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梅金娟||三代劳模接力奋斗 一心为民再续华章
三代劳模接力奋斗 一心为民再续华章
文/梅金娟
在五蛟镇马河村,一位老人缓缓推开了小院一侧新刷了蓝漆的旧门,他想在这里建一个事迹陈列馆,却受到了很多反对和质疑,前路艰难。
老人名叫高明科,今年81岁,有着36年的基层卫生院工作经历,曾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山区人民的好医生”、全省“优秀乡镇卫生院长”获得过全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
老人的父亲名叫高隆清,曾是红遍全中国的“通天人物”。之所以得了这个称号,是因为他在短短的79年人生里,先后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朱德以及华国锋、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历届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获得了“陕甘边区劳动英雄”“甘肃省劳动模范”“植树绿化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等诸多国家级荣誉称号。
“今年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想啊我父亲的一生都在践行党的政策,取得了成绩,也给老百姓办了事,把他的事迹展示出来,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党史学习教育呢?”高明科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可毕竟年纪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帮助高明科筹备事迹陈列馆的是高明科的女婿王玉杰,他也是一名市级劳动模范获得者。
这是一个一门三代劳模,接力奋斗的故事。
爷爷高隆清:20年绿化11座山峁21道梁岭
高隆清生于1913年,祖籍四川省成都市宜陇县,祖上因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逃荒要要饭到华池落了户,高隆清的父亲高国义曾任悦乐李良子区第一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受父亲影响,高隆清1935年投身革命,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除奸反霸等革命活动。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大生产运动”中,高隆清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组织十户贫雇农组成互助变工队,开荒种地,解决了当地5个村、30多户贫困农民的吃粮问题,得到区县、边区政府表扬。
马河村村民罗兰科今年75岁,一边抽着烟锅子,一边给记者讲述起高隆清组织变工队的故事来:“一开始有人不同意,怕耽误自己家的地,高大伯就组织大家先到他家地里干,他就不好意思了,变工队一组织起来,干活又快又好,人们就都开始学习,照着做。”“高大伯还建了义仓,一家出一个牛工,开荒种地,打的粮食攒起来,救济穷家,也备荒年。”罗兰科说,“高大伯常说得一句话就是:不管干啥,都要有苦心,不下苦就没有粮。”
1943年,高隆清被边区政府授予劳动英雄称号,出席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并受到党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人的接见。新中国成立后,合作化时期,高隆清担任马河村任家砭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人民公社化后,他又担任马河大队任家砭生产队长。期间,在一次会议中,高隆清聆听了一位栽树劳模的报告后,便一心扑在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上。提起父亲痴迷于栽树的事,高明科记忆犹新:“父亲说植树造林是造福千秋万代的事,他必须赶紧去做。一开始在自己家房前屋后栽树,后来到附近的山卯上种,最后越走越远,越种越多。”
高明科说:“父亲种树简直入了迷,夜以继日地干,一天在家就睡两三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山上种树,一开始就一把䦆头一把铁锹,后来政府给父亲奖励了一对牛,父亲赶牛上山送粪,牛驮多少他就背多少,人家就给父亲送了个外号,叫气死牛。”经过多年艰苦探索,高隆清创造出了林粮间作梯田造林法。依照山势,每隔5步用犁开沟,按水平线种树,然后用犁朝下翻地,种上农作物、饲草,逐年耕翻,渐呈水平条状,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合理地解决了农、林、牧之间的矛盾。这一方法至今有效。
高隆清带领全村农民,二十多年绿化11座山峁,21道梁岭,9条大沟,造林1500亩,植树16万多株。如今,走进马河村,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连绵起伏的绿色,高隆清当年所植树木已全部长大成林,木材总价值750万元以上,仅杏树全村人均1250棵,人均年收入300元。
树栽上以后,高隆清主动承担管林任务,无论春夏秋冬,每天起床就往山上跑,锄草、浇水、施肥,一年四季吃、住在山林里,几十年如一日,精心管护。
1943年11月,高隆清在延安参加陕甘边区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物的接见。
1978年3月,高隆清光荣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见到了华国锋、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并相继出席五届人大二次、三次、四次大会,并合影留念。
1982年1月,69岁的高隆清出席甘肃省劳动模范先进集体表彰大会,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荣获表彰奖励。1988年12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高隆清“植树绿化先进个人”称号。
1989年6月,76岁高龄的高隆清出席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表彰大会,再次见到了江泽民、邓小平、胡耀邦、胡锦涛、赵紫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并荣获国家金质奖章一枚,省级银质奖章两枚。
高隆清的事迹名扬天下,来采访他的记者一拨又一拨,听完他的讲述,记者们不仅感慨:高隆清虽然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确是个“通天人物”,他见过的国家领导人比谁都多!
