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夏夜海边这座小城又一道独特风景线

这几年,在山东威海这座胶东半岛最美丽的城市街头巷尾,小镇饭店发现,这里夏天的傍晚吃烧烤已经成为当地人们休闲避暑聊天谈心的聚会的最好去处。夏天一到,无论村庄小镇还是街道角落,饭店,到处可以看到烧烤摊和吃烧烤的人们,这时候做烧烤生意的人很忙,生意也很好,到处都可以看到冒着股股浓烟的烧烤摊,摊子的傍边摆着几十张桌子,桌旁坐着等待吃烧烤喝啤酒纳凉享受夏夜人们。

  

  我小时候在西北老家也吃过烧烤,那是雪天用筛子捕麻雀,捕住的麻雀可以烧着吃也可以架在炉火上烤着吃,烤麻雀太好吃了,这多年在没有吃过烤麻雀了,但记忆还是犹新。

  

  威海小镇的烧烤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了,旅游城市,海边傍晚也烧烤摊点多,据说韩国人喜欢吃烧烤,这里离韩国近,韩国人和韩国人开的店也多。我是从去年才开始关注烧烤的,但我不喜欢吃,因为这里大多是烤猪肉,烤猪肉到底没有烤羊肉串好吃。

  

  我常去公司附近的初村小镇和四甲小镇的傍晚几乎都是烧烤摊的世界,据说威海有很多东北人,他们特别喜欢吃烧烤,山东本地人也习惯吃,所以天热后,吃烧烤的人多,烧烤生意火爆。

  

  烧烤着吃,可能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一般来说,烧烤是在火上将食物(多为肉类,海鲜,蔬菜)烹调至可食用;现在烧烤方式发展出各式烧烤炉、烧烤架等。

  

  烧烤本身也成为一种多人聚会休闲娱乐方式或者是生意。不论在中国还是整个亚洲、美洲和欧洲,烧烤通常是小至家庭,大至学校的集体活动以及一些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

  

  不同城市不同生活习惯,烧烤都有自己特有的烧烤方式,,大西北人我记得以前烤羊肉串,烤羊头,烤全羊的多,也有其他烤蔬菜,豆制品的,多数都是炭火,地域不同用的碳也是不一样的。论口味来说感觉北方的烧烤比较讲究,配料、腌制、搅拌、都是很有说道的。例如专门为烧烤调配的蘸料,和拌肉类放的孜然,都是非常好吃的。

  

  20年前,我也曾经在兰州做过烧烤摊生意,用木炭烤鸡腿,蔬菜,豆制品,不过技术不行,时间不长就收摊了

  

  据说,烧烤最早是从伏羲时代开始的,伏羲是中国文明代表人物"三皇之首",《三字经》中有"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据上世"。创造精神是伏羲文化精神。在远古时代,河里、湖泊里、海里有许多鱼,天空有许多鸟,地上有许多兽类,人们不会捕捉。人们手提一根树干在水边等着,看着鱼游过来就打一棒子,靠这种方法偶尔才能捕到几条鱼。伏羲将野麻,晒成干搓成绳,然后用细一些的绳子编成网,教人们捕鱼;用粗一些的绳子编成网,教人们捕鸟捕兽。这比只吃树上野果要好多了,但是生鱼生鸟吃起来味道并不好,严重的是有的弄不好,吃了还要闹肚子生病。当伏羲取来天火后,便教人们用火把鸟儿、鱼儿烤熟了吃。从此,人们吃着香喷喷的烤肉,身体也就更健康了。为了纪念伏羲,人们把他称"庖牺"即"第一个用火烤熟兽肉的人"。

  

  现代人如果身处自然界中,没有其他炊具而只有火和生食物的时候,怎么解决吃的问题呢?大概不得不采取较为原始的办法了。这不是回忆和再现,而是实实在在的努力。在野炊中获得食物的乐趣,同时可以让人们思考祖先在饮食文化史上的艰辛探索,从而对祖先的聪明才智发出由衷的赞叹。

  

  烧烤所具有的文化属性,是它包含的物质的原味及粗鄙化即食效果中对惯常饮食的反叛,它另一面则受到人类远祖在渔猎时代的饮食记忆符码的认同。          在今天,人们吃烧烤大多数是为了改善饮食,家里做的饭吃的时间长了不喜欢吃,就吃烧烤解解馋。在者夏天街头巷尾吃烧烤,在饭店式集约化吃烧烤,和驴友们一起去户外烧烤也是一种现代人的享受。"在野精神"始终蕴涵渔猎时代的狂放与浪漫,在不断的伸延,篝火烤炙而食的场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和欢乐的气氛是人们无法抗拒的。

  

  小镇烧烤好吃,但我总觉得时下烧烤摊太多污染严重,食品卫生做的不到位,不过喜欢吃的人多谁也没有办法。如果你喜欢,夏天傍晚你也可以来到海边这座小镇,吃烧烤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值得去看看享受享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