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团和气之养生之:各年龄段养生

总体:悦情志、戒私欲、远房室、适四时、节饮食、常运动、服药饵、顺性情,确保气脉常通,肾气有余。

一、少年保健

《内经》以“好走”来概括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人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灵枢·天年》云:“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说明儿童脏腑功能已经趋于稳定,根据少年儿童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往往由于好动,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有可能导致多动症;或用眼不卫生,出现近视等眼部疾病;或挑食厌食导致发育迟缓等等,生活上强调家长的配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早期教育,如《颜氏家训·勉学》云:“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见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具体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养生保健。

培养心性:少年时期正处于接受事物最为关键的时期,家长过分的溺爱和纵容,会给少年儿童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应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协调的亲子关系,助其心性的良好发展。

户外锻炼:《千金要方·初生出腹论》云:“凡天和暖无风之日,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盈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鼓励孩子到户外活动,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日光、空气进行体格锻炼。一般认为10岁以内儿童,每天应保证2~3小时的户外活动,以游泳、游戏、短跑、武术、跳绳、球类运动为宜。

科学作息:睡眠对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所以要让孩子从小养成按时起床和睡眠的习惯,应让其自然入睡,不要养成抱睡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讲究卫生,逐渐培养其自理能力,要注意培养正确的坐姿、站姿,讲解卫生保健常识,预防龋齿、近视眼、沙眼、脊柱变形等发生。

稚嫩之体,宜保护脾胃:宋代儿科名医钱乙《小儿药证直决》指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具有“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稚”即稚嫩之义,说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为外邪所侵。同时小儿生长旺盛,对气血水谷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较多,但小儿脾胃薄弱,饮食稍有不节,便会损伤脾胃。治疗上当以平衡膳食、保护脾胃为主,用药则应轻灵,点到即止。

二、青年保健

青年期是进入青春期后一个发育高峰,此时男女第二性征出现,男子出现遗精,女子出现月经,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青少年们随着年龄的增加,教育层次的提高,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此时生活上要注意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修身养性。具体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养生保健。

精神调养: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成长,青少年心理处于多思、敏感的阶段。孔子云:“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说明青少年时期要对其进行健康的性教育,家长要与孩子多做交流与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加强疏导。同时,要注意青少年自身性情的陶冶,使之保持情绪稳定和心境愉悦。

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学习均十分重要,但要注意既要营养充足,又要防止营养过剩。首先,科学安排一日三餐,早餐宜选择热量高的食物;午餐要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晚餐则宜清淡。其次,少食生冷,不可暴饮暴食。

加强运动:合理的锻炼,不仅可以强壮筋骨,增强体质,促进发育,还可以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同时可以减轻学习压力,放松心情。这些对青少年都是极为有利的促进因素,因此要在学习之余加强青少年的运动锻炼。

盛壮之体,宜祛邪泻实:青年时期,人体气血充盈,脏腑健全,体质盛壮,精力旺盛,患病多属实证。治疗上,对于少数先天体质不足者来说,此时是调补后天的绝佳机会,应健运脾胃,增强食欲。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青年先天禀赋尚可,又处于身体最强盛的阶段,其得病也多为实证,应以祛邪、泻实为主。

三、中年保健

中年人是社会家庭的栋梁,一般工作压力较大,精神多紧张,人体盛极而开始转衰,故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云:“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因此,中年人应该更加注重养生,此阶段调理对防止早衰、预防老年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来说中年养生当以适度为总原则,具体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养生保健。

适当调补:中年人养生应注意脾胃的调护,应定时定量进餐,戒烟,少饮酒,多吃水果及新鲜蔬菜,少吃盐。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到中年往往脾胃运化能力减弱,所以应注重调补,如适当进食山药、牛肉、羊肉、大枣等以补益脾胃;同时针对中年人工作压力大,易疲劳,应适当滋补肾气、强壮脑力,可以服用一些以桂圆、黑芝麻、胡桃、栗子、枸杞子等组成的食疗药膳,但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服用滋补药物,适度为要。

适度运动:人到中年,对热量的需求及身体代谢率均开始减少,倘若进食过多,又缺少运动,会使过多的热量转化成脂肪,从而堆聚体内引发肥胖。肥胖是多种慢性病产生的温床,因此中年人必须通过适度体育锻炼来控制体重,比如通过散步、慢跑等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保持体重的稳定。

适度房事:《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功能逐渐减弱,引起身体机能的减退。若房事不节制就会更加损伤肾气,影响身体健康。《千金方》记载行房次数随年龄增长应减少,其云:“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精力犹壮者,一月一泄。”一般来说,中年人应减少行房次数,以适应人体脏腑功能的减弱,才有益于身体健康。

