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洛水注》所涉蠡城邑、阳市邑、孙登等考略

A4

△又东北过蠡城邑之南。

城西有坞水,出北四里,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黾池县治。南对金门坞,水南五里,旧宜阳县治也。洛水右会金门溪水,水南出金门山,北迳金门坞西,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合款水,有二源并发,两川迳引,谓之大款水也。合而东南入于洛。洛水又东,黍良谷水入焉。水南出金门山。《开山图》曰:山出多重,固在韩。建武二年,强弩大将军陈俊转击金门、白马,皆破之,即此也。而东北流,注於洛。洛水又东,左合北溪,南流入于洛也。

蠡城邑,在今河南洛宁县西二里王范回族镇(西[1])。东汉建安中为渑池县治。《三国志·魏书·贾逵传》: 逵除渑池令,“时县寄治蠡城,城堑不固”。《水经·洛水》: 洛水 “又东北过蠡城邑之南”[2]

故黾池县治, 即指上述蠡城邑,在今河南洛宁县西二里王范回族镇西,东汉建安中贾逵为渑池令时,蠡城邑曾一度为渑池县治,但城池不够坚固。(《三国志·魏书·贾逵传》:逵除渑池令,“时县寄治蠡城,城堑不固”。)

金门坞,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南。《宋书·柳元景传》:元嘉二十七年 (450),“招宜阳人刘宽虯率合义徒二千余人,共攻金门坞,屠之”。 [3]

旧宜阳县治,按注文“南对金门坞,水南五里,旧宜阳县治也”可知金门坞曾一度时期为“旧宜阳县治”[4]

金门山,在今河南洛宁县南。《后汉书·陈俊传》:建武二年 (26),“大司马吴汉承制拜俊为强弩大将军,别击金门、白马贼于河内,皆破之”。李贤注:“金门、白马并山名”[5]

金门溪水,按“水南出金门山”考量约今金门涧水。

(大)款水,按流向及次序考量疑即今渡洋河。

黍良谷水按流向及次序考量约今河南洛宁县南沿蒿坪、柴沟、东陶峪村一线东北流注入洛河的那条支流。

△又东过阳市邑南,又东北,过于父邑之南。

太阴谷水,南出太阴溪,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白马溪水出宜阳山,涧有大石,厥状似马,故溪涧以物色受名也。溪水东北流,注于洛。

太阴谷水,按“北流注于洛”推析约今河南宜阳县龙窝河东侧那条洛水支流。

白马溪水,在今河南洛宁县东。《水经·洛水注》:“白马溪水出宜阳山。涧有大石,厥状似马,故溪涧以物色受名也。溪水东北流,注于洛。”《后汉书·陈俊传》 李贤注:“在今洛州福昌县西南,有金门、白马水。盖贼起於二山,因以〔为〕名。[6]

洛水又东,有昌涧水注之,水出西北宜阳山,而东南流,迳宜阳故郡南,旧阳市邑也。故洛阳都典农治此,后改为郡。其水又南,注于洛。

昌涧水,按流向及次序推析约今莲昌河。

阳市邑,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三国魏洛阳典农治此。《水经·洛水注》:涧水“东南流径宜阳故郡南,旧阳市邑也,故洛阳都典农治此。后改为郡”[7]。另按《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宜阳郡,北魏孝昌初置,属司州。治所在宜阳县(今河南宜阳县西四十八里韩城镇)。东魏天平初为阳州治。北周明帝二年 (558) 为熊州治,移治今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按此则宜阳郡应即后文所谓的宜阳县故城韩城镇[8]);但按上述注文 “宜阳故郡南,旧阳市邑也”;则可知阳市邑亦曾一度时期为“宜阳故郡”。

洛水又东,迳一全坞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绝,惟筑西面,即为全固,一全之名,起于是矣。刘曜之将攻河南也,晋将军魏该奔于此,故于父邑也。洛水又东,合杜阳涧水,水出西北杜阳溪,东南迳一全坞东,与槃谷水合,乱流东南入洛。

一全坞(故于父邑),或作一泉坞。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晋书·魏该传》:“时杜预子尹为弘农太守,屯宜阳界一泉坞[10]

杜阳涧水,按次序及流向推析约今西度水西侧的那条支流。

洛水又东,渠谷水出宜阳县南女几山,东北流,迳云中坞,左上迢遰层峻,流烟半垂,缨带山阜,故坞受其名。

云中坞与渠谷水, 云中坞即今龙窝川,其水俗呼龙川河,即渠谷水[11]

女几山, 俗称化姑山,即《山海经》姑瑶之山。洛水之南女几山、鹿髆山(露宝山)连绵,而东北为陆浑西山[12]

渠谷水又东北,入洛水。臧荥绪《晋书》称:孙登尝经宜阳山,作炭人见之,与语,登不应。作炭者觉其情神非常,咸共传说。太祖闻之,使阮籍往观,与语,亦不应。籍因大啸。登笑曰:复作向声。又为啸,求与俱出,登不肯。籍因别去。登上峰,行且啸,如箫韶笙簧之音,声振山谷。籍怪而问作炭人,作炭人曰:故是向人声。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问久之,乃知姓名。

孙登,,字公和,汲郡共(今河南辉县市)人,栖于苏门山中,穴洞而居,编草为裳,赤足而行,披发自覆,终日不发一语,善弹一弦琴。嵇康曾随其游于山中,临别之际,赠言嵇康敛身自保。为此,嵇康在入狱后作《幽愤诗》,中有“昔惭柳下,今愧孙登”之句。阮籍也曾来此求教太古无为之道,却不得一语,临别方得闻其啸,有鸾凤之音,后世又传其啸竟引群凤来仪。今世传啸台有三,一在辉县苏门山,一在阮籍故乡尉氏县,百家岩壁腰有台,亦其一也。[13]

