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牵头投资天境生物4.18亿美元,为近年来生物科技行业PIPE投资之最
“高瓴资本有权提名一位代表进入天境生物的董事会。”
据《财经涂鸦》消息,创新生物药公司天境生物(NASDAQ:IMAB)于北京时间9月4日晚间宣布,已与高瓴资本牵头的财团签署最终认购协议,将会通过私募配售(“PIPE”)的方式融资约4.18亿美元。
同日,天境生物亦宣布与从雅培分拆的美国生物科技公司艾伯维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关系。
根据合作协议,艾伯维将获得lemzoparlimab(注:天境生物旗下创新研发管线中一款的研究药物)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国家及地区开发和商业化的许可权,天境生物保留lemzoparlimab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开发和商业化的所有权利。
为此,艾伯维将向天境生物支付1.8亿美元的首付款以获取相关授权,同时将额外支付2000万美元作为1期临床研究结果的里程碑付款,总计2亿美元。
此外,天境生物将有资格获得lemzoparlimab项目最高可达17.4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其中临床开发和监管注册的里程碑付款为8.4亿美元,其余付款则基于销售里程碑。而在成功商业化后,天境生物还将会从全球净销售额中获得两位数比例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截至北京时间今晨美股收盘,天境生物报于每股37.07美元,市值约为21.44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17日上市当天,天境生物的跌幅为10.71%,而如今的股价则已较每股14美元的发行价上涨多达165%。
另据财经涂鸦了解,杰弗瑞为前述私募融资的主配售代理商,华兴资本则作为财务顾问参与该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融资也是近年来生物科技行业中最大的PIPE投资之一,而高瓴资本将有权提名一位代表进入天境生物的董事会。
高瓴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易诺青表示,“我们此次对天境生物的投资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例子,体现了高瓴这样一个长期承诺:即全力支持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开拓性的创新发现;我们很高兴与天境生物这样的行业领军者合作,以帮助其在追求真正的创新性疗法的旅途中再攀高峰。”
此次私募融资的具体细节为:其一,以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 33美元的购买价格,将总价值约4.18 亿美元的29,133,502股公司普通股出售予投资者,此购买价格较30天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约 2.9%。
其二,以相当于每股ADS 45美元的行权价格授予投资者普通股认股权证,如果该权证被全部行使,天境生物将会发出最多5,341,267股普通股予投资者,并获得总价值最多约1.045 亿美元的额外募集资金。此行权价格较 30 天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约 40.3%,而该权证在此次融资完成后 12 个月内可被行使。
天境生物方面表示,计划将此次融资所得资金用于推进创新药管线研发及全球临床试验,以及拓展在中国的商业化能力。
除高瓴资本外,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亦作为重要投资人参与本轮投资;而Avidity Partners、OrbiMed(奥博资本)、Octagon Capital Advisors、Invus、Lake Bleu Capital(清池资本)、Perceptive Advisors、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Sphera Healthcare和Alyeska Investment Group等多家亚洲和美国生物科技投资基金同样为本次投资者财团成员。
这里不妨对奥博资本和清池资本这两家在国内生物科技行业布局颇多的投资机构加以介绍。
成立于1989的奥博资本是全球最大的专注于生物医疗领域投资的机构,旗下拥有二级市场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专利权基金等多项业务,在中国已先后投资再鼎医药、益方生物、康宁杰瑞、锦欣生殖、康方生物、康基医疗、诺辉健康等十余家已上市或拟上市公司。
而清池资本则是一家以投资亚洲(尤其是大中华地区)二级市场股票及私募股权中后期医疗健康项目为主的投资机构,其代表性项目包括药明康德、欧康维视、信达生物、海吉亚、百济神州、燃石医学、微创心通等。
事实上,两者在荣昌生物、康基医疗、康方生物、康宁杰瑞、锦欣生殖等多个标的中早有合作。
再聚焦回本次投资的牵头方——高瓴资本身上,生命科技领域已成为其最为关注的赛道显然已是不争的事实。
高瓴资本于美东时间8月14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13F文件显示,截至第二季度末高瓴资本在美股市场总计持有74家公司的股票,其中42家为生物医疗领域的公司,占比已从第一季度末的48.3%进一步提升至56.8%。
而在9月1日线上召开的2020香港交易所生物科技峰会上,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与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就全球生物技术行业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展开对话。
张磊指出,中国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处在一个技术和产品创新爆发的“寒武纪”时代。
“我们是坚定地重仓大健康、大医疗,在这个行业我们已经投资了1200亿人民币。今年我们成立了高瓴创投,继续把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作为重要投资方向,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这个领域的巨大价值。一方面,还有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另一方面,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突破也在提速。”张磊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