转虚之体,宜扶正祛邪:中年时期,人的身体状况开始发生变化,脏腑功能逐渐减弱。随着脏腑生理功能的变化,心理状态亦出现相应的变化,比如抑郁、焦虑、紧张的状态。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不能自拔,则会耗伤精气,损害心神,易引起早衰多病。患病多虚实夹杂。结合中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治疗上当以扶正祛邪并举,祛除实邪的同时注意顾护正气。

四、老年保健

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的进一步衰退,身体往往会逐渐老化,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亦如《灵枢·营卫生会》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说明老年人气血亏虚,肌肉萎缩,气血运行不畅,脏腑之间不协调,故出现白天多睡,晚上失眠等现象。因此,总体来说老年养生当以调和为总原则,具体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养生保健。

调和起居: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应以安静祥和、空气流通、阳光充足者为佳;同时饮食上,因老年人脾胃多不足,故应坚持多样清淡、软硬适度、少食多餐为原则,如汤、粥等食物比较适合老年人。在作息上,老年人要生活规律,以保证足够的睡眠。

调和情志:老年人日常生活应戒斤斤计较,戒争强好胜,避免大喜、大悲、大怒、大惊、大恐,排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免气血逆乱。正如《吕氏春秋》所云:“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缓之也,毕其数也。毕数在乎去害。何谓去害?……大喜、大恐、大忧、大怒、大衰,五者损神则生害矣。”老年人还应该尽可能排除个人的私欲杂念,应心胸宽广、乐观豁达、从容冷静地处理各种矛盾,从而保持家庭的和睦、社会关系的协调。

调和肢体:虽然老年人开始出现身体反应迟钝,步履蹒跚,但为了减缓肢体脏腑的衰老程度,应坚持锻炼,适时适量,以达到《吕氏春秋》所云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还要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不可过激、过强,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应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另外,锻炼的次数每天一般宜1~2次,时间以早晨日出后为佳,晚上可在饭后1小时以后,持之以恒,才能收获健康。

衰弱之体,宜补虚扶正:老年人生理特点表现为脏腑功能自然衰退,气血不足,同时由于老年人社会角色的改变,常产生寂寞、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其自我调控能力低下,若遭逢不良突发事件,则易于诱发多种疾病。患病多以虚证为主,主要表现为上实下虚之证,如老年人多有腰肾不足,痰唾增多等。结合老年人群的生理、病理特点,治疗上当以补虚扶正为主,用药偏于滋补。

(0)

相关推荐

  • 北京市民中医药健康素养 一、人身三宝精、气、神。

    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风.火.水",人之三宝"精.气.神". 中医养生之法虽多,不离精.气.神三条,精乃健康之基,气乃健康之本, ...

  • 壹团和气治未病之:茶养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如何正确的养生成为我们的一大重要课题.茶养生历史悠久,茶饮用方便,疗效确切,介绍如下: [枸杞芍茶]原料:枸杞5g.白芍3g.绿茶3g.冰糖 ...

  • 壹团和气之养生(二):养生从何时开始

    壹团和气之养生(二):养生从何时开始

  • 壹团和气之养生之道:中医养生(养阳气)

    一.人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尽其天年? 为何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八十岁,而且大多是死于疾病!为什么今人比古人所预期的天年寿命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呢?是谁偷走了这四五十年的宝贵生命呢? 在长期从医经历中,我面对 ...

  • 壹团和气之养生运动(一):八段锦

    八段锦是流传将近千年的养生神技,历代备受热爱养生的人青睐,八段锦由八节组成.说到八段锦的优势,它能改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和加强血液循环,对腹腔脏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 ...

  • 壹团和气之养生饮食(一):102种靓汤配方

    广东省中医院众多名中医的"靓汤"配方,首次公开,够煲一年,果断收藏起来吧~ 1.淮山党参鹌鹑汤 材料:党参15克.淮山15克.鹌鹑2只.瘦肉250克.生姜3片 功效:健脾益胃的功效 ...

  • 壹团和气之养生运动(二):141岁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

    大家对于药王孙思邈了解吗?据史料记载,孙思邈一直活到141岁,是历史上最长寿的医生. 他是怎样拥有长寿的呢?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每天都会做的养生十三法,这套养生法不但能够延年益寿,而且对于很多慢性病 ...

  • 壹团和气之养生运动(三):踮脚养生法

    踮脚是一个全身脏器都爱的动作,它不受时间.空间约束,随时随地就能给身体带来好处.一次踮脚,可以调动腿部8处肌肉.踮脚还是一项不错的有氧运动,有助改善下肢血液回流,增加心肌供血量,保护心血管. 踮脚是一 ...

  • 壹团和气之养生之道:中医养生(脾胃与睡眠)

    中医的养生之道 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一个天人合一.怎么合?人要顺天行道."天"就是大自然,"道"就是规律.人要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行事养生.那么,天道是什么?中医文 ...

  • 壹团和气之养生之:关于生命

    "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高质量的尽终天年才是人生追求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