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意评价别人,也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1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电影《搜索》中,高圆圆饰演的叶蓝秋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回家的路上失魂落魄。

在公交车上,因为心情压抑,没有给老人让座被车上所有的人指责。

有记者录了下来并且放到网上,叶蓝秋遭受网友的人肉。

大家纷纷骂她丑恶缺德。

后来,叶蓝秋跳楼身亡,大家才知道她是一位癌症患者。

网络上的键盘侠,瞬间被扼住了咽喉。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看到别人一点事,就妄下结论,攻击评判别人。

xx进了好单位一定是靠关系;

男女结婚,女的比男的小很多就是图钱;

画个浓妆,就是不正经。

这是一种自大,更是一种无知。

王小波说:“口沫飞溅,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层次很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不随意评价他人,是一种修养,更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2

这个世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历史上,有个笑话。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

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

晋惠帝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在惠帝眼里,无法理解百姓竟会饿死,反而会疑惑为什么饿了不吃肉粥?

他身在繁华的宫殿,整日山珍海味,完全不饥馑为何物,所以才会闹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笑话。

晋惠帝不知民间疾苦,而民间也不知道皇宫的奢华。

两个农民种地,在劳累之余,幻想富贵的生活。

一个农民说:我要是当了皇帝,一定要顿顿吃饺子。

另一个农民说:我要是当了皇帝,锄地要用金锄头。

每个人的想法都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局限。

心理学上,有个投射效应。

大家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别人,评价别人。

每个人的评价都是一面镜子,照出其实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

自己觉得臭豆腐很臭,就无法理解有人喜欢吃。

自己结婚生子,就觉得不婚丁克的人不正常。

自己花钱大手大脚,就觉得勤俭的人小气抠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

西方很多国家不婚主义盛行,同性婚姻早已合法多年,行车、走路都是靠左。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家庭。

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其实完全不同。

孔子说: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每个人都不知道事情的全貌。

贸然评价别人,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狂妄。

越是无知的人,才越喜欢评价别人。

3

不随意评价别人,是一种修养

在一辆火车上,有个醉汉喝得醉醺醺地冲撞了乘客,女孩问妈妈,他是坏人吗?

妈妈说了一句:不,他只是不开心。

这位妈妈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也曾经在挫折困苦的时刻,脾气暴躁,伤害过身边的人。

所以,她才不会和这个醉汉计较,因为她知道,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

张爱玲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你如果了解过去的我,就一定会原谅如今的我。

境界高的人,对外,见过更大的世面;对内,有过很深的反省。

所以,他们从来不会轻易评价别人,更多的是温柔宽和。

庄子《德充符》里面有一种人——长得丑,身体又有残疾,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但大家就是喜欢他。

每个人都能从他那里找到快乐,并且被他深深吸引。

因为这种人有一种本事——不评价。

他不仅仅在嘴上不评价你,甚至在心里也不评价你,所以他没有任何要评价你的样子,也没有任何要评价你的潜台词。

菩萨畏因,凡人畏果。

那些看着让人不舒服的果,一定经历过别人不曾经历的因。

不随便评价别人,是一种最基本的修养。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

4

不随意评价别人,也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庄子》里有个叫士成绮的人,听到时人常常夸赞老子,于是跋山涉水,来拜访老子。

看到老子其貌不扬,住的地方也乱七八糟。

士成绮说:别人说你是圣人,我看是老鼠还差不多。

老子看了他一眼,低头继续读自己的书,完全不理他。

士成绮只好走了。

第二天,士成绮觉得自己太过分了,来找老子道歉。

谁知道老子对他说:“我如果有获得大道的实质,你骂我是猪、狗、老鼠又有什么关系,我还是我。”

你说什么,是你说什么,并不能影响我,也不能改变我。

内心丰盈地人,活在自己心里,而不是活在别人嘴里。

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一个人,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勤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

人生在世,我们是活给自己看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别人怎么看我们,是别人的事,安心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修行。

(0)

相关推荐

  • 庄子直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噱头还是真实想法,何解?

    前言: 人们对于庄子的了解大多来源于语文课本中,尤其是他和友人关于知不知道鱼快乐的问题进行的一番争论.其实在道家学说来讲,庄子是可以开山立派的一位贤人.在继承老子的思想的基础上,庄子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 ...

  • 第8章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出了哪些真人理论观点

    关注 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出真人之说,详细地论述了何为真人?真人具有哪些特征以及行为表现等理论观点. 一,庄子认为先有真人后有真知,真人是有真知的人 <庄子 大宗师>说:&qu ...

  • 何不食肉糜?我该怎么回答?

    我们和穷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很小很小.           我们的真正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                                  --<贫穷的 ...

  • 《庄子》与庄周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约成书于先秦时期.司马迁说"庄子著书十万余言",<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而今本< ...

  • 贫穷与想象力

    某人省吃俭用买了一件国际名牌衣服,小心翼翼地穿了几天,再小心翼翼地洗涤一新,没想到衣服严重缩水,再也没法穿了.致电客服,客服回答:买我们这个牌子的顾客不洗衣服的."真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q ...

  • 宁可委屈自己,也不敢让别人失望: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怎么会快乐?| 人生答疑馆第29期

    欢迎来到「人生答疑馆」栏目. 这里的内容都来自于壹心理app社区用户的分享.体验和创作. 每周一篇「心灵觉醒」,与100万人一起共创. "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是什么感受? 在电影&l ...

  • 不用付出绑架别人也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有一种付出叫中国式的过度付出,有的过度付出不是爱.有的人付出,不过是为了积累道德积分来换取对他人的控制欲,其背后是无法控制的愤怒和压抑的委屈.当一个人过度自我牺牲,他是在积累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像堤坝, ...

  • 女人,千万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深度好文)

    人与人之间像隔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我们以为自己看得清楚,但其实看到的只是表象. 世上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酸甜苦辣咸,只有吃到嘴里的那个人才知道. 人与人之间像隔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我们以为自己 ...

  • 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一种智慧

    身心灵 人与人之间像隔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我们以为自己看得清楚,但其实看到的只是表象. 世上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酸甜苦辣咸,只有吃到嘴里的那个人才知道. 人与人之间像隔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我们 ...

  • 千万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正文: 人与人之间像隔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我们以为自己看得清楚,但其实看到的只是表象. 世上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酸甜苦辣咸,只有吃到嘴里的那个人才知道. 人与人之间像隔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我们 ...

  • 不要只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2021年02月19日 来源:刚柔互用摘 图片来源:自养花卉 摄影:张延庆 不要只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追求也是不一样的,就好像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则是无辣不欢.不要因为大家 ...

  • 千万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深度好文)

    ......................................................................... 人与人之间像隔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我们以为自己看得清楚 ...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从不活在别人的评价中,而是拥有自己的节奏

    文/唐若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从不活在别人的评价中.一个人需要明白,每个人最终都是自己,我们如果想要内心强大,最重要是找到自己的定力,拥有自我的节奏. 不活在别人的评价中,你 ...

  • 庄子:世上最蠢的事情,莫过于“活给别人看”

    有人问:总是活给别人看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一个精辟回答:"你会觉得自己不像自己,甚至不像个人,是别人眼光的附属品:当有一天失去这些目光你会不知道怎么去生存:灵魂中渴望自由,但是被别人束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