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者说|杏泽资本陈海刚:疫情下创新药市场会流入更多“水源”
据外媒报道,穆迪在上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疫情继续持续下去,原研药企可能会看到中国市场对于创新药物的需求发生下降。而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可能会促使各国政府加强对抗病毒药物的储备。投资者不免也有类似的推断。
杏泽资本管理合伙人陈海刚认为,就创新药投资来说,疫情的短期持续不会影响一级市场长周期的投资逻辑和估值。创新药企将遇到更多的资金、更大的机会。
陈海刚还表示,随着二级市场医药公司资金变充裕,这些公司会更积极投资,无论是通过基金还是公司去做并购。
杏泽资本管理合伙人陈海刚博士
杏泽资本专注于投资医疗健康行业尤其是创新药领域早期和成长期的优秀企业,曾投资中国第一个申报PD-1临床的企业君实生物、Car-T企业优卡迪生物,建立了小分子平台企业信诺维。杏泽资本成立了三期人民币基金,规模分别为5亿、10亿和15亿元。
Q:财经涂鸦
A:陈海刚
Q:疫情会对创新药企和投资有负面影响吗?影响程度如何?
A:我们与这种观点是相反的,我们自己复工、和同行交流后看,疫情对新药产业和投资更多是一种推动和机遇。首先大家都会参照历史,本次各行各业的分析会基于历史去推断,十几年前SARS后就有一些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而发展起来,如东阳光(600673.SH)和一些中成药企业。本身疫情对医疗行业是一个刺激,每次疫情到来时,政策和监管上都会有一定的突破,像这次就开通了一些加快新药临床试验的绿色通道。
除了企业发展的机会,如果看更长远的影响,我们认为这次疫情有更大的影响范围,大家的反应更强烈。大家表现出空前的对医疗系统的重视,在公共卫生系统、新药研发、医疗护理服务等方面都有体现。
对投资和创业上几乎没有影响,即使有也是短暂的,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反而更容易能募集资金,尤其是创新药方向,一级市场大家看得还是比较长期比较正面的。
实际上让我比较意外的是二级市场的表现,开市之前大家担心宏观层面有影响,也会波及医药上市公司,但实际上资本市场修复速度很快,投资人愿意用更多资金长期投资这个板块。应该说这是资本市场形成的共振,二级市场先体现出来了,一级市场没有那么快,但可预见有更多资金流入一级市场。
Q:投资业内并没有把疫情看作负面影响,而是在市场关注度提高的时候,机会被放大了。
A:是的,我认为大家的承受能力更强了或者说更专业、更有经验了,经历过一些所谓负面的事件后,大家看得更长期了,没有太多恐慌,对疫情的结束也很有信心了。
Q:刚刚成立的杏泽三期基金的投资方向有什么新的侧重?
A:创新药大方向不变,但也会有一些小调整。因为在这个领域会不断有新的技术涌现,我们做基金的四年时间已经有新的技术和产品出来,一开始我们投的是一些相对传统的小分子或大分子的单抗药,后来投资组合中出现了很新的东西如抗体偶联(ADC)、CAR-T细胞治疗、双抗。作为我们早期投资人来讲,一定是要投新东西,我们的投资也是跟着技术的发展方向来走的,这一两年有一些新的突破的应该是在基因治疗这一方面,这是我们会花更多精力去看的方向。
原有的方向我们还会继续投资,科技类行业新的技术出现后,旧的技术完全被淘汰掉了,制药行业比较有意思,新旧技术可以并存。小分子化药这么老的技术,也会有的新的靶点和新的药物做出来,意味着不断有新的投资机会。所以我们相当于是在做一种加法。
Q:提到新技术,AI制药作为一种新的筛选药物的途径被生物药企采用,在疫情期间也有国外AI生物药企帮助加快抗病毒药物研发。这种方式多快能被投资界普遍接受呢?
