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问一问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理解”你的人有几个?扳着指头数一数,我相信很多人不超过三个。甚至很多人,也许一个都数不出来。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堆评判的标准,既审判自己,也审判他人。前者指的是“懂得”——即我能不带评判地“看见”你,我懂得你是这样的一个你,以及为什么你会是如此;
后者指的是“标准”,——即我去评判你是好还是坏,对还是错,够还是不够,正义还是邪恶,可爱还是讨厌,你是否足够努力,你是否达标了,给你打分,看你是否符合某种期待(投射)。
评判蔓延在亲子关系、两性关系、社交关系里,人得不到理解,而是活在无处不在的评判中,从原生家庭长大是如此,走到校园是如此,走上社会是如此,走进婚姻还是如此,再到成为父母亦是如此。
一个孩子考完期末考试回到家里,书包里装着75分的试卷。妈妈见到孩子,和孩子的试卷,说:“考得这么差!这个暑假你还好意思出去玩吗?!你再这样下去,我看你下学期不读也罢。别人上课,你也上课,三餐也没见你少吃,书也没给你少买,为什么人家考一百,你连九十分都这么难,上学期你考了82,现在八十分都考不上了,你破罐子还真的破摔了是吧?妈妈真是太失望了……”有关这样的话语和后续妈妈的举动,我想大家都能自行脑补出来。也许你们会说,这还不算什么吧,我要是考75,那我妈不是跟我说几句话的问题,而是……那么如果这个妈妈,是一个可以“理解”孩子的妈妈,她会说些什么呢?画面里,这个孩子其实神情有些紧张,也很低落,他看起来很沮丧,小脸上挂着汗水,也没顾得上擦,平常回家就喊饿的他,带回试卷的这天,特别安静,居然没去柜子里翻零食。妈妈看到了孩子,也看到了试卷,妈妈想,今天他考了这个分数,是不是很不好受呢?平常回家就喊饿,今天却显得比较沉默,他心里可能也挺难受的。班上一定有不少孩子比他考得分数高,老师发试卷时,他会不会觉得有些挫败和丢脸?妈妈想起他期末考试前,每晚乖乖在桌前复习了一段时间,可是好多知识背了忘记,忘了再背,他每天其实玩耍的时间也真的不多,考前孩子还自己担心地说,估计上考场可能背的就又忘记了,不由得觉得有些心疼他。妈妈让孩子洗手吃饭,给他夹菜,说“多吃点,这学期你也辛苦了。晚上妈妈陪你一起订正试卷,看看咱们是哪里知识薄弱,看看我怎么帮你。”妈妈对孩子说,“我知道你也挺难过的,妈妈不会批评你,你努力了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也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分数只是一种检验能力的方式,但不能代表全部的你。”孩子点点头,笑了。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因为他最担心的是,妈妈会很失望,妈妈会不再温柔的对待他了。有人会说,这个例子不具有现实意义。现在都内卷成这样了,按照这个故事,前面一个妈妈的孩子最后进了985,后面一个妈妈的孩子可能连大学的门都摸不到了。我的回答是,有可能是你猜的这样,前面的进了985,后面的没进大学。但是,这只是一种预期,一种可能。我不否认可能性。可是我可以确信的一件事情是,被前面这种方式养大的孩子需要花费一生治愈他自己,他的内心一定时时刻刻充满着对自己的评判,他会缺乏真正的对自己的相信和价值感,无论他处在多么高的位置,拥有多少人的羡慕。而后面这个孩子,他成长在一种深度的理解和接纳之中。无论他有没有进985,人间之于他是值得的,因为他会喜欢这个自己。他会共情他自己的感受。他内在柔软脆弱的部分被看见了,也被保护了。这会让他成为一个也有能力去这样对待他人的人。他也许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困难,但是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中,他内在对自己和他人是宽容的,接纳的,松动的。他的内心是舒适的。
