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过成了段子,《小丑》竟是我自己
自古高手在民间,幽默的中国人时常用段子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段子短小精悍,优秀的段子,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甚至可以引导舆论走向。
比如当年火热的“我爸是李刚”是事件,第一时间出来的段子居然是“恨爹不成刚”。
你说这是在揶揄谁呢?
《锵锵三人行》里窦文涛就整治网络低俗言论引用了一个网友的段子:“是该整治了,尤其是天气预报那小娘们,天天阴[dào]多云阴[dào]多云。”
这厮放古代就是个刁民,但这话倒是点出了网络低俗言论管理难度之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想笑。
生活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段子,只是凑不凑巧段子里的搞笑小丑竟是谁?
《Hello!树先生》是一部经常与《小丑》相提并论的电影,两部电影的主角都是精神病患者,区别是一个彻底疯了,但没有交待是否人畜无害,另一个干脆承认自己就是“小丑”,成了荧屏史上大反派的典型。
关于这部电影的好不好还引起过网络骂战,说《小丑》好的人被持反观点者谩骂为暴力崇拜,可其实人家只是说《小丑》这部电影拍得好,并没有认同电影里“小丑”的行为。
那又该如何定义“小丑”的行为呢?又是一番骂战。
“你弱你有理啊”是近几年甚嚣尘上的观点存在,大概是因为生活中的不少人都有被所谓的“弱者”碰瓷的苦恼,更不用说一些绝望者的公然行凶带来的震撼。
一直觉得“你弱你有理啊”这话很有逻辑问题。
第一,说这话的“你”并不强,不论是心态,还是硬实力。
第二,跟精神病患者、绝望之人、碰瓷惯犯讲道理,病得不轻。
社会上每每发生暴力行凶事件,总是不会缺席一些毫无价值的言论,什么“凌迟”、“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满足了自己的正义感,但却于事毫无价值。
所谓的“凌迟”能够震慑到的恰恰只有说出这些建议的人,因为这是他们脑中最恐怖的惩罚。
当这些人眼中的弱者一旦决定做“小丑”,他是不会恐惧什么人间惩罚的。
耐下心来吧,对这些恨不得立刻当街凌迟的行凶者多一些了解。
导致他们成为“小丑”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才能最大可能防范这种人的再次出现。
快意恩仇的呼打喊杀谁不会?
活在段子里的你,就如此自信下个《小丑》不会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