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当年·我的八十年代丨纯真年代

2020-10-20 08:45:53 来源: 湘潭在线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叶

  八十年代的爱情,有什么不一样吗?

  文科生说:“这个你一定要记下来!还有,还有……”理科生说:“你们文科生,怎么这也要记?哪个时代的爱情,还不都一样。”

  这一次,我们把窥探上世纪80年代的镜头,聚焦在两对夫妻身上。其中一对是退休不久的语文老师,另一对是刚刚返聘的工程师。他们的经历并不相同,只是恰好,他们的爱情,都发生在那个浪漫的——“纯真年代”。

  “组织包办”的婚礼

  1986年1月1日,是冯友庚和唐翠娥成婚的日子,一个大雪之后的晴天。

  婚礼在湘潭县七中(现市十八中)的食堂举行,主婚人是校长张子明。没有接亲的过程,没有拜高堂的环节,10桌宾客全是学校的教职工及家属。可以说,那是一场“组织包办”的婚礼。

  在上世纪80年代,这是常态。组织,也就是单位,在人们的婚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冯友庚的家远在湘潭县排头乡严塘村楠木冲,唐翠娥的家更远,在青山桥镇。在那个交通不太发达的年代,家长一般不长途跋涉参加组织包办的婚礼,只是在宴请领导同事之后,男方将女方家属接到家里吃个饭,两人就是受到亲朋好友祝福的正式夫妻了。

  元旦那天,他们搬进了单位分的职工房,一间两室一厅的小屋子,里面摆放的家具都是请木匠做的——为了防止木匠浪费材料,木板是冯友庚自己运来的旧打谷机桶板;他们又借钱买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还把学校的收音机借摆几天“装样子”,同事们在新房里唱歌、跳舞直到凌晨4点……这在偏远的农村学校,已经算是高配版的婚礼了。

  上世纪80年代,物资匮乏,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结婚是头等大事,马虎不得。怎样才能办得既风光,又简朴呢?当时,各级党政工团在党团员和广大青年中倡导移风易俗,提倡举办集体婚礼。湘潭也不例外。

  1981年9月29日,由团市委、市青联举办的湘潭市首届集体婚礼在工人文化宫举行,一时传为佳话。之后,各县(市)区、厂矿纷纷效仿。1988年5月8日,湘潭电机厂的集体婚礼也如期而至。

  龙辛和周玲慧都是厂里的工程师,都不是本地人,双方父母也很开明,提倡婚姻不要讲究繁文缛节,于是两人的大事也自然而然地由湘潭电机厂负责,赶了一回集体婚礼的时髦。

  新郎们穿西装,新娘们着旗袍,在公园里照了集体结婚照,在大礼堂办了结婚仪式,厂里的团委负责人主持,党委书记致辞,之后在湘电招待所办了酒席,同事们几元钱一个人凑上份子钱,就算得上是“风光大嫁”了。

  问到新房时,周玲慧有些不好意思,“那时单位分房要排队,我们还没排上号呢,只好住进了老公当时的宿舍,把舍友给‘撵’了出去。”

  周玲慧边说边笑。在这个全国人大代表、高级工程师的甜甜的笑容里,我们依稀看到了,他们爱情开始时的模样。

  “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这句话几乎成了上世纪80年代年轻人的婚恋指南。

  可是,“结婚”,对于偏远山村长大的冯友庚来说,曾是个难以企及的梦想。不敢结婚,怎敢轻言爱情?

  校长张子明是个热心人,农村学校要留住年轻教师,让他们成婚安家于此是上上之策,同时他也深知一个农村男孩的自卑。于是,1984年的一天,他将冯友庚派去县教育局办事,又安排人“架”来了唯一的未婚女青年唐翠娥,“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7张纸条,里面写了我们学校7名未婚男士的名字,你抽吧,我做主。”

  那天晚上,冯友庚一身疲惫地回到学校,刚到校门口就有同事迎了过来,“恭喜恭喜,你中了!中了!”“我中什么了?”“你中了一个堂客呢!”同事打趣道。那可是自由恋爱大行其道的八十年代啊,这些自然是玩笑话。可这个玩笑,却是他们自由恋爱的开始。

  在那个年代,好像每一段自由恋爱的开始,都有一个张子明这样的“热心肠”在助攻。1985年夏天,“一起去看电影吗?”一个长得帅帅的、笑得憨憨的男孩问周玲慧。

  她知道他,三分厂的电控员龙辛。肯定是自己在三分厂的姐妹“搞鬼”呢。姐妹早就有意无意地提过多次,说这个人爱好英语,每天都要听广播节目《星期日》跟着学呢,她也的确在自己所在的牵引所见到过他来找同事商量组建“湘电厂英语角”的事,“可我也不错啊。”周玲慧想,自己学的是德语,还会唱《海外赤子》《我爱你中国》《外婆的澎湖湾》等等,“只是一般都等办公室没人时躲着唱罢了。我们,应该会合得来吧?”

  那一天,周玲慧答应了龙辛的电影邀约。

  冯友庚也是个铁杆影迷,只是他就没这么幸运了。印度片《永恒的爱情》上映时,就算在影厅里感动得泪流满面,他也不敢动“爱情”的念头。直到那天,他把唐翠娥约到宿舍,坦白了一切。

  “这是我的全部身家了。”冯友庚打开一个用了十几年的旧木箱,里面只有一些书、两个旧瓷缸,以及一件刚拿出来展示就“散架成猪肠状”的毛衣,他的父母很早就离开了人世,留给他的只有一些欠债,他想,这辈子自己应该娶不上老婆了。

  “没关系的,人好就行。”唐翠娥的回答,让冯友庚一下子愣住了。他想起自己每天走两个小时山路就为了考学走出山窝,想起自己提着旧木箱第一次进城读书却在校园里迷失了方向,想起单位组织去南岳时自己把一半饼分给了唐翠娥,然后偷偷求菩萨保佑“破饼重圆”……他那天的心情,仿佛昭示了一年之后他们婚礼的天气:雪后,初晴。

  谁的纯真年代?

