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供纸马,不如茗烟 2024-06-14 16:30:47 上卷 第四十三回 第七节: 【原文】老姑子献了茶.宝玉因和他借香炉.那姑子去了半日,连香供纸马都预备了来.宝玉道:“一概不用。”便命茗烟捧着炉出至后院中,拣一块干净地方儿,竟拣不出.茗烟道:“那井台儿上如何?"宝玉点头,一齐来至井台上,将炉放下.茗烟站过一旁.宝玉掏出香来焚上,含泪施了半礼,回身命收了去.茗烟答应,且不收,忙爬下磕了几个头,口内祝道:“我茗烟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只有今儿这一祭祀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问.只是这受祭的阴魂虽不知名姓,想来自然是那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了.二爷心事不能出口,让我代祝:若芳魂有感,香魂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说毕,又磕几个头,才爬起来.【端木持易见解】先解释几个名词,第一个是“香供”,意思是是点香和供品。烧香目的是什么恩? 是代表燃烧自己给别人香气的菩萨心肠,是表示弟子发心要向佛菩萨学习。上供是表示对菩萨的敬意。点香上供,就是表达敬意,表示学些的意愿。拜祖宗,拜天地,拜菩萨等等,都是如此。烧香有1-10柱,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供养一柱:一心成就佛果,表示自己的意愿;供养二柱:入不二中道,表示自己无分别之心,坚持中庸之道。供养三柱:供养佛法僧三宝,表示尊从学习佛法僧;供养四柱:勤修习四圣谛,表示以释迦牟尼的四条真理为指导。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条真理。苦,是说人世间本来就是苦的;集,是说苦的原因是贪嗔痴;灭,是消灭导致苦邪路的办法;道,是走向快乐的正道的修行方法。供养五柱:烧尽五蕴皆空,表示把一切不好的烧掉,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都烧了就空了。供养六柱:圆满六度万行,表示向好的六个办法,六波罗蜜,菩萨欲成佛道应当修行的六种行持。六度:忍辱、持戒、禅定、精进、智慧、布施。万行:即八万四千法门。六度万行:即从六度中所产生无量变化。供养七柱:念七菩提分,表示觉悟过程,分为七个分级,等级;一,择法,以智慧简选佛法的真伪。二,精进,以勇猛离邪行,行真法。三,喜好,能因心得善法而生欢喜。四,轻安,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五,念叨,常铭记念叨而不忘。六,定境,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七,行舍,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一切随缘,从其自然。供养八柱:行八大正道,表示遵行八个正道:①正见,坚持四大真理;②正思维,以佛的思想为指导;③正语,说正话;④正业,做正确的行为。⑤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⑥正精进。⑦正念。⑧正定。供养九柱:舍九法界果,表示舍弃人世一切;佛教有十法界:0.佛法界、1.菩萨界、2.缘觉界、3.声闻界、4.天界、5.人界、6.阿修罗界、7.畜生界、8.饿鬼界、9.地狱界。从9-0,境界越来越高,但9-1都是众生界,只有0-佛法界是超越众生的绝对存在。舍弃众生一切,才能到佛法界。供养十柱:愿十方界坐道场,表示无量无边的佛国世界,物质与暗物质,宇宙与反宇宙等等,全部都成为佛的大道,即佛光普照。十方世界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你们看佛前这十柱香,是不是特别厉害?迷一样的自信,就叫迷信。迷信好不好呢?鲁迅说,没有出路的时候,迷信哪有什么好不好可说呢?只有一个迷的世界,迷的生活,迷的道路,别无他途,哪有什么可选择,可比性呢?好不好无从谈起啊!纸马,就是用纸糊的马,或者纸上画上马,烧来供死人或者神仙骑。这真是荒谬,鬼还需要骑马吗?神还需要骑马吗?就像现在人们烧纸糊的宝马奔驰轿车、纸糊的苹果手机模型,纸糊的房子等等,都不过是人间的荒谬想法而已,鬼神需要吗?有个儿子为表孝顺,给他死去的爹准备了几个纸糊的美女要烧去,他活着的妈气得当场晕倒,这不是个笑话吗?如果相信鬼神存在,她们无所不能,那还需要“香供纸马”吗?如果不相信鬼神存在,她们不过是在我们心里,那还需要“香供纸马”吗?宝玉敬的是自己心中的神,他不信佛,也不信佛国,这就是对香供纸马,宝玉“一概不用”的原因吧!最信佛的人——王夫人,却把金钏儿害死了,所以,宝玉才觉得,佛根本不可信。所以才觉得那些香供纸马烧过的地方,都是人世间最龌龊肮脏的地方,“拣一块干净地方儿,竟拣不出”。