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藩:脾阴虚和胃阴虚用药

中医锦囊网

中医认为“久思伤脾”,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白领们更是经常需要长时间工作,且以办公室工作为主。因此,很多人会在体检中发现有脾胃问题,且大多数可以依据中医的阴虚证进行治疗。

徐景藩教授在本文中指出脾胃阴虚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一些药食两用之品也可作为日常保健之用。


五脏的虚证中都有阴虚,脾和胃也不例外,但脾和胃的阴虚有其一定的特点。

脾阴虚的特点和治疗

脾阴虚有什么特点?

首先是它的基础病机是脾气虚,当脾脏一虚,每以气虚为先,气虚为主,如经及时治疗,饮食起居调摄得宜,脾气虚弱得以逐渐恢复,疾病趋向治愈。如若脾气虚而经久不复,则脾阴可以随之而亏虚,或脾气虚导致脾阴虚,由阳虚而发展到阴虚。所以,一旦出现脾阴虚证候,往往同时存在脾气亏虚。

其次是脾与胃相合,在生理病理上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关于原发病位或在脾、或在胃,一旦出现阴虚证候,脾与胃常常相互为病,或者兼见阴虚。

再次是脾阴虚证也可继发于肺阴虚、肝阴虚或肾阴虚证。反之,脾胃之阴先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日久也可导致肺、肝和肾的虚证。由于人体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所以单独、孤立的脾阴虚证在临床上几乎是没有的。虽可出现以脾阴虚为主的病证,但一般都兼有胃阴虚或它脏的虚证。

脾阴虚的主要症状,如食欲不振,食后脘腹部痞胀不适,大便易溏或干结难解,神倦乏力,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濡或细而略数,久则形体日益消瘦。兼胃阴虚者,胃脘嘈热,口干欲饮水,舌红或光或剥。兼肺、肝、肾等脏之阴虚证,兼见各脏相应的症状。

慢性泄泻,脾气必虚,长期不愈或素体阴虚者,常易导致脾阴亏虚。由于脾胃的运化需赖肾阳的温煦,故在脾气、脾阴俱虚的情况下,尚可兼有肾阳不足的证候。所以临床可见晨泄,完谷不化,畏寒喜暖,甚则面肢浮肿。此时不仅肾阳亏虚,脾阳也可受损,病机矛盾重重,病情较重。

脾阴虚的治疗

古今方剂中单补脾阴者极少,《局方》参苓白术散属于补益脾气而治久泻的常用方,其中山药、扁豆既补脾阴,又补脾气,又有莲肉补脾阴,厚肠胃,所以此方也可列为补益脾阴之剂。然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品,仍以健脾益气为主。

《慎柔五书》中的慎柔养真汤为较合适的滋养脾阴方。山药、莲肉以外,尚有白芍、五味子、麦冬等敛阴、养阴之品。然仍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补益脾气药。据我的经验,滋养脾阴以山药、扁豆、石莲子、太子参等为主,白芍、石榴皮、甘草为辅,神曲、谷芽为佐。

山药甘平,健脾气,养脾阴,补而不滋腻,健脾而不燥,气轻性缓,扁豆健脾和中,清暑止泻,若腹胀较甚者,可用炒扁豆衣代之;太子参甘润,补脾气而又生津;石榴皮味酸而涩,敛阴而治久泻久痢,故亦适用于脾阴亏虚之证,若食少而大便干结者不用此药。

脾胃阴虚

脾阴胃阴俱虚者,养脾益胃兼顾,我认为应相对地以养胃阴为主,选药以甘凉、甘平为宜。

常用如沙参、麦门冬、石斛、太子参、怀山药、甘草等,并加酸味敛阴之白芍、乌梅。鉴于脾胃阴虚者消运不力,常兼气滞,故宜佐以理气而不耗阴之品如橘皮(或橘白)、佛手花(或佛手片)、绿萼梅等,亦可加白芨以护膜,加麦芽和胃而助消化,亦兼疏肝。如阴虚有郁热者,酌加淡黄芩、蒲公英、浙贝母、石见穿等。

◎脾肺阴虚

若证系脾肺之阴俱虚,症兼咳逆、短气、颧红、寸脉细数,宜补肺养阴,两脏兼顾。一般常用药如百合、山药、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甘草等,肺燥郁热者酌加阿胶珠、茅根、芦根、枇杷叶之类,西洋参与太子参煮水代茶,频饮;药治之外,以藕粉、冰糖煮糊服之,亦有裨益。

