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暑、热三兄弟的“皈依” —— 外感病因辨析系列(一)

肖老师说:

现有的外感病的病因理论有“六淫”和“杂气(疫疠之气、疫气、疠气)”学说。

但是,

“六淫”之中,“火”不可能有外感,“暑”的本质是“热”;

“风”多是泛指外邪,不是具体的病因;

“杂气”学说不能指导外感病的临床治疗。

外感病的病因可简化成寒、热、燥、湿四种。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一般认为“六淫”的概念来源于此。

因此,长期以来,中医学中的外感病因“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

但“六淫”病因理论存在问题。

01

“火邪”非外感之邪

关于火邪是否属于外感六淫,存在着不少争议。

1979年李今庸对《内经》有关原文考证认为,《内经》原本只有与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对应的“风、暑、湿、燥、寒”五淫。

把“火”加入“五淫”而变成“六淫”,则起于东汉时期写成的“运气七篇”,其目的是“运气学说”为了配合“三阴三阳”一岁之中有“六节之气”的需要。

1981年王元石指出,“火”只有生理性的火和病理性的火,不存在外感之火,因此不能与其他五淫并列。

“六淫”首见于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陈氏指出“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

基于以上认识,六淫之中的“火”应该改为“热”。

02

暑的本质为热

《说文解字‧日部》载“暑,热也。从日者声。”可知在先秦时“暑”与“热”相同。

《素问‧热论》载“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素问‧阴阳大论》云“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并且,据李今庸对“暑”字的考证,“暑”字的本义就是“热”。

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暑”是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第一,有季节性。即“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暑只在夏季才有。

第二,暑比其他时间的热在程度上要重。所谓“盛夏酷暑”,证之临床,感受一般的热邪,初期是在肺,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表现为银翘散证或桑菊饮证;感受暑邪,初期就在阳明了,所谓的“夏暑发自阳明”,表现为白虎汤证。

第三,暑多挟湿。夏季因为天气炎热,蒸腾地表的水气,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容易形成湿热的环境,致病往往也是热与湿并见,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暑湿”。

所以在现行的六淫病因中,“暑”应附于“热”,不必单列。

03

“阴暑”的概念是错误的

阴暑证,指夏季因避暑热,纳凉饮冷而感受寒湿邪气,可见恶寒无汗、发热神倦、体痛而重、舌淡、脉弦细等证,其本质实为在暑季感受了寒湿所致的表证。

有人认为阴暑证乃同时感受暑邪、寒湿而致,这纯属意断,他们认为在暑季就会一定会感受暑邪。

然而,从临床表现来看,所谓的“阴暑证”只有寒湿证的表现,并没有暑的表现;同时,从治疗方药来看,乃是治之以温热。

可知“阴暑证”并非暑证,与暑唯一的关系,只是因其病发生在暑季而已。

“阴暑证”之名,也是一些医家对阴阳学说的滥用,暑的本质为热,用阴阳来划分只能属阳,怎么可能还有“属于阴”的“阳”呢?

并且,中医界一致认为,“夏月之用香薷,犹如冬月之用麻黄”,意思是,在夏季感受了寒邪用香薷,和在冬季感受了寒邪用麻黄的意义是相同的;

这也默认了香薷散属于解表剂,解表剂解表散寒,针对的是暑季感受的寒湿之邪,而与暑邪并没有什么关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