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邓峪石塔-流失二十年后终归故里

邓峪石塔在我国现存唐代石雕四面造像塔中较少,其造型庄严古朴,布局疏密得当,高浮雕造像丰腴健美、优雅自然,气度非凡。石塔为砂岩质,通体浮雕加彩绘,圆座方柱形,自下而上由底座、塔身、塔檐(带平座)、塔刹四部分套合而成。通高320厘米,塔身高177厘米,略呈方柱体,四面各雕一主尊佛像,四个边棱雕串珠形柱,上、中、下部各雕束莲装饰。据塔身刻铭记载,雕凿于唐开元八年(720年)。

邓峪石塔原位于山西省榆社县邓峪村,是盛唐佛教石刻艺术杰作。1965年被列为首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6和1998年,塔刹和塔身先后被盗。塔刹至今迷失无踪,塔身辗转流落至台湾,2015年由私人藏家捐赠给中台禅寺。开山方丈惟觉长老得悉石塔来自山西后,表示愿意捐赠返还。2016年4月8日惟觉长老圆寂,捐赠之事托付给弟子见灯大和尚。

2016年5月,国家文物局初步认定应为邓峪石塔塔身,委托山西省文物局办理回归事宜。7月,山西省文物专家组赴中台禅寺现场鉴定,确认为邓峪石塔塔身。2017年1月19日,山西文物局工作组前往中台禅寺接收文物。24日运抵山西博物院。

现在看到的只是回归的石塔塔身,石塔的底座和塔顶是根据现存于当地的原物复制的,底座呈八边形,每边均刻有伎乐人物和供养人姓名;塔顶也呈八边形,雕莲花图案。塔刹至今不见踪迹,只能依据档案资料复制而成。也就是说,要看底座和塔顶原件,您还得去邓峪村。

陈列于山西博物院的邓峪石塔

正面主尊,通肩袈裟,火焰形背光,结跏趺坐于由二力士承托的束腰莲花座上。

右侧面主尊倚坐,通肩袈裟,双足各踏由一力士承托的莲花上,力士左侧有两列题记,可辨识的有“李冲晖”三字。

背面主尊,通肩袈裟,火焰形背光,双手置于胸前,站立于须弥座莲台上。须弥座束腰处题记“李玄受、李冲玄、李还福”。

左侧面主尊,通肩袈裟,火焰形背光,结跏趺坐于由一力士承托的须弥座莲台上,须弥座束腰处刻题记“大唐开元八年(720年)岁次庚申三月甲寅朔十五日戊辰”。题记一侧刻“云骑尉耿玄(质?)”,另一侧刻“耿玄庆”。力士右侧刻“王怀贞”。云骑尉在唐代属于正七品的中下级武官。

网络资料图

被盗前的邓峪石塔资料图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