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这才是合格的、真正的教师

读了王栋生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不禁掩书长叹:“这才是个合格的教师!”

在我的心目中,“合格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师”。

长叹之后,是深思和追问: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什么?怎样才无愧为人之师?教师,他(她)必会有、应该有什么情感、心理、思维、观念、修养、气质、品格?

——钱理群

平常心,正常情——

教师首先是有“人”的意识、情感健全的人

王栋生老师的教育随笔,常给人以震撼。《“模范”如是说》就是其中的一篇。文章谈到了在教育表彰大会上,有“模范教师”介绍经验,说自己如何为了坚守讲台,而不顾家庭,以至妻子瘫痪,老父含恨而死,无暇关心女儿学习,连自己也延误治疗而落下终身残疾……说这就是教师的无私奉献,云云。王栋生毫不苟同:“一个人,连妻子、子女也不爱,连父母也不爱,却说热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学生,这种话,你相信吗?他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他抛弃了所有的亲人,只是为了能站在讲台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为工作牺牲亲情,牺牲亲人,这其实是一种变态的极端的个人主义,是极不人道的”,“至少是麻木和虚伪的”。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教师当有正当的人性。一个人没有‘人’的意识,没有正常人的思想感情,那就不能从事教育工作。”——这里提出的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性的教育观和教师观,也是王栋生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要以人为本,要有人情,要体现人道精神”(《跑,还是别跑》),“不近人情”,就“近于野蛮”(《昨天的故事》)。

而以这样的失去正当人性的教师为模范的教育,就必然是“反人道的教育”:“它破坏的是基本的伦常,毁灭的是人性。”王栋生老师质问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让学生都成为连生命也不知道珍惜的人,成为六亲不认的人?”

问题是这样的六亲不认的教育,在中国是自有传统的:古有存天理、灭人欲的假道学;而在当今社会,鼓励这样的“无私奉献”的模范教师,就具有更大的虚伪性。

这就给我们一个重要提醒,要警惕那些“伪教育家”(《遍地“教育家”》),要明确地指出:那些新时代的假道学家都是不合格的教师,真正的教师必须和他们划清界限。鲁迅早就说过:“伪士当去”,“去伪士”,包括去伪教育理论,也是当务之急。

因此,王栋生老师断然拒绝了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的所谓“贡献”论。这种理论竭力渲染教师工作的悲壮性:“似乎这不是一种令人尊敬的职业,这是人要为之牺牲的一场苦难,是一条殉道者的路。”

不,我们不是春蚕和蜡烛,我们是人,我们有人的意识、情感、欲望,因此,我们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人的权利;我们也知道自己的生存价值:“我们不仅是庄严的劳动者,而且是爱的使者,因为有我们的工作,孩子们变成有感情的人,懂得会尊重人的人。”(《别再称我们是春蚕,好吗?》)“教师是一种适合我的职业”,“一个人在做他所热爱的事,也就谈不上什么‘奉献’;我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同时享受自己的选择:如此而已”(《这是一种适合我的职业》)。

人的教育,应该由感情正常、健康、丰富的人来承担。

我喜欢,心灵震颤,眼眶湿润——

教育的快乐在每天接触到的细节中

王栋生教育词典中最重要,却往往被人忽略的词语是“我喜欢”:“我喜欢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感恩之心》),“我喜欢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学生”(《善良的心是一盏灯》)。他在一篇文章里,也提到我最喜欢听他讲讲学生的事,而且还是美好的故事多,这样的美好总让我们心热眼红,“像个孩子一样,任泪痕挂在脸上”(《感恩之心》《老师,我的神》)。刚刚远行的商友敬先生看了王栋生写的《告诉你几个故事》,也潸然泪下,特地去信说“能流泪的老师是幸福的”(《致吴非》)。

我手头就有这么一篇《很小的事情》,还没有收入王栋生的文集,是我从2008年2月22日《新民晚报》上小心地剪下来,珍藏在我的文件夹里的—说小心,说珍藏,是因为我从这短文里抚摸到了一颗教师的大心,并深受感动和触动。

还是先抄录开头的一段文字——

学生迟到了,他面带愧色,站在教室门口轻轻喊了一声“报告”。他很尴尬:喊轻了,老师听不见,声音大了,又怕惊动大家。教师发现了,也只轻轻地一点头,让他回到座位上去。他已经知道迟到妨碍了大家,你尽可能不要多问,你的目光甚至没有必要停在他的脸上。我对这样的学生印象很好。这样的学生总是很注意个人修养,他们总是想到自己的行为不能妨碍别人。拥有这样的品格,以后是可以在一个文明社会立足的。

