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兜菜”习俗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大约40年前吧,在老家附近农村,有这样一种习俗:在宴席上面(比如婚宴、会节),入席后,主人家每上一道菜,客人都每人先夹一块放到自己带来的大碗里,带回家去给家里人吃。每人夹上一轮后,这道菜就空了。夹回去的主要是肉类,剩下的蔬菜、粉条之类是不夹的,现场就吃点蔬菜及粉条等素菜填填肚子。这种做法,在我们那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兜菜”,意思就是把菜打包“兜”回家里去吃。

宴席上的美食

在宴席上“兜菜”的,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坐男人的桌子是不会这么做的。或许是因为男人们要喝酒,那些肉菜是要吃掉的,打包不大适合;又或者男人比较爱面子,不好意思打包“兜菜”;还或者是因为女人更懂得勤俭持家,才会把好吃的菜带回家去给家人分享。不管怎么说,因为这是一种当时的风俗,大家都习以为常,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主人家也不会见怪,反而会帮客人包好。

沥林特色碌鹅

当然,这些都是在当年物质贫乏的年代的做法,因为那时一年中只有过年过节才有肉菜吃,因此那些肉菜才特别珍贵,需要打包回去给家人分享。后来随着人们生活的好转,每天的伙食都跟过节没有两样,酒席上的菜也不稀奇了,这样,“兜菜”的做法很自然地就不复存在了。

男人们的座席

可是在不久前,在仲恺区沥林镇罗村一场在祠堂里举办的婚宴上,我又见到了久违的“兜菜”。“兜菜”的依然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女同胞们,不同的是她们“兜”的容器不再是自己带来的大碗,而是主人提供的塑料袋。她们依然是把每样菜都夹到自己的袋子里,带回家去吃。看到我拍照,她们还有点不好意思呢。

每一桌13道菜,当地酒席的最高规格

现在当然不是因为物质贫乏、少吃肉菜而“兜菜”了。后来我问了一下主人家,他们说出了真正的原因:因为开席的时间较晚(可能是选定吉时的原因,下午2点多才开席),大家其实在家都已经吃过午饭,来到这里赴宴已经吃不下了,所以才会把菜打包回去。我想:这除了是一种习俗的流传,也是一种节约食物不浪费的良好习惯呢。

兜菜打包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