A:不同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群体固有的做法,有些人学习工作经历是用传统的方式去筛选药物,可能等他开始接触到用AI手段去研究药物的时候已经过了他工作学习的巅峰期;另一些群体甚至不是医学专业出身的,但是团队有交叉学科背景去做新的研发尝试。现在大家观点的不同主要在于新的方式还没充分证明此方法的成果,通过AI找出一种药物来获批上市。从投资人的角度,在早期一定有很大不确定性,我们的投资项目也是一样,回过头看当时也有很多不确定性,不知道这个概念能否得到验证,它一开始可能只是针对一个很小的市场,例如原先针对罕见病或比较窄的适应症的项目,当时并不确定它能否拓展到更广大的领域,但这也是风投的意义所在。
Q:中国的基金和投资人包括杏泽在内,为什么逐渐加大了对美国标的的投资?
A:从募资基金的角度,有很多新的美元基金的成立,自然会偏向投海外的项目,特别是过去一两年人民币的募资有些困难,美元基金增多。第二,这可能是基金管理者的共识,人民币基金能够通过ODI等形式去投海外项目,大家愿意看海外,是因为技术的源头还是在美国,一些创业者是从美国回流回来的,另一些人留在了海外开公司。当我们前期投了一些项目后,自然而然就能通过资源网络去接触到海外的项目,逐渐积累到出手的机会。国内基金投资范围扩大,这也是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Q:疫情开年的情况下,今年被投企业会不会被迫放慢脚步?
A:我们投的企业受影响较小,它们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不是人力密集,我们的早期投资阶段的企业有的只有几个人、十几个人,只要大家复工、实验室可以用,基本上没问题。这个领域受影响的会是临床试验的部分,试验一定要在医院里进行,需要医生牵头和病人参加,而试验医院多在国内中心城市,所以对于已经开展临床试验的项目,试验进度是受到影响的。
Q:一级市场估值也会有影响吗?
A:大家可能在时间上错配了。传染病病毒疫情本身不是长期事件,本身病程就很短,而一级市场的估值确实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是以年度为计算单位的,或者最短也是半年来计算,所以一个短期的事情不会影响长期的变化。我们半年或一年后就能看到被投项目的新的估值,也能看到行业的全貌了。此时疫情也结束了。
Q:医药上市公司LP在今年环境下会与被投企业产生怎样的联动?
A:首先上市公司在这几年中一直在进行这样的投资,与我们合作主要是通过基金,而他们自己也在投资初创企业,成立自己的产业并购基金。
说到疫情对他们的投资方式会有什么影响,第一,资金会比较充裕。过去因为宏观上去杠杆的影响,上市公司资金也比较紧张,而现在来看企业会获得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另外从开年至现在,二级市场医药板块的表现是很好的,公司股价和市值都受益于医药板块的牛市,所以今年来看他们也会有积极的投资动作,不管是投基金也好还是自己去做并购。
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它们的思维方式在发生变化,一些医药的上市公司,产品比较传统,很多是通过销售导向的模式开发市场,之前对于新药的研发是比较谨慎的,很难接受前期烧钱研发的方式,但是未来发展还是需要更多地去做新药研发取得增长,而增长又可以体现在二级市场股价上。
Q:近日复星凯特CAR-T细胞治疗产品上市申请获受理,那么CAR-T这一类热度很高但研发难度较大的项目,投资人是如何评估的?
A:这个产品最近几年已经没有悬念了,2017年美国获批的两个产品到最新的复星凯特将有很大希望获批,这也是在意料之中。
CAR-T也在基因治疗的范畴里,CAR-T细胞治疗能够商用是很大的一个突破,是最近几年我们看到的新技术突破的一个例子。国内对CAR-T的投资经历了几年的热潮,2015年是一个投资高点,2017年美国获批之后,大家在2017-2018年都投出了一些CAR-T项目。投资人看中的一个是新技术里程碑的出现,另外CAR-T未来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目前能够正式批准的都是在血液肿瘤,我们期待的是能够在实体瘤领域有很大突破,这样未来能够应对的市场就要大的多,这是投资人主要考虑的逻辑。
早知道学院·社群专享课程表
主讲人:郝毓盛(纳斯达克交易所中国区首席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