我感动,自然是因为从很小的事情上看到了今天中国普通中学生心灵的闪光,作为一个关心中国教育、中国年轻一代,以及中国未来,并因此常怀忧虑的知识分子,我从中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文明的幼芽、爱的幼芽还在,就如王栋生老师所说,“当今之世,中国有这样的学生,可以证明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是有可能的”(《学生给教师上了一课》),我真的感到说不出的欣慰。

我感动,更因为能够发现这样的很小的事情,为之感动,并深思其意义的教师,也必有一颗仁爱之心。更重要的是,这是完全自觉的努力。王栋生老师说:“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仁爱的禀赋。”这就需要教师有一颗仁爱的心;有了这样的仁爱的心,就会有这样的胸怀和眼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爱的萌芽、文明的萌芽,并精心呵护与培育,助其成长(《善良的心是一盏灯》):这真是一盏灯,给教育以真实的希望

而教师自身,也从中获得了教育的意义,以至生命的意义。王栋生老师说:“只要能经常发现这样的孩子,就会觉得既幸福又平常”(《感恩之心》),“教育的快乐从哪里来?就在每天接触到的这些细节中”(《这是一种适合我的职业》)。

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随时注意到这些细节,并受到感动,更不用说深思其意义了。这也正是王栋生老师最感痛心和寂寞的。他说:“对教学工作的机械重复,对学生的冷漠,对生活的冷漠,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教师要有精神追求》)他还叹息说,今天的教师缺少的是审美的需求和感受力(《在实践中反思》),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不能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发现其内心和行为的美,更不用说去培育美了。而不能发现和欣赏学生的美的教师,也一定不能享受教师职业之美。

王栋生老师说:“我喜欢孩子”,“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我的心灵常常会有一种震撼,我的眼眶会莫名其妙地湿润”(《第一滴污垢》)。

读到这里,我的眼眶也莫名其妙地湿润了。我对自己说: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教师的情感!我曾经在很多场合都谈到,人活着要永远保持一种黎明的感觉,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以婴儿的眼睛去发现新的世界、新的美。在我看来,教师的黎明的感觉,就是每天都能从学生身上发现新的美,并时时受到心灵的震撼。这样,教师的生命就能永远处于新生的状态,即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里,还有中小学教师所特有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这也是我多次谈到的,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黎明时期(我经常用的说法是生命的“春天”和“初夏”时节),这也是一个人生命发展中最为纯净、最具活力的一个阶段,即使说今天的一些中学生已经受到了令人痛心的污染,但他们依然是相对单纯的;天天和这样的生命相遇、交流,中小学教师正可以从中吸取生命的元气和活力,而使自己的精神永远年轻。我们在中小学校园里经常可以遇到那些老教师,他(她)们在长年从教后仍然能保持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敏感,能对未知领域不停地探索,能始终对教学保持浓厚的兴趣,并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王栋生把它称作“热爱的禀赋”(《教师要有精神追求》)。

这“热爱的禀赋”,是来自随时随地发现、欣赏并培育学生心灵美的襟怀、眼光和能力、习惯的:这是教师的基本素质、禀赋。王栋生老师说,教师职业适合他,他自愿选择当教师,就因为他具有这样的素质、禀赋,并在学生心灵美的发现与培育中,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这是他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真正的教师的秘密所在。

不可不慎——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都关乎下一代的成长

这是王栋生所讲的教育故事中,最让人感动、深思的一个细节:“某次我们在对一本论文专辑作最后校对时,发现一位学生有一部分内容是抄袭的,如果在平时,我们会抽去这篇文章,同时会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可是这一次情况不同,因为此时距高考仅有四五十天,而该生本人也看过这份校样了。如果采取行动,有可能强烈刺激这位学生,使她的事暴露在全年级面前,影响她的高考,从而影响她的未来。但是如果按原计划编发这本专辑,我们将承担编辑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不撤下这篇文章——尽管我们会因此而受到非议,但是一个孩子能够比较顺利地通过人生关口,进入高校学习,能在以后的学习阶段改正缺点,这还是‘合算’的。为了保护一个孩子,教师就作出了牺牲。”(《一切为了学生》)——这是一个不同于一般教育原则的特殊处理,看起来有点出格,但它背后的教育理念,却是值得注意的。这就是学校教育有一个绝对的教育原则:一切为了学生,学生的成长需要是高于一切的,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都要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一点为出发点和归宿,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的天职就是保护学生,为他(她)一生的精神成长、生命发展,为他(她)的前途负责,替他(她)着想,即使因此自己作出牺牲也是值得的。