为什么宝玉觉得“井台儿上”可以呢?因为井台儿是人们打水所在的地方,桶里打上来的水会洒,洒的水会把井台儿清洗的很干净。再加上,金钏儿是跳井而亡的,井台儿离她最近。所以这里自然最干净,最合适了。宝玉为什么行半礼?本身为尊长,受人全礼,而答礼仅一半,称为"半礼"。这里宝玉行半礼,主要是回答、报答、感恩的意思。欠别人的,才需要“答”。这里用“半礼”,一方面表达了宝玉愧欠负疚之情;另一方面,半礼有“半离”之意。半离,既有一半已经分离,金钏儿死了,宝玉生命的另一半好像已经死了;又有并未全离的意思,虽然金钏儿已经去了,但她并未真正离开,她还在宝玉心里的意思。这才是宝玉“含泪行半礼”的原因啊!宝玉这番心思,谁人懂呢?茗烟懂。茗烟者,茗茶之余香也。这里宝玉借茗烟之口祷祝,以告亡魂,“若芳魂有感,香魂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是欲借茗茶之余香,通香魂而感芳魄。这哪里是茗烟之言,这直是宝玉之肺腑,正是雪芹之衷心啊!宝玉为虚,雪芹为实,虚实交互,茗烟缭绕,故人已去,空余云烟,阴阳两隔,何物可通?呜呼哀哉,以茗烟之余香,寄余之哀思,发铭心刻骨之铭言,斯人可知否?斯人能感否? 赞 (0) 相关推荐 王熙凤与金钏儿竟是同日生日,贾宝玉的反常举动,给出不好的预示 趣侃红楼177:不了情,呆宝玉焚香祭奠,水仙庵,傻茗烟跪拜祝词 王熙凤生日,贾母带头凑份子,又吩咐尤氏替她操办,认真让凤姐不操心地过一个生日. 尤氏这边有人有钱,又和鸳鸯打听得贾母的喜好,将生日庆典操 ... 纸马 岑春徽/摄 红楼梦诗词大全(二) 07.菊花诗(12首) <忆菊> 蘅芜君(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 ... 被贾宝玉称赞闲云野鹤的邢岫烟,真实身份是谁?薛宝钗的一缕香魂 被贾宝玉称赞闲云野鹤的邢岫烟,真实身份是谁?薛宝钗的一缕香魂 在大观园如万花丛一样的富贵千金小姐中,邢岫烟是一个格格不入的穷姑娘,在大雪天,大观园诸芳"十来件大红衣裳,好不齐整,就只她穿着那 ... 寿怡红夜饮,迎、惜为何不被邀请?香菱为何需要“死活”拉来? 寿怡红夜饮,本身是违规之举,所以袭人担心"又开门喝户的闹,倘或遇见巡夜的问呢?" 既然违规,当然规模宜小不宜大,除了亲近的人之外,疏远的宁可不请.宝玉与迎春.惜春相对比较疏远,所以 ... 北京城带“芝麻”的胡同,多与“纸马”有关联 前段时间,以北平沁芳居酱菜铺为背景,描写老板严振声一家几代人情感生活的电视剧<芝麻胡同>播出后,引来极大关注.且不说里面纯正地道的京腔京韵,单就这部剧的剧名,便十分接地气. 北京有没有以芝 ... 与茗烟云雨的一个小丫环,竟夺了贾元春的盛宠?为啥说《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题:与茗烟云雨的一个小丫环,竟夺了贾元春的盛宠?为啥说<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 ... 历时半年,纸马年画文昌帝君雕版完成。 历时半年,纸马年画文昌帝君雕版完成.这批纸马是中华传统瑰宝,艺术性极强,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曹新年正以恭敬之心,原汁原味复刻,以期让这些瑰宝早日回来. 古时科学不发达,人们往往敬神祈福,以求神助,而纸 ... 《红楼梦》里,小厮茗烟干了哪些不端的事,是淘气还是作恶? 作者:韩雪丽 (黛玉传,袭人与茗烟) 作者着墨最多的小厮,茗烟算一个,这个小厮人小鬼大,胆子比斗还大,最是会迎合宝玉. (一)拐带宝玉去袭人家 大正月里,袭人回家喝年茶了,宝玉在贾珍府上无聊,那些热闹 ... 诗人样本||胡春良:为秋天折纸马 为秋天折纸马 文/胡春良 所有的过往 或喜鹊枝头 或蝈蝈草根 或白云叹息 或江河奔流 都会皈依秋天吧 白纸 空白的孤独 轻轻折成一匹马 弱不禁风 心雄万丈 同秋天一样峻伟 在不经意的瞬间 泪流满面 幸 ... 脂砚斋为什么骂茗烟是恶奴? 本文音频:脂砚斋为什么骂茗烟是恶奴? 贾宝玉身边有个小厮叫茗烟,最是个得力的,他很会揣摩主子心思,所以也深得宝玉喜欢,无论去哪,基本都带着他. 但茗烟在红楼梦的批者脂砚斋眼中,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恶奴,为 ... 茗烟摁住丫头卍儿,贾宝玉撞破喝止后,为什么要去找袭人? 趣侃红楼55:书房生春,茗烟偷试小丫头,踏入豪门,宝玉探寻花袭人 贾元春晚上来,天不亮就又离开.一场花费数百万的盛典,却只热闹了半夜,搭进去的却是贾家近百年的积累和荣光. 元春省亲回宫,尽管万般不舍, ... 风静茗烟青结篆【中联有奖对句】之2月29日对句揭晓 风静茗烟青结篆【中联有奖对句】之2月29日对句揭晓 【散文】 我的姥姥 河北 茗烟清苑 散文 || 我的姥姥 □ 河北 茗烟清苑 前天,因为看了一篇文章里写到:东北的姥姥在网上火了,因为在姥姥的衣服里裹着孙子的"宝藏",只看了一句话我就想起了我的姥姥,因为我和姥姥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