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到我,有多远?

前节:心里想她,那你跟不跟?

上卷 第十五回 第五节:

原文

走不多时,仍又跟上大殡了.早有前面法鼓金铙,幢幡宝盖:铁槛寺接灵众僧齐至.少时到入寺中,另演佛事,重设香坛.安灵于内殿偏室之中,宝珠安于里寝室相伴.外面贾珍款待一应亲友,也有扰饭的,也有不吃饭而辞的,一应谢过乏,从公侯伯子男一起一起的散去,至未末时分方才散尽了.里面的堂客皆是凤姐张罗接待,先从显官诰命散起,也到晌午大错时方散尽了.只有几个亲戚是至近的,等做过三日安灵道场方去.那时邢,王二夫人知凤姐必不能来家,也便就要进城.王夫人要带宝玉去,宝玉乍到郊外,那里肯回去,只要跟凤姐住着.王夫人无法,只得交与凤姐便回来了.原来这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其中阴阳两宅俱已预备妥贴,好为送灵人口寄居.不想如今后辈人口繁盛,其中贫富不一,或性情参商:有那家业艰难安分的,便住在这里了,有那尚排场有钱势的,只说这里不方便,一定另外或村庄或尼庵寻个下处,为事毕宴退之所.即今秦氏之丧,族中诸人皆权在铁槛寺下榻,独有凤姐嫌不方便,因而早遣人来和馒头庵的姑子净虚说了,腾出两间房子来作下处.原来这馒头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离铁槛寺不远.

端木持易见解

浩浩荡荡的,大清入了中原,“法鼓金铙,幢幡宝盖” ,被接灵众生请入紫禁城,“千年的黄土百易主”,“国破山河在”,紫禁城这个铁槛寺笑看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人们!

新主“少时到入寺中,另演佛事,重设香坛”,表一番新政感想,说一番新主义,但实际上呢?表于其外,败絮其中。“安灵于内殿偏室之中,宝珠安于里寝室相伴”,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哪个主子不是内心骨子里谋划着自己“内殿偏室”的那点私利?哪个主子不是为了“宝珠安于里寝室相伴”?表面仁义道德,骨子里是名利福禄。“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百代何事,不是门户私利?

外面的政治,不过是款待“一应亲友”;里面的堂客,皆是非富即贵的凤姐。来了,都是为了一口饭,吃过谢过,也就散了。“公侯伯子男一起一起的散去”“ 显官诰命堂客”也一一的散去。,分了蛋糕,各自都守自己的地盘去了。“只有几个亲戚是至近的”“ 做过三日安灵道场”,江山已定,也回自己的封地去了。明年两会再重逢,铁槛寺里啃馒头,

这个铁槛寺,如今还有香火,地亩,表面的布施,你们看,啥叫香火?不就是税收吗?啥叫地亩?不就是土地矿产森林河流海洋等资源吗?布施不就是财政吗?你以为铁槛寺干什么?你以为紫禁城那些人干什么?这三件事儿,几乎就是全部。除此之外,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不就是基本医疗养老的社会保障吗?所以,紫禁城其实就这四件事儿。哦,今天看一新闻,说是要大搞殡葬产业,阳宅房地产被他们搞糟透了,如今开始搞阴宅起来。“阴阳两宅”被他们玩出各种花样来,结果都是活人住不起,死人埋不起。

过去是“人口繁盛”的主因,如今却是“贫富不一”,巨富者做房地产商,大富者都是以幢计购买,小资者负债据之,而贫者几无片瓦。“那尚排场有钱势的,只说这里不方便,一定另外或村庄或尼庵寻个下处,为事毕宴退之所”,你们看,人家是不是早已经几本绿卡,移民办好了?世界那么大,美日欧各有避所,“事毕宴退”,溜之大吉。只有苦逼的屌丝,“家业艰难安分的”小资,也只好背一辈子债务,弄个苟安的窝,窝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族中诸人,留下来占位捞钱的人,只好“权在铁槛寺下榻”,内中的要人,比如美龄姐姐,就“嫌不方便”,在铁槛寺不远,搞一处行宫。干什么?蒸馒头,送馒头。当然,也堆馒头。

但又能怎么样呢?铁槛寺还在,美龄宫还在,一朝“另演佛事,重设香坛”,这些人就得人头落地,地狱重逢,或者飘零天涯,埋骨他乡,正所谓心不衷,愿不正,岂可中正长久,岂可美龄善终?

“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为人,为政,为国,为家,岂可不诚心正意乎?

作者著作:《一心集——中国的红与黑与白》第四版,售价200元,学生价100元;只有电子版,没有纸质出版物。加作者微信:duoleibei001,请注明:购书+一心集。非诚勿扰!

《一心集》简介:这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