余按孙绰之叙《高士传》言在苏门山,又别作《登传》孙盛《魏春秋》亦言在苏门山,又不列姓名。阮嗣宗感之著《大人先生论》言吾不知其人;既神游自得,不与物交,阮氏尚不能动其英操,复不识何人而能得其姓名。

按上述注文援引臧荥绪《晋书》可知,阮籍曾到“宜阳山”求教孙登。(臧荥绪《晋书》称:孙登尝经宜阳山);郦道元对此“宜阳山”说显然亦存疑,故援引了《高士传》、《魏春秋》等所载的苏门山。(余按孙绰之叙《高士传》言在苏门山,又别作《登传》孙盛《魏春秋》亦言在苏门山,又不列姓名。)不过他并未舍本逐末草率否定,而是对孙登表达了高山仰止般的崇敬之情。(阮氏尚不能动其英操,复不识何人而能得其姓名。

(0)

相关推荐

  • 崤函古道

    由于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缘故,逐渐对三门峡到岳庄的这条道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行走在通往岳庄的南北两条道路上,脑海中滚动着<崤之战>---(主战场在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秦武王嬴 ...

  • 侯之涛:宜阳脱贫攻坚赋

    巍巍熊耳千屏绣,悠悠洛水蕴华章.灿灿神都后花园,卷卷河洛绽辉煌.东承帝都之灵瑞,西顾洛书之曙光,北瞻仰韶之灿烂,南眷陆浑之泱泱.崤函牵东西,丝路驼铃醉日月:孔道通南北,江河浪涛润胜壤. 缘古溯远,史悠 ...

  • 武则天和锦屏奇观

    1985年3月,宜阳县文物普查组在锦屏山北麓一孔破窟洞的底部发现了一块阴雕正楷"奇"字的残碑,字大如斗,笔力雄健,在这块残碑的左下角,刻有四行小字: 宜邑城南锦屏山玉柱峰巅 有唐武 ...

  • 金山庙村史话

    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一 金山庙村史话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整理 金山庙村位于洛宁县城南17.50公里金门川南部,今属陈吴乡管辖.金山庙村东临金门溪水,西靠纱帽岭,南依金山,北为涧河川.金门山矗 ...

  • 中原地名探究——洛水安宁——洛宁

    [开篇语]关于地名的探究一直是我的兴趣,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梳理完了山东省的地名.其间,有过反复,有过彷徨,有过喜悦,有过沮丧,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之于我来说,是一个学习历史和地理的过程,通过对地名的 ...

  • 《水经·洛水注》所涉甘洛城、洛阳县、刘聚等考略

    A7 △又东北过河南县南. <周书>称周公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南系于洛水,北因於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孝经援神契>曰: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竹书纪年& ...

  • 《水经·洛水注》所涉巩县故城、河图洛书等辑释

    A9 △又东北过巩县东,又北入于河. 洛水又东,明乐泉水注之.水出南原下,五泉并导,故世谓之五道泉,即古明溪泉也.<春秋.昭公二十二年>,师次于明溪者也. 五道泉,又作明谿(同" ...

  • 《水经·洛水注》所涉南鄩(上鄩)、袁公坞等考略

    A8 △又东过偃师县南. 洛水又东迳计素渚,中朝时,百国贡计所顿,故渚得其名.又直偃师故县南,与缑氏分水.又东,休水自南注之.其水导源少室山,西流迳穴山南,而北与少室山水合.水出少室北溪,西南流,注休 ...

  • 《水经·洛水注》所涉北山、清女冢、三王陵等考略

    A6 洛水又东,临亭川水注之;水出西北近溪,东南与长涧水会,水出北山,南入临亭水,又东南,历九曲西,而南入洛水也. 临亭川水,颇疑即今水兑河东的那条较大的洛河支流. 北山,尽管有当地学者按宜阳虎头寺北 ...

  • 《水经·洛水注》所涉宜阳县故城、共水、陆浑(西)山等考略

    A5 △又东北过宜阳县南. 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禹贡>导洛自熊耳同也.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也.山际有池,池水东南流,水侧有一池,世 ...

  • 《水经·洛水注》所涉鹈鹕涧、龙骧城、屯城等考略

    洛水又东,迳黄亭南,又东,合黄城溪水.水出鹈鹕山,山有二峰,峻极于天,高崖云举,亢石无阶,援徒丧其捷巧,鼯族谢其轻工,及其长霄冒颠,层霞冠峰,方乃就辨优劣耳.故有大.小鹈鹕之名矣.溪水东南流,历亭下, ...

  • 《水经·洛水注》所涉卢氏城、高门关等考略

    A2 △东北过卢氏县南. 洛水迳隖渠关北.隖渠水南出隖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两分,川流半解.一水西北流,屈而东北入于洛.<山海经>曰: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水也 ...

  • 《水经·洛水注》所涉讙举山、玄扈山、阳虚山、获舆山、龙余山、蛊尾山、鹿蹄山、冢岭山、竹山等考略

    A1 ○洛水 △洛水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 洛水, 又名洛河, 古称雒水. 为黄河下游南岸大支流,发源于陕西蓝田县,流经洛南,河南卢氏.洛宁.宜阳至洛阳南.偃师.巩县洛口以北,入黄河.长420公里.在偃 ...

  • 《水经.淄水注》所涉稷下学宫、葵丘等考略

    A7 左思<齐郡赋注>:申池在海滨,齐薮也.余按<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伐齐,戊戌,伐雍门之萩,乙亥,焚雍门,壬寅,焚东北二郭,甲辰,东侵及濰,南及沂,而不言北掠于海.且晋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