你符合我的标准,就是好的,不符合我的标准,就是坏的。妈妈对孩子是如此,夫妻之间是如此,父母想把孩子变成最期待的样子,夫妻想把对方变成自己最满意的爱人,结果谁也没有真的达到目的。做出评判的一方总是充满了否定和失望,而被评判的一方活在深深的卑微、掩饰或讨好里。一个人往往难以放弃评判,是因为这是个好使的工具,评判对方的对错,就可以理直气壮的以某种明确的标准去要求和规范对方。很多人小时候被这样对待,所以也习得了这样一种方式。就像多年媳妇熬成婆之后,她也会像自己的婆婆一样去调教自己的媳妇。但是,如果在亲密的关系里,总是充斥着评判,那么除了制造出符合标准的产品,还能有什么心灵美好的感觉可言?如果一个妈妈只会挖苦孩子的成绩太差,对着孩子进行大量的否定和打压,而无视孩子的痛苦、泪水、恐惧和自尊的崩塌,这样的代价换来的优异成绩,究竟是造就了一个满足社会功利标准的“人”,还是在一刀一刀极为残忍的毁掉一个心灵?用“如果你不像我期待的那样,我就不再爱你”的这种恐惧也许可以逼出一个拼死也要“成功“的人,但是,一定不可能塑造出一个幸福而强大的心灵,一个丰富的完整的生命。当你问出这个问题,我猜你一定是对那个在你心里横亘多年的答案产生了怀疑。曾经你的答案很明确。你的父母和周围的一切都在告诉你,要成为人上人,要努力活得优秀。你的父母希望你获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获得超越他人的世俗标准的成功。你的父母告诉你,这样才是对的,这永远是最重要的,是你要去追求的,是你绝对不能放弃的。而这也是从小他们对你没有理解,只有评判的名正言顺的理由。你的人性不被理解和允许,你只是被当作一个机器,被要求着。很多人说,不喜欢这个世界,我想,是的,如果这就是“爱”,那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多喜欢这个世界的理由。你最想要的,你从来不敢说,你的悲伤脆弱无处表达。你已经忘记了你想要的是什么。
你所拥有和在意的关系,是让你感觉到“活着”还是仅仅是“好像活着”,这是很多人日复一日觉得孤独、彷徨、活得没劲的原因。谁能接纳你的无力和不足够,谁能理解你身上那些人性的黑暗,那些“脏”的,“丑”的,“坏”的,“自私”的部分?谁知道你的哀伤和孤独?你想要有一个人,懂得你,而不是评判你。也许,这才是你不敢说出口的活着的最大的快乐。即使困难仍然是困难,人生的苦难仍然继续,即使你做的事情一件也不少,你承担的重担一点都没有变轻,但只要有这样的一个人,有这样的关系,那就好像黑暗里面的光,照耀着真实的你,你会感觉到自己真的活着。即使活得短暂,但活得值得。因为你的父母对你有评判是基于他们人格的不够完整和独立,他们只愿意接受期待中的你,没有心理能力去接纳你的另外一面,人格、人性的“阴影面”,所以,你只能以“好的”“符合期待的”“符合评判标准的”那一面示人。这样你最亲近的人才不觉得“失控”。因为他们人格力量的有限,因此他们必须以评判来实施无处不在的控制。一个有人格力量,接纳人格阴影,完整、独立的人,是不需要那么多的控制另一个人的,因此他(她)才有内心的空间去理解另一个人,去看到另一个人的真实。他们已经不再那么多的评判自己,他们内在有整合和悲悯、共情的能力,他们可以去接受遗憾、无常,人性的真实,因此他们才能真正的去拥抱另一个人。与其说我们追寻父母无条件的爱,不如说,我们其实在追寻的是这样一种关系。无条件之爱或许是不存在的,但是这样的关系却有可能存在。当你日益完整自我,不再那么多的评判你自己,也许你就会遇到同类。在不评判的世界里,懂得不会变得那么稀奇。当你能接受你自己的人格和人性的阴影,那么你会成为你自己的“知己”。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如果你没有遇到那个懂得你的知己,愿你先成为你自己的知己。
- The End -
转载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