1992年10月5日,劳动英雄高隆清走完了他勤劳而荣耀的一生,在马河家中去世,享年79岁。
父亲高明科:一辈子治病救人“三不收”
从22岁背上药箱开始,到60岁退休,高明科早已记不清自己到底开过多少张处方,治好了多少抱病而来的老乡,他只记得父亲给自己说过的那句话:你要专心看病,要把别人的病看的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
高隆清一生育有五个女儿四个儿子,高明科排行老二。兄妹九人只有高明科有机会走进学堂读书,高明科回忆:“父亲说我们高家人老几辈子都不识字,再困难也要供一个读书人出来。”
1954年,14岁的高明科在兄弟姐妹羡慕的眼神中走进了父亲一手创办起来的马河小学,开始读书认字。1959年,高明科考上了庆阳师范,第二年赶上大饥荒,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家参加劳动。1962年,高明科被父亲送到马河村医疗站学医。“父亲说我读的书不能白读,而当时农村最缺的就是医生。”高明科说,“父亲对我说,我栽树你看病,咱们一起造福乡里”。
高明科所在的马河医疗站担负着三个大队,4100多人口的防病治病工作,但却只有高明科一个医生。由于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户离户好几里,村离村几十里,医疗卫生设施落后,缺医少药的问题十分突出,老百姓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拖大,大病夺命的事常有发生。在高明科的成长经历中,乡亲们爬山涉水求医不得,眼睁睁看着亲人丧生,全家人放声痛哭的场景让他印象深刻。所以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天起,高明科便立志要做一名造福乡里的好医生。
高明科第一次出诊,便独自背着医药箱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去患者家里治疗,由于长途跋涉,到患者家里时,高明科早已气喘吁吁,但一进门看见病人疼的在炕上打滚,他来不及喝水擦汗,就开始了紧急救治。经过诊断患者得了肠梗阻,在给患者插皮管通便时,病人的粪便喷了高明科一脸,旁边的人看到都作呕不已,但高明科稍微收拾了一下,仍坚持先给病人治疗。病人得救了,高明科却几天吃不下饭。
1966年,刘阳洼村的一个病人得了结核性胸膜炎,在县医院治疗了两个月以后回家又复发了,没钱再去县医院,就来找高明科,但高明了当时所在的医疗站设备条件都非常简陋,没有住院条件,高明科就把病人接到自己宿舍,每天为病人接尿、喂药、打针、做饭,直到病人情况好转。
由于勤奋好学、宅心仁厚,高明科的医德医术渐渐小有名气,来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高明科便时时刻刻奔波在看病送药的路上,只要有病人求助,不管多远多累,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他都有求必应,背起药箱就走,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好医生。1966年,高明科被评为华池县模范赤脚医生。
1971年,高明科被推荐前往兰州医学院深造。由于他勤奋好学,毕业的时候成绩优异,校党委决定让高明科留校任教,但高明科拒绝了。他向院系党组递交了“重回山区,为家乡人民治病”的申请。高明科说:“当初在欢送工农兵子弟上学深造的欢送会上,我戴着大红花给乡亲们发誓,要学成归来。”
学成归来的高明科又一次放弃了留在县城的机会,向党组织递交了“不当干部当农民,不挣工资拿工分,扎根山区一辈子”的申请书,县委批准了他的要求,并召开大会,欢送他重返马河医疗站。
重返马河医疗站后,高明科一边出诊一边开始想办法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缺医少药,他就带领全站人员自己种了20多亩30多种草药,自己制药,不仅满足了需要还有结余出售。8年以后,在高明科的努力下,马河医疗站不仅解决了资金、药源不足的困难,还实现了为群众免费治疗的条件。
高明科的心里永远装着病人,他始终牢记这父亲对自己的叮嘱,把病人的病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1975年的一天,高明科肺气肿和过敏性气管炎发作,正卧床养病,突然听说农建工地上土崖塌方砸伤了一位妇女,他便不顾自己的病情,挣扎着起身一口气跑了九里山路赶到现场治疗,经过两个小时的紧急抢救,伤员脱离了危险,高明科却一头栽倒在地上。
还有1976年的一天,在外出诊的高明科接到妻子捎信,说女儿生病了叫他回家照看。回家的途中遇到一位群众找他,说家里有重病人,高明科想都没想就跟着走了,由于那位患者情况严重,高明科在他家里守护了两天一夜,等到病人脱离危险,他才想起患病的女儿,赶回家一看,女儿的病情已经恶化,不得不紧急送往县医院抢救。
1978年,高明科离开马河,到元城卫生院工作。1980年到乔川卫生院任院长。1982年,李良子卫生院筹建工作开始,高明科主动请缨,担任李良子卫生院院长,高明科说:“当时上级拨款只有10500元,为了省钱,我就带着全院的工作人员甚至动员家人义务当小工,刷油漆、栽花种草、搬砖抱瓦,所有我们能干的事全都自己干。”凭借这10500元钱和夜以继日的劳动,高明科建起了拥有七间瓦房、三间伙房,包括围墙、厕所、大门、水房一应俱全的李良子卫生院,当地的医疗水平上了台阶。为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他坚持“三不收”:不收出诊费、不收挂号费、不收检查费。
高明科兢兢业业、大爱无私的一生为他赢得了应有的荣誉。1990年被地区卫生处授予“山区人民的好医生”的荣誉称号,同年10月,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优秀乡镇卫生院长”。1991年再次被省卫生厅评为“医德医风先进个人”。1991年5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
如今虽然已经退休,但高明科仍然坚持研究药方,坚持出诊,依然“三不收”。
女婿王玉杰:粮食产量9连增他功不可没
“一开始融入这个大家庭,见岳父经常坐着班车去山里给病人看病,还不收出诊费,我非常不理解,等到后来我也这样做的时候,我不仅理解了他,还下定决心要比岳父做的更好。”王玉杰说。
生于1970年的王玉杰,是华池县农广校校长,高级农艺师。在妻子高淑梅的眼里:“他一年365天他有200天都奔波在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里。挂着干部的头衔,更像一位地道的农民。”
