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柳蝉图》(局部)
在中国古代,蝉是一种具有灵性的生物。幼时的蝉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却能飞到山林翠峦之间。《荀子》云:“饮而不食者,蝉也”,先民看到蝉在树上吸取树汁,认为蝉“饮食清洁”,进而引申出以蝉清徐高洁的道德情操,可谓出污泥而不染。
明 唐寅 《工笔人物仕女》
这样的蝉意,到了旧时女子的妆容旧时蝉鬓。王谷祥题唐寅工仕女图:“蝉鬓低垂螺黛残,含颦睡起恨漫漫。长门七月浑无暑,翠袖玲珑掩合欢”。盛唐时,女子便流行蝉鬓。其形将鬓角处的头发,向外梳掠得极其扩张,形成薄薄一层,蝉身黑而光润,两鬓薄如蝉翼,故称。
于非闇 《红荔鸣蝉图》 款识:或曰:绝似宋院本,则笑曰:神韵自别,惟识者能辨之。壬申四月镫下作,非厂。
至于历代文人颂蝉之诗更是繁多,骆宾王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而唐人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最为高远。
蝉的幼虫本生于泥土,最后却能羽化生翅,《史记·屈原列传》记载:“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其中的“蝉蜕”一词,又称“蜕变”,成为“脱胎换骨、精神升华”的一种象征。
这种通天入地的能力,让蝉成了可以通灵的圣物。古人的“崇蝉”情结非常浓厚。以至于在古代人死后的墓葬中会有蝉的装饰品,甚至会在亡者的嘴中塞入一颗玉雕的蝉,寄托了对其复生的期盼。
商·玉对蝉
早期的玉蝉形制古朴,线条简单,器身都有穿孔,明显是供人们佩戴的。从汉代开始,人们都以蝉的羽化来喻之重生。在死者的口中放置玉蝉称为含蝉,蝉因脱殻而象征生生不息,在汉代十分流行。《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载:“饭含珠玉如礼”的“礼仪”意思,玉琀无非表达人能蝉蜕复生,灵魂延续,希望能转世之意。所以说,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亡者的葬物。
汉·八刀玉蝉
蝉文化在汉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玉蝉做得更精致好看,而葬玉文化里,以八刀蝉最为出名,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汉八刀。八刀是虚数,并不一定是八刀完成,而以粗犷洗练的刀工,表现出汉代玉器雄浑博大,自然豪放的艺术风格。
江寒汀 尚业煌 《夏蝉图·楷书诗》 款识:意行无所之,偶傍陂头立。空村犬吠豪,高树蝉嘒急。风尘一身老,海宇万感集。还家日已暮,草露青鞋湿。
汉代以后,随着薄葬之风盛行,葬玉文化日趋衰落,加之人们逐渐认识到蝉不仅不能死而复生,反而只有一夏光阴,甚至将蝉鸣看作是对其生命短促的悲叹。
战国·青铜贴金银嵌松石凤首蝉纹带钩
蝉在古人心中的形象愈发悲切。唐人刘禹锡《始闻秋风》“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北人柳永的雨霖铃中便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明·文征明款长方蝉形池端砚 铭文:秋山青兮秋月白,挂角端兮傲灵。我将求兮默无迹。征明。
“中国人眼里的故乡,是夏天的蝉鸣,是虫舞,是蝶飞,是胡同里凉爽的过堂风,与树荫下的叶子飘”。高楼上、蝉声歇。飞栋外,云行绝。一只蝉,却是一种回忆,和绵延了千年的文脉,这也是中国独有的气韵。
沈德潜楷书 自作诗《晚蝉》 识文:抱叶声声咽乱蝉,平林静处晚凉天。无情萧瑟弦中韵,不尽空蒙柳外烟。孤馆坐深残雨后,行人凄断夕阳前。汉廷几许貂冠客,饮露清霄让汝贤。
前些年,我还有闲情写诗词,里面关于蝉的有这句“渐纷纷落叶抱寒蝉,委地怕生凉”,却是寒蝉抱落叶委身于泥土,伤春悲秋,却又无比热爱这山川草木,人生大抵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