  “相爱的日子有多美,纯真的年代像流水。”歌曲里的八十年代,总是唯美而伤感,可现实的日子不会这样。

  八十年代的湘潭电机厂,房子是紧缺资源。年轻人都住在一处,6户共用一个厨房,到了夏天,就会看到光着膀子在烧藕煤的男孩。周玲慧和丈夫的月工资都只有30多元,“要活得体面,没有物质条件是不行的。”纯真的爱情不会变成神奇的钞票。

  结婚之后,龙辛、周玲慧两口子的业余时间基本都泡在了图书馆或办公室,一个钻研业务知识,一个苦练英语,1986年龙辛以厂里翻译的身份,公费去了美国,1988年又去了德国,两个工程师的级别不断上升,还相继评上了劳动模范,在这场“你追我赶”的婚姻里,理科生“不轻言爱情”。

  在现实面前,文科生也一样,暂时抛开了阳春白雪。在那个小小的两室一厅里,冯友庚的台灯每天都要亮到深夜,唐翠娥除了教书,还种了10块菜地,养了18只鸡。1985年、1986年、1987年湘潭县青优课赛课的冠军都是冯友庚,他们夫妻俩最终都成了高级教师。

  爱情的开始,都是一穷二白的懵懂青年。八十年代的爱情,因此就更加纯真吗?周玲慧并不喜欢情怀表演,“现在的孩子们压力更大,工作不包分配,房屋没有安排,尤其在大城市,那些在为房子首付打拼着的年轻人,我很佩服,也很心疼。”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美好与难处,可爱情的伟大就在于,它可以超越集体,鼓励个性化的书写;爱情的伟大就在于,它可以超越时代,永远有纯真在传承。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于是,当八十年代的年轻人——

  拉灭了窗前的灯光,

  抄完了莎士比亚的格言,

  翻完了英文字典的最后一页,

  唱完了校园民谣的最后一句词,

  属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接过了这支笔,扛起了这面旗:爱情发生的瞬间,活在纯真年代。

(0)

相关推荐

  • 这就是神奇的30年代美国婚礼的样子

    随着春天和夏天的开始,恋人决定向前迈出一步,冒险走上婚姻以及尤其是婚礼当天所需要的旅程. 据我们了解,在我们的文化中,婚礼需要进行各种准备工作,不仅涉及与宾客举行的典礼和宴会. ........... ...

  • 不知说什么是好

    关于八十年代的帖子很多,有一篇<为什么中国人开始怀念八十年代>,我则暗自寻思,因为那个年代更接近文明.清晨从遇见美好开始,此间恰是我的青春年少. 该受教育时缺失教育的一代,苦难经历是其一生 ...

  • 宋东亮丨最忆当年红薯情

    我出生的时候,正是红薯成熟的季节. 听妈妈讲,我小的时候,天生营养不良,形体消瘦,两只大眼睛像是摆放在瘦瘦颧骨上两个黑葡萄,仿佛手一碰或风一吹就会掉到地上似的.可是只要秋天来了,红薯开始收获的时候,我 ...

  • 贾国忠丨常忆当年少年狂

    常忆当年少年狂 作者:贾国忠 好汉不提当年勇.因为我不是好汉,而是一个形象憔悴面容猥琐老态龙钟一瘸三拐浑身上下找不到一丝健康的病鸭子十不全,所以我便把经常想想过去,忆忆当年,作为减少自己今日的缺陷和痛 ...

  • 紫藤花开忆当年

    紫藤花开忆当年 作者  张道康│朗读  卢 阳 五月份又到了,我们大院草坪旁的那条百米架廊上,密密簇簇的紫藤花儿又悄悄地开了.其色不矫不艳,紫白相间:其味不浓不烈,清新怡人,人们尚未靠近,就被一缕缕悠 ...

  • 【邦和忆当年】系列诗词82(9首)《我的感触与感怀》(十五)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卷一|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 ...

  • 【邦和忆当年】系列诗词81(8首)《我的感触与感怀》(十四)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卷一|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 ...

  • “红色故事” 征文 | 遥忆当年三两事 | 作者:​张天宇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刘振岐——庆五一忆当年(外寻找战友公告一条)

    五一劳动节快乐 庆五一忆当年, 铁八师刘振岐. 五一五四双节连,鸟语花香艳阳天. 欢庆双节去踏青,蓦然回首建三线. 当年铁血修襄渝,誓愿青春洒疆南. 巴山夜雨写衷情,蜀道难如上清天. 军营扎寨小河边, ...

  • 忆当年我最美味的早餐《鸡蛋煮面条》

    忆当年我最美味的早餐<鸡蛋煮面条> 岑春徽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 母亲似乎只会做这 ...

  • 李子旸:发迹之后忆当年

    本文共计2484字,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前两年,去了一趟河南三门峡.当地朋友带着去了一个景点--陕州地坑院.看名字不知是什么意思,到了以后才知道,此地原来是个村子,但村里的房子不是立在地面上的建筑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