移植的真实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要求。”未来,医维渡团队还会密切关注医疗套餐的运行情况,随时保持与医生、患者的沟通。同时,为了让部分经济条件欠佳的家庭有机会体验医疗套餐,医维渡在签约仪式上同步启动了慈善捐赠福利计划。

中信湘雅与医维渡签约

郑雪凝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在互联网医疗和健康险两个领域,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表示,之所以选择以辅助生殖专科险试水HMO模式,一方面,是因为辅助生殖的市场空间足够大。根据乔杰院士团队的最新全国生殖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至2020年,我国不孕发病率已从12%升至18%,而辅助生殖技术被认为是治疗不孕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据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统计,2014年至2018年,国内辅助生殖服务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3.6%;沙利文预测未来5年,国内辅助生殖服务市场将以至少14.5%的复合年增长率提速增长。5月上旬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出生人口为1200万。低生育率之下,一系列生育政策也在推动辅助生殖的需求放大。

另一方面,辅助生殖产生的所有花费,均无法通过医保进行报销的。由于一次鲜胚的妊娠成功率都比较低,很多患者在两到三年内,都要经历1到2次取卵、3到4次移植,中间涉及环节较多,整体花费不菲。在生育的刚需之下,辅助生殖给患者家庭造成了不小的支付压力。同时,如果可以针对每位辅助生殖患者提供精细化的个性医疗服务、持续开展及时有效的院外患者管理,能够极大提升患者的妊娠成功率,降低各方面成本。

医维渡团队表示,辅助生殖保险的本质是带病体保险,相对于保障标准体的传统商业险,带病体保险从设计、核保到风险管理,都属于具有更大挑战的创新领域。一般中小生殖中心的治疗方案仅有五六种,而中信湘雅基于全国7.3%取卵周期的医疗大数据,已经发展出将近二十种不同的细分治疗方案,“中信湘雅的医疗套餐系列得以推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特定标准的医疗大数据归集。”

针对医疗机构提高辅助生殖专科效率的需求,医维渡开发了医患线上平台。通过线上平台可实现医助、医⽣和患者的良性互动,患者可以远程向医助提出咨询,医生和医助则根据系统汇总的信息和医院已知信息形成专业指导建议,对患者进⾏远程指导,紧急情况下,可直接安排就诊。

此外,医维渡还在推动与医疗机构信息科的合作,更新升级HIS系统,医生可在系统端选定医疗套餐、录入相关数据等,切实做到医院系统端与“医、药、险”的深度结合。为了提高医生对线上平台和系统端的理解和应用,医维渡会定期面向临床医生开展远程培训交流会,并根据医生反馈,迭代线上平台和系统端的功能。这个过程中会形成支撑医疗套餐更新迭代的医疗数据及商业数据,覆盖患者画像、费率核算与厘定、流程把控与诊后服务等模块。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全程参与了医疗机构的全国专科联盟建设,将专科联盟内所有下级医院都纳入到HMO体系里,”医维渡团队表示,“通过与医疗机构一起搭建商保认可的药品目录及诊疗服务目录,医维渡的解决方案有可能真正做到诊疗行为、用药行为与医、药、险深度结合。”

从1到N,从辅助生殖到更多

过去五六年间,互联网保险赛道和保险科技赛道以40%的增长率高速扩张,新商业模式、新技术、新政策的多重利好,吸引着巨头和明星资本入局。如今赛道日趋成熟,再加上这次疫情的推动,预期未来十年将以超过9%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稳定增长。

在医维渡团队看来,健康体和亚健康体的保险已是一片红海,而针对带病体的保险一直是保险公司涉足较少的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而客观上,真正需要保险保障的恰恰是带病人群,而且带病人群主观上的保险意识也更加强烈,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细分赛道。硬币的另一面是,带病体保险始终是保险公司开发设计产品中的一大难点,这类产品需要从医学和保险两大维度综合分析和精算,才能在赔付和盈利之间找到平衡。

于是,郑雪凝与几位伙伴共同成立了医维渡,尝试探索医疗支付的创新解决方案。医维渡团队整合了在保险研发、商业运营、医疗销售具有多年经验的资深人士。从实践上看,医维渡已实现了对辅助生殖的基本覆盖,正在尝试向妇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更多病种延展。医维渡团队告诉动脉网,类似中信湘雅的HMO模式,已经在全国超过20家生殖中心推动落地,并在6月份会正式签约另一家全国TOP5的生殖中心。

“我们起初以为业务推动会比较难,因为相关各方的门槛都比较高,要拥抱保险行业和医疗行业的双重监管;医疗数据与商业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也要全靠自己;而且HMO模式在国内屡见尝试,但效果都一般。”医维渡团队表示,“但疫情过后,真正开始做了,发现这其实是顺水推舟的工作。因为在辅助生殖的过程中,乃至在其他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三方都存在明确痛点。”用一种风险可控、运行流畅、按“效果”付费的模式整合流程,不仅可以提升诊疗效率,也能推动成本结构的主动控制。

有了辅助生殖创新支付方案落地的经验,医维渡团队对于将HMO模式往纵深推进和复制到更多病种,显得更加有信心,“一方面,我们正在尝试将更多的生态伙伴纳入到目前“医疗+保险”的HMO模式中;另一方面,其他带病人群的保险试点,也已在几家TOP医疗机构启动了。”

 

★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