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德国为何会跳进“一战”的坑?
本文导读:
一旦人把自己视为至高无上的强者,而且千方百计要证明这一点,就极容易被利用裹挟,然后付出惨重的代价。
提及“一战”导火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1914年6月,塞尔维亚激进分子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引发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剑拔弩张。支持塞尔维亚的俄国与支持奥匈帝国的德国纷纷亮明立场,接下来,英法俄“协约国”与德奥“同盟国”越过了恫吓威胁的底线,先后动员军队、全面宣战。伴随着“八月炮火”,一场历时四年,夺走两千万条人命,也最终毁灭四个帝国的大战正式开始。
但是,在徐弃郁研究员所著《脆弱的崛起》一书中,分明向大家设问了一个问题:德意志第二帝国既不像俄国,在巴尔干地区拥有利益需求,也不像奥匈帝国那样和塞尔维亚结下深仇大恨,况且自“同盟国”集团形成以来,奥匈是公认的德国附庸。所以德国在开不开战、和谁开战、何时开战这些问题上是握有主动权的,为何硬着头皮往坑里跳,非打这一场呢?
这就需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德国和奥匈之间的同盟关系,二是德国当权者的心结。
首先是奥匈帝国。奥匈帝国被列强戏称为“布娃娃帝国主义”,原因就在于这个帝国实力太过孱弱,疆域虽广却囊括了一百多个民族,各种分离主义盛行不服从正朔奥地利皇帝,连一道军事命令都要翻译成十几种文字才能传达下去。更严重的是,这个帝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首都维也纳堪称欧洲经济文化的明珠,而波斯尼亚这些新兼并领土却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小农生产阶段。说实话,与奥匈帝国这样的盟友结盟,本不是德国的首选。
反映俾斯麦外交斡旋的画作 来自网络
早在俾斯麦时期,老辣独到的“铁血宰相”就把奥匈帝国当成一个外交工具。讲德语的奥地利与德国同根同源当然不能翻脸无情推出去,但如此孱弱的盟友只能当“打手”,为德国与俄国英国的结盟制造话题和机遇。心知肚明的奥匈帝国虽然不情愿,但他谋取巴尔干的领土需要德国撑腰,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德国输血,只能照着俾斯麦的思路扮演自己的从属角色。
但随着威廉二世逼迫俾斯麦“下岗”,全盘否定老宰相的外交思路后,情势就急转直下了。在德国不再续签德俄协定、倾全国之力大搞“造舰竞赛”与英国展开全面竞争、提出“夺取阳光下的地盘”与所有列强争夺海外殖民地后,德国的潜在盟友越来越少,明面上的敌人越搞越多。最终,在德国一手促成的阿尔黑西拉斯国际会议上,德国自己的外交提议被全面否定,只有列席的奥匈帝国坚定不移投了赞成票。在恼羞成怒的德皇威廉二世看来,这才是试金石试出了铁哥们儿。
从那之后,德国认准了奥匈这个不成器的“小兄弟”,皇帝、宰相、外长连番向奥皇表示“钢铁般的友情”,甚至不惜开出“只要奥匈有事,德国必出马相助”的空头支票。既然有了保证,奥匈也没客气,所以在阿尔黑西拉斯会议后的十几年里,顶着俄国的威胁屡屡进军巴尔干蚕食弱小。当皇储死在萨拉热窝,八十岁的奥皇弗朗茨一世老泪纵横时,德国岂有不两肋插刀之理?
在徐弃郁的笔下,德奥同盟此时已经完全变质,成了事实上的“小兄弟裹挟老大”“老大被小弟道德绑架”,不得不为之。这也就不难解释,一个多月的外交危机过程中,德国吓唬俄国威胁法国大骂英国,就是没想起来去说服一下当事人奥匈收手。如果说了,不就等于老大让小弟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吗?德国的面子又往哪儿摆呢?!