◎肝脾阴虚

如属肝脾阴虚,症兼目眩头昏,或胁痛、腹胀溲少、脚弱无力、脉象细弦,治宜柔肝养阴,药如炒当归、白芍、枸杞子、石斛、怀山药、炒生地、墨旱莲、平地木等。黑大豆甘平,养肝脾之阴,亦可用黑豆衣滋阴除烦热。此外,如楮实亦可加入。

◎脾肾阴虚

脾肾阴虚者,症兼腰膝酸软,小便灼热量少,男子阳痿遗滑,女子月经涩少等,一般可用景岳左归饮加减。药如山药、山茱萸、杞子、炒当归、杜仲、茯苓、泽泻、龟板、潼沙苑、甘草等。由于此类证候常兼脾肾气虚,阴虚与气虚互兼而各有所侧重,所以治疗用药当随证而定。

上述脾阴虚又兼其他脏腑之阴虚者,有的应侧重治脾,脾旺则他脏之疾得以改善,如“培土生金”法即是其例。

胃的特点和胃阴虚的治疗

下面谈谈我对胃阴的特点和胃阴虚的治疗经验。

胃的特点

胃的特性之一是“体阳用阴”。“体阳”是指胃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具有温热、运动的特性;“用阴”是指胃需腐熟水谷所赖的主要物质,具有液状而濡润的特点。胃阳与胃阴共同完成胃所特有的消化功能,并借以维持人体各脏腑间的动态平衡。

由于胃阴是消化腐熟水谷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胃阴的存耗关系到整体的生理功能。五脏皆禀气于胃,只有胃阴充足,人体津液才有化生之源。凡外感温热疾病,处处要维护胃阴,胃津亏虚与否,直接影响到病情的预后,因而前人对热病胃津不足者,提出“救阴”之法。内伤疾患也要注意维护胃阴,一旦出现胃阴不足的征象,就应及时滋养而使胃阴尽快恢复。

胃阴不足,胃中失于濡养,纳谷必然减少,饮食不能消化,中脘痞胀,甚至嘈痛、灼痛、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形体逐渐消瘦,舌红少苔,甚则光剥。

胃阴虚的治疗

◎治疗胃阴不足:甘凉为主

治疗胃阴不足的法则,一般都以甘凉为主。甘凉的药物能滋胃用而养胃体;甘能入脾胃二经,凉能制其郁热,甘凉相合能滋养脾胃。不仅如此,甘凉也能作用于肺,养肺而清金。由于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津液得充,精微气血就能上奉于肺。“凉”不属于寒,或者说是次于寒,故对胃病阴虚证候甚为适合,不致于寒凝气滞,也不会因寒而败胃。

甘凉的方剂如益胃汤及沙参麦冬汤,甘凉药物参用酸味药物如乌梅、白芍、木瓜、五味子等,也属于酸甘法,因具有化生阴液的效应,故亦属酸甘化阴法的范畴。由于酸甘相合,养阴敛气,气阴兼顾,兼能柔肝制木,消除或防止肝经对胃府的病理因素。在上述方药中根据病情加入太子参、怀山药、白术、莲肉等品,增其甘药,更合酸甘化阴的要求,在临床上运用得当,常获良好的效果。

◎胃阴虚兼胃气虚证:酸甘相合,和中理气

胃阴虚兼胃气虚证,病久胃脘痞胀隐痛,得食可暂缓解,但移时症状又作,喜进半流质饮食,不欲啖干饭,食量减少,口干,舌质红或淡红而干,胃酸少或无酸。常见于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胃下垂。治宜酸甘相合,和中理气。药如太子参、麦门冬、北沙参、杭白芍、乌梅、炙甘草、青皮、木蝴蝶、佛手片、石见穿、炙内金、茯苓等。

◎肝胃阴虚,肝邪乘脾证: 酸甘化阴,抑肝和胃健脾

肝胃阴虚,肝邪乘脾证,症状如脘腹痞胀、隐痛、食少、形瘦、口干、大便次多量少或溏泄,舌红,脉濡,常见于慢性胃炎兼肠炎、肠功能紊乱、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治以酸甘化阴,抑肝和胃健脾。我常用的药物为焦白术、乌梅炭、五味子、怀山药、建莲肉、炙甘草、炒陈皮、煨木香、炒防风、红枣、焦六曲等。

|作者简介|

徐景藩(1927年12月-2015年3月11日),男,江苏省吴江市人。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出身中医世家,13岁从师学医,1947年行医。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医研究班。历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专家委员会成员,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

