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的六十个小秘方11-20
收集的六十个小秘方11-20
11、小儿秋季腹泻--止泻散
【药物】白芷,煨诃子,云南白药适量
【用法】将白芷,煨诃子适量分别烘干研细末儿,与云南白药粉按1:1例混匀,密封备用。使用时每次用0.5--1克,与盐酸山莨蓉碱注射液调成糊状,直接敷患儿肚脐,用纱布覆盖后胶布固定,每天1次。
【疗效】外用止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0例,治愈49例,好转1例
【来源】陈彦飞,王宝欣,陕西中医1991.
12、小儿疳积--疳积散
【药物】桃仁,杏仁,枳壳,生山栀各20克,冰片,樟脑各1克,葱白5根。
【用法】先将前六味药研末装瓶备用,用时将葱白捣烂,取药末20克,调匀敷脐,以麝香追风膏贴敷24小时,间歇24小时后在再敷24小时,如此贴敷间歇交替3次为1疗程。
【疗效】治疗小儿疳积每获良效
【病历】郑某,女,2岁,消瘦半年,口渴欲饮,尿黄腹胀,大便量多,不成型,夹不消化之物,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瘦,舌红苔薄,脉数。用疳积散60克分3次敷脐,敷药后思饮食,且口渴缓解,续用1疗程告愈。
【来源】程玉芳,江苏中医1995.
13,小儿盗汗--止盗汗方
【药物】五倍子,煅牡蛎,青蒿各5克,冰片2克
【用法】上药研末水调为饼敷脐,外贴麝香追风膏。
【疗效】治疗小儿盗汗可获速效。
【病例】张某,女,7岁,患儿1月来每当入睡后就汗出如雨,发入水洗,自感神疲乏力,午后低热,五心烦热,检查无肺结核及接触史,两肺听诊阴性,颈淋巴结无肿大,胸片也正常,1:2000OT实验弱阳性,给予止盗汗方敷脐,当天见效,3天而愈,随访一年未发作。
【来源】程玉芳,脐疗在儿科临床运用,江苏中医1989.
14、治牙痛验方
【药物】草乌,荜茇各5克川椒,细辛各10克。
【用法】上药研末,过130目筛,重筛混匀,装瓶备用,先用淡盐开水漱口,将牙签沾湿水,沾药末少许,点在患牙内,外牙龈及前后牙缝中,每天两三次。
【疗效】此方治疗牙痛25例,用药一二次后显效15例,痊愈10例。
【病历】林某,男,25岁,患者的第1、2前磨牙牙龈红肿,疼痛难忍,咀嚼困难得凉痛减。诊见:口渴,小便黄,大便稍干,舌红。苔薄黄,脉数,即刻用药。约7分钟后痛减,用药4次痊愈。
【来源】丁木柜,牙痛验方治疗牙痛25例,陕西中医1990.
15,急性软组织损伤--金黄散
【组成】大黄2500克,黄柏2500克,姜黄2500克,白芷2500克,南星1000克,陈皮1000克,苍术1000克,厚朴1000克,甘草一1000克,天花粉5000克。
【功能】止痛,消肿,活血。
【应用】适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
【方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跌打万花油调成糊状,敷于受伤部位,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6天为一疗程。
【疗效】36例中痊愈18例,占50%,显效9例,占25%,好转6例,占16.6%,无效3例,占8.3%,总有效率为91.7%。
【来源】李泽旺,湖北中医杂志。1992.
16、网球肘--红花乌头酒
【组成】红花50克,桃仁50克,当归50克,血蝎50克,乳香50克,没药50克,川乌50克,徐长卿50克,甘草五50克,生姜10克。
【功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应用】适用于顽固性网球肘。
【方法】用白酒500克密封浸泡上药1周后滤汁,然后再用白酒500克浸泡后滤汁,两次汁液合一,加樟脑10克,麝香1克,加水100克装瓶密封备用。使用时将药酒摇匀,用10*10厘米大小的六到八层纱布,沾药酒外敷于患处,外层用油纸和塑料薄膜覆盖包扎,以防止药物向外挥发,然后将热水袋置于外层热敷。每晚1次,,5次为一疗程,间隔,2天行下疗程。
【疗效】175例,痊愈119例,有效4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6%。
【来源】张世波,中国骨伤科杂志。1994.
17、肩周炎--肩凝散
【组成】皂角60克,羌活30克,桂枝三30克,灵仙三30克,白芷30克,姜黄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绞股蓝30克,制马钱子20克,细辛20克,冰片5克,陈醋适量。
【功能】散寒凝,通血脉,舒筋止痛。
【应用】适用于肩凝症。
【方法】上药(除冰片外)共研细末,包装备用。用时视病变部位大小多少,取适量药末加适量陈醋,熬成糊趁热摊于布上,待不烫手时敷患处,(敷前将冰片少许撒于药糊上),2小时后取下药末,以备下次用时加醋再熬,日敷1到2次,每副药可用3到4天,疗程短者1周,最长者4周。若病久关节僵硬者加蜈蚣20条。
【疗效】治疗肩凝症56例,其中临床痊愈(患肢上举180度,曲肘后伸时能摸到对侧肩胛下角,肩痛消失)33例。占59%。显效(患肢上举150度,曲肘后伸能摸到腰带以下,肩痛基本消失)14例,占25%。有效(患肢上举120度,曲肘后伸能摸到腰带一下,肩痛减轻)5例,占9%,无效4例,占7%.有效率93%。
【来源】陈孝廉,四川中医1990.
18、膝关节劳损--新伤一号膏
【组成】红花,血蝎,参三七,川乌,乳香,没药,木香,冰片各等分
【功能】活血去淤,通络止痛。
【应用】适用于慢性膝关节组织劳损。
【方法】将上药研末加入适量凡士林即成,冬季需加入少许量石蜡油,以免过稠。用时将软伤一号膏均匀地涂在塑料纸上,外用纱布包敷,绷带加压包扎,每周换药2次,4次为1疗程。
【注意】用药后出现皮肤红斑7例,皮疹3例,停药2到3天即可消失。
【疗效】治疗52例,显效三33例,占63.4%,有效14例,占26.9%,无效5例占9.6%,总有效率达84.6%。
【来源】徐肇先等,上海中医杂志。
19、坐骨神经疼--乌头桂枝汤
【组成】生川乌30克,生草乌30克,桂枝15克
【功能】祛风散寒除湿。
【应用】适用于坐骨神经痛。
【方法】上三味共为细末,入食盐125克,炒至盐变为深黄色时,加少量白酒,立即用布包敷压痛点,或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熨治,每日2到3次.每次10到15分钟,10天为一疗程。
【疗效】50例中,痊愈38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
【来源】陈少斌,四川中医。
20、痹症药酒
【组成】川乌30克,生草乌30克,马钱子15克,血蝎2克,白花蛇一条,乌梅18克,紫草18克。
【功能】活血散於,止痛清热,温通经络
【应用】适用于痹症。
【方法】上药浸泡50度以上白酒500毫升中,7天后用棉签蘸药酒擦患处,关节处多擦几遍,每日早晚各擦一次,7天1疗程,进行下一疗程可间歇两天。
【疗效】治疗52例,痊愈38例占73.1%,有效14例,占26.9%,总有效率百分之百。
【来源】曹卫华,湖北中医杂志
感恩遇见!您的分享赞赏是对作者的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