这里,还可以举出一例。王栋生有一篇《通过封锁线》,说到自己“平时倡导学生‘自由地写’,可是到了高三,我不能不教他们一些应试技巧,不得不教他们一些俗招,以帮助他们通过‘封锁线’。我看不起高考,但是我的学生要上大学,我的任务之一是帮助他们获得进大学的门票(这个说法很俗气,但是如果要把这个问题说得郑重其事,也未免太没有见识了)”,“因为选拔方式是考试,学生不得不受这样的训练”,“他们要的是‘分’,只要过了这一关,新的天地就出现了,他何必要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呢?作为教师,何尝希望自己的学生平庸?不得已也!”他最后说:“高中完成两个任务就很好:一是在培养语文素养的同时给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种子,一是设法帮他搞到一张进大学的门票。”——我读了有惊心动魄之感:我看到了一个有思想的真正的教师(也就是我说的合格的教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的真实而深刻的痛苦。他们必须在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信念和教育体制的现实之间作艰难的选择,最后只能作出一定妥协,选择折中的二元目标。其理由只有一个:不能为了自己的理想、原则,拿学生的前途冒险。这又是一个为了学生,在无奈中依然有坚守的教师的基本信条:学生的长远发展就是教师的生命。

和一切为了学生相关,还有“一切都关乎下一代成长”的理念。王栋生老师说:“校园里发生的一切都可能成为实际的教育行为”,“学生在校的全部活动,都可能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教师直接和学生接触,事无粗细,都可能是榜样,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上的做法,也会成为实际的教育内容,因而不可不慎”,“教育事关人格修养,人格尊严往往就在细微处体现出来”,“一些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学校里有可能诱发难以想象的后果”。结论是:“在教育问题上,没有小事,一切都关乎下一代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教育无小事》)

王栋生有两篇讨论教育上的小事情的文章,都让我感动不已。一篇是《小睡有何不好》,有学校在教室后面设置“观察座”,让上课睡觉的学生坐到那里去,王栋生认为“这种做法不尊重学生人格,而且不顾学生的健康”,提出异议。他自己上课时,发现后面有位学生睡了,小声喊他他没醒,想到他也许实在是累了,怕他着凉,就请同座帮他盖件衣服。学生醒了,神情内疚,王老师安慰说:“少听几分钟语文课不要紧,万一生了病,损失就大了。”王栋生在一次教师学习班上讲了这件事,下面递上条子,质问:“你凭什么认为语文课少听几分钟不重要?”——一件小事,不同的处理和看法的背后,是不同的教育观。

还有一篇《你小时候是第几名?》,反对按成绩给学生排名次,触动我的是他这样提出问题:“那些名次在后的学生,他们的精神压力和内心痛苦,教师揣摩过吗?倾听过吗?教师为什么不体验体验呢?”这个问题是可以,也应该问一问每一个教师的:你揣摩、倾听、体验过学生的感情吗?得出的结论,更是严峻得让人猛一听很难接受:“我至今仍然认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担当教育重任。”但仔细想想,这里确实有对教育本质的最深刻的体认,是一个小事里的大问题。

至于这一篇《这些都不是小事》,就更让我羞愧了。“我当了这么多年的教师,从来没有让学生写过‘日记一则’‘假期日记’那样的题目。学生虽小,也要给他们灌输权利意识,私人的东西不要随便给别人看。教师经常对学生说:‘你下课到办公室来一下。’为什么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呢?能不能这样说:‘您愿意下课后到我办公室谈谈吗?’或者:‘如果你有时间,放学后请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好吗?’事情也许就会是另一种结果了。这是对学生的尊重,教师也应当通过这样的语言方式使学生获得教养。”—坦白地说,这些都是我这个有40年教龄的老教师从来没有想过的,但我为什么意识不到这背后的教育问题呢?这难道不应该引起反省吗?据说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王栋生回答说:“学生年纪小”,我们如何对待他,绝非小题,必须大做,“在这样的年纪,要给他们的心灵多种几粒善良的种子。在以后的岁月中,当他们回望童年、少年时代,他们就会对人世间充满感激,并可能把善良和爱传播给更多的人”。他最后归结为一句话:“这是教育。”真的,这已经说尽了一切,无须多说了。

我终于懂得了: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真正的教师,他不仅眼界开阔,身有铁骨,而且心细如发,情柔似水。

节选自《写在中小学教育的边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