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内科脾胃病学组副组长、专业委员会顾问,江苏省中医医学会理事、副会长,江苏省委“333”工程选培专家组成员,江苏省药品审评委员兼中医药组组长,江苏省卫技高级职称审评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南京市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医杂志》特约编审,《江苏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等职。

来源:摘自《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

(0)

相关推荐

  • 裂纹舌

    健康情况下,正常舌象是舌红润有光泽,舌态柔软灵活.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当身体出问题时,舌头便会发生相应改变,临床上常常可以看到舌头上出现裂纹,也就是我们中医说的裂纹舌.尤其是中老年 ...

  • 脾阴虚证《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

    脾阴虚证 <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医圣张仲景创立麻子仁丸治疗"脾约证",算是开脾阴虚之先河. 蒲辅 ...

  • 国医大师徐景藩先生:运用自创秘方经验(下)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徐景藩先生运用自创秘方经验(下) 7.急性吐泻方 方药组成  藿香10克,苏叶(或梗)12克,陈皮10克,法半夏18克,厚朴12克,白蔻仁12克,茯苓 ...

  • 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有脾胃阴虚症,看脾阴虚和胃阴虚用药 — 徐景藩

    传统育儿经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摘要:中医认为"久思伤脾",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白领们更是经常需要长时间工作,且以办公室工作为主.因此,很多人会在体检中发现有脾胃问题,且大多数可以 ...

  • 徐景藩:治疗胃病用药经验

    徐氏常谓治疗胃病与其他病证一样,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方药.但在具体药物的选择与运用时,还要因人.因时制宜.对于功用相似的药物,要认真比较,分析其间的特点和差异,充分利用某药的长处,才能提高疗效.下面 ...

  • 国医大师徐景藩:脾胃阴虚怎么办?

    ·国医大师徐景藩· 论脾阴虚与胃阴虚 五脏的虚证中都有阴虚 脾和胃也不例外 但脾和胃的阴虚有其一定的特点 一.脾阴虚 脾阴虚有什么特点?首先是它的基础病机是脾气虚.当脾脏一虚,每以气虚为先,气虚为主, ...

  • 脾阴虚和胃阴虚用药

    五脏的虚证中都有阴虚,脾和胃也不例外,但脾和胃的阴虚有其一定的特点. 脾阴虚有什么特点? 首先是它的基础病机是脾气虚,当脾脏一虚,每以气虚为先,气虚为主,如经及时治疗,饮食起居调摄得宜,脾气虚弱得以逐 ...

  • 徐景藩:胃病用药体会

    胃病用药体会滨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赵秀玲 治疗胃病与其他病证一样,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方药.但在具体药物的选择与运用时,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以下简要介绍个人一些用药经验和体会. (一)党参.太子参 ...

  • 国医大师徐景藩从脾阴虚论治虚劳案

    养真汤出自明代胡慎柔所著<慎柔五书>,又称为慎柔养真汤,由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茯苓.白芍.莲子.五味子.麦冬.甘草等药物组成.其中尚有黄芪,徐景藩教授未用,因患者大便秘结为主,黄芪微温 ...

  • 反流性食管炎 和胃止酸方(国医大师徐景藩...

    反流性食管炎 和胃止酸方(国医大师徐景藩方) [药物组成]黄连,法半夏,橘皮.橘络,木蝴蝶,枳壳,佛手,鸡内金,浙贝母,青皮,刀豆壳,茯苓,麦冬,赭石(先煎),麦芽,神曲 [功效主治]理气泄热和胃.

  • 徐景藩​二十、 疏肝和胃,清热化湿法治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胃脘痛肝胃气滞,湿热内蕴案

    ​二十. 疏肝和胃,清热化湿法治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胃脘痛肝胃气滞,湿热内蕴案 患者周某,女,45岁,干部.初诊日期:1992年9月30日. 主诉:胃脘胀痛时发已6年,再发3月. 病史:6年前因情志不 ...

  • ​徐景藩十九、疏肝和胃,解郁清热法治萎缩性胃炎胃痞胃痛肝胃气滞郁热案

    ​十九. 疏肝和胃,解郁清热法治萎缩性胃炎胃痞胃痛肝胃气滞郁热案 彭某,女,75岁.初诊日期:2006年1月9日. 主诉:上腹痞胀隐痛间作3年余,再发半年. 病史:患者3年前因情绪不畅出现上腹痞胀隐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