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写“三人行必有我师”系列。我有一...

今天继续写“三人行必有我师”系列。
我有一个患者是心下、上腹部痞满不适,同时舌苔腻,心下即胃脘部,心下痞又叫胃痞,患者自觉胃脘部满胀不舒,但是触之无形,按之柔软。
见到这样的病证,一般来说,我首选的是半夏泻心汤,但是这一次效果不佳,患者后来就没有复诊了。
大概一年以后吧,患者给我留言,说一年去黄煌老师那儿就诊后,病情大为缓解,一年仅仅发作过一次,用黄煌老师给予的方子自己熬喝后,又好了。
黄煌老师给他开的是什么方子呢?
是黄连汤。
黄连汤实际上与半夏泻心汤只有一药之差,半夏泻心汤的组成是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炙甘草、大枣、人参,我们把半夏泻心汤中的黄芩变更为桂枝,便是黄连汤了。
《伤寒论》原文是这样描述黄连汤的:“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从黄连汤的组成来看,黄连汤对应的病机应该是上热下寒,胸中有热,则热在于上,胃中有邪气,则寒在腹中,这个病机和半夏泻心汤的寒热错杂于中焦有所不同。
当然,由于《伤寒论》的原文比较简略,要抓住黄连汤的证眼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也容易与半夏泻心系列混淆,因为黄连汤证和半夏泻心汤证都有可能出现胃脘痞闷,出现呕吐,或者下利。
既然黄煌老师的方药效果很好,那么,黄煌老师辨证眼的方法就值得学习。
关于黄连汤,黄煌老师写过:“烦躁是黄连证,心动悸是桂枝证,故本方证是烦躁而动悸。”
而烦躁而动悸又可以分为三类,有烦躁而心悸者,有烦躁而气上冲者,亦有烦躁而身热,汗出,胸闷者。
“烦躁而动悸”便是黄连汤证独有的特征。
由于黄连汤和半夏泻心汤都有黄连及干姜,所以患者可能还会兼有心下痞满,呕吐,腹痛,泄泻,舌苔黄白相兼等“黄连干姜证”共有的特征。
当然,由于黄连汤证的病机是“上热下寒”,所以,黄煌老师认为,这个证型出现得最多的舌象是舌尖红(上热),舌中后苔白厚腻(下寒),由于半夏泻心汤无桂枝而有黄芩,那么,半夏泻心汤的舌苔应该比黄连汤更加偏于黄腻苔一些——这儿有患者热象添一分,则热药减一分的原理在。
#健康202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