那么,甘心情愿为了小弟赴汤蹈火的德国,何至于走到这一步呢?归根结底还是统治阶层的心结,自尊心问题。
随着德皇威廉二世摒弃俾斯麦遗毒,按照自己心愿推出的各项政策相继搁浅破产,德国陷入空前孤立地步。“世界战略”因为忽视欧洲着眼全球,反倒促成了英法俄全面结盟,“殖民战略”因为危及英法美的海外利益而全面受阻,“造舰竞赛”因为挑战英国海上权威陷入勉力维持消耗国力的僵局,连最初与德奥结盟的意大利也因为德国忽视地中海利益开始心生动摇。
作为欧洲陆军第一强国,海军第二强国,德国是不甘心被孤立被包围命运的,所以才有了自1902年就制定完成并逐年完善的“施利芬计划”,确立了一旦两线作战就先打垮法国再回头击溃俄国的总战略。在德国高层的内心里,确保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制约英法俄的战略围困至关重要。而保住霸权,就需要有辅助角色,有战略支援力量。所谓一人难称为众,没见过带头大哥孤身一人的,所以奥匈的追随就显得关键。一句话,大哥必须为小弟出头,否则大哥就没了威风和面子。
“三国同盟”军事宣传画 来自网络
话又说回来,即便德国硬要为奥匈出头,也不一定非真刀真枪,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德国高层那种源于日耳曼民族精益求精却不知变通的思维局限还是杜绝了其他可能性。因为德国已经默许了两线作战的最坏情势,已经把英法俄视为今后必须遏制的对手,毫无通融可能,既然非友即敌,既然迟早要打,不如现在就打,非要把最坏构想自我实现不行。
具体到萨拉热窝事件中,当俄国为威慑奥匈下达陆军动员令后,奥匈还没惊慌失措,反倒把德国给逼到了死胡同里。为什么呢?别忘了《施利芬计划》的精髓,德军必须先击败法国,再回头打垮俄国!因为当年施利芬制定计划时,设定的就是俄国工业落后,军队动员速度慢嘛。现在俄国不按“剧本”抢先动员这怎么能行?!所以德皇忙不迭向沙皇发出最后通牒,勒令俄国取消总动员。
沙皇尼古拉二世既照顾表兄威廉二世的面子,又考虑到俄军没力量抗衡强大的德军,真就取消了动员令。但这时法国又不干了,为了让德国难堪下不来台,劝说俄国恢复了动员令。这下彻底激化了局势,精神高度紧张且已着手启动“施利芬计划”的德国,索性按照“剧本”开场,连法国英国一起宣战。
据说开战前几天,威廉二世也心生疑虑,把总参谋长小毛奇元帅叫来商量,看能否专心对付俄国,暂且搁置“施利芬计划”不碰法国。没想到小毛奇暴跳如雷,对自己的皇帝怒吼:“不行!一百万部队已经调动,现在回头就会演变成全国性的混乱!”事到如今,德国这个老大,只能在盟友、面子和惯性三重合力驱动下,把俾斯麦早就预见到的最坏局面变成现实。
复盘德国卷入“一战”的过程,我想这对我们个人的发展还是有所警醒的。能力越强责任越大,一旦人把自己视为至高无上的强者,而且千方百计要证明这一点,就极容易被利用裹挟,然后付出惨重的代价。
读《脆弱的崛起》这段分析时,我联想到的,是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影片中年轻武师霍元甲自恃功夫高强心高气傲,屡屡不计生死赢下擂台赛,还不问出处广收门徒。因为有徒弟揭发另一知名武师秦爷为非作歹,霍元甲不顾劝阻向秦爷挑战,签下生死状后打得秦爷伤重而死。就在他设宴庆功之际,秦爷的爱徒闯入霍府报仇,杀死了他的母亲和女儿,酿成一桩惨案。手刃凶手为亲人复仇的霍元甲事后才知道,所谓秦爷为非作歹竟是谣言,都是他那新收的徒弟曾被秦爷惩治才恶毒挑拨所致!他和秦爷两位武师,就这样两败俱伤,成了小人操纵下的冤大头。
电影《霍元甲》剧照 来自网络
无论一人还是一国,甭管奥匈这样的盟友如何作如何斗心眼儿,自己始终还是要保持冷静。所谓堤溃蚁穴,身边的人和事再如何变化,自己都要守得正,不为虚名虚荣所主导,不被内心执念所驱持,才不至于掉进坑里无力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