农民家庭出身,从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又一头扎进农业行业,王玉杰的一生都在田间地头和“三农”打交道。
华池是典型的干旱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最早确认的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困难县之一。全县13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到70%以上,农业生产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在华池县103万亩耕地中,有76万亩是坡度6度以上的坡耕地,中低产田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5.2%。引进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产业化,提升粮食产量任重道远。
“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更多在于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为此,王玉杰先后在全县15个乡镇建办20多个高科技综合试验示范点,一边苦口婆心,耐心引导,一边算账对比,担保承诺,甚至将农民的地块承租来作为自己的试验田,亲自种植,领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既当指挥员、战斗员,又当宣传员、服务员。对于点内贫困户和科技示范户,他总是想方设法、筹资筹劳,帮助解决农用物资,精心传授增收技术,亲自参加田间劳动,逐步取得示范点农民的信任与支持,再通过示范点的辐射带动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群众都亲切的称他“王技术”。由他蹲点创办的示范区,曾为国家、省市和兄弟县区提供观摩学习五、六十次,深受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和观摩组团的高度评价,他一手蹲点创办的山庄乡尚湾村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曾为全国旱作农业现场会提供了观摩点,示范点玉米被农业部专家誉为“全国最好的玉米”。
与此同时,由王玉杰带头试验引进适合华池栽培种植的主体优良新品种50多个,保种、提纯当地品种18个,引进试验并总结推广旱作高产新技术30多项。由他考察引进的登海系列玉米、平荞2号荞麦,晋豆系列黄豆、冀红系列红小豆等新品种,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从根本上替代了当地老品种,实现了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作为项目主持人,主持完成国家标准委下达的《地膜玉米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使华池县首次步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行列,为推动地方农业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速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庆阳市劳动模范,王玉杰牵头成立了由县农业相关部门组成的县级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团队,并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创新实施了多个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先后荣获全省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全县采集并分析化验土样4500个,研制玉米、马铃薯等专用配方肥3个,为县内10多种主要农作物制定了配方施肥指导卡,使“华池县30万亩耕地吃上了营养配餐”(经济日报)。由他总结推广的《干旱冷凉山区玉米集成技术示范》、《山地荞麦标准化技术示范》等项目技术成果,年推广面积在20万亩以上,为发展干旱山区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走上高效、低耗和可持续发展破解了关键技术难题。
2006年至今,华池县年完成农作物播种总面积60万亩左右,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万吨以上,实现了单产逐年递增。随着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华池的贫困人口数量也随之减少,2020年年底彻底脱贫摘帽。这其中,离不开王玉杰和他的团队的努力。
王玉杰在取得23项科技项目成果奖项的同时,本人先后多次被省农牧厅、省总站评为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办评为庆阳市“首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10年被省农牧厅评为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先进个人,2011年被中共庆阳市委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2012年入选陇原青年创新人才,2013年被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第二届劳动模范,2015年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全省先进工作者,同年被庆阳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先进个人,2018年被中国.深圳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委员会评为“中国农业风云人物”2021年1月被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17-2019年度全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
梅金娟:华池县委宣传部。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