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随口独创一句打油诗,时隔千年,仍是教师嘴边的口头禅

文|历史聊斋

秦桧谗害了在议和与立嗣问题上与自己冲突的岳飞后,又借机翦除了敢于直言劝谏的文武,朝野诸臣再难与其抗衡。赵构亲临太师府邸为其封妻荫子,秦桧大举兴建家庙,彼时他的权势达到巅峰,可怜忠良蒙冤子嗣飘零,而秦桧却得善终。

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10月,66岁的奸相秦桧去世,他身后的骂名滚滚而来。秦桧的坟墓备受路人便溺,以至于被称为“遗臭冢”,民间也广为流传“炸秦桧”,他的名声之臭可见一斑。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秦桧生前无意间吟诵的一句打油诗,却流传近千年,古时被私塾先生广为引用,至今仍然是教师们的口头禅。

根据《宋史》等文献记载,秦桧的前半生也跟多数寒门之子一样,颠沛流离历经波折。他出生在湖北黄州江边的一条孤舟上,少年虽寒窗苦读,却因家境贫寒做了一名私塾先生,靠着微薄的薪酬勉强度日。

天长日久,顽皮难缠的孩童,捉襟见肘的生活和远大的志向不断矛盾碰撞,万般无奈的秦桧有感而发“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以此抒发自己若能吃饱肚子衣食无忧,绝不会做这孩子王。

后来秦桧果然荣登进士,由此步入仕途。也许秦桧自己都没料到,原本一句发牢骚的打油诗,竟在千载间,被无数教书育人的老师引为口头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