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艳秋:人生几度秋凉(三)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高扬)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北平时局动荡,……。程砚秋率“鸣和社”部分演员到上海演出。这正是个好机会,新艳秋趁程先生不在,“鸣和社”内部空虚,下重金收买演员们搭档演出,将程先生的剧本全本拿来排练,并重金聘请程先生专用操琴。这便是人尽皆知的“鸣和社倒戈”。程先生自汉口回京,一看自己的班社竟有一半儿姓了“新”,怒火冲天。新艳秋偷学戏他并不生真气,知道这个心机重、心气高的女子爱上了程派,学就学吧,于观众、于程派倒都是好事。哪里想到她居然偷了戏还偷人、偷剧本。程先生虽然是京剧界一代宗师,但也毕竟血肉之躯,碰到这样的事情,焉有不气之理? 可是,他哪里知道,一个被压抑了多年的女子一旦跳上了舞台,怎能随随便便将这光彩拱手相让。

无奈,程先生利用自己的号召力,重建鸣和社,以郝寿臣、侯喜端、李洪春、洪福易、周瑞安,王少楼、郭仲衡,姜妙香、程继仙、王又荃为班底,新聘傅小山、扎金奎、马连昆、刘春立和金少山等人,使“鸣和社”阵容愈加壮大。

1932年1月1日,程先生登报启事,宣布改名,“艳秋”为“砚秋”,易字“玉霜”为“御霜”,以示玉洁冰清御风霜,大有一番与过往一刀两断的架势。之后,程先生远赴ou洲考察,历时一年六个多月,这期间,新艳秋又重金聘请程先生班底为她托戏,“鸣和社”再次被分散。

“挖墙脚”的效果不言自明,新艳秋在京城一下子红得发紫。一是因为程先生不在京,观众们太过思念程派表演,二是,当然不得不承认新艳秋的戏功扎实,做、表、唱、舞无一不令人叫绝。她领悟到了程派的精髓,加之她本身就是女性,更容易塑造女性。

1933年6月,程先生回到北平,“鸣和社”只留下几位老伙计守着,大部分人早已跟着“新老板”混饭吃去了。程先生此次不惊不慌,他下决心要将“鸣和社”好好整治。

在人员上,他除了恢复1930年原班外,又先后邀请了赵桐栅(芙蓉草)、李多奎、俞振飞、钟喜久、钟鸣岐、陈丽芳等名角儿,琴师周长华、任志林、穆铁芬,鼓师白登云、杭子和,另特意请刘莲荣、谭富英、陈少霖加入,而使“鸣和社”名角汇集,保证了能够连排新剧,并对优秀传统剧目进行细致的革新创造。

而此时的新艳秋,早已是羽翼丰满,媒体将她与雪艳琴、章遏云、杜丽云合称“四大坤旦”,并担任当时的“坤伶主xi”。荣誉接连而至,新艳秋也算得到了承认。三十年代她移师上海,长驻在沪演出。她不仅成为了舞台中心的红人,更是很多达官显贵们追求的对象,新艳秋的历史当中,不能缺少这些人,在那个社会中,如果没有这些人,一个坤伶只靠唱戏,如何能维持? 更遑论红与不红了。世事艰难,捷径上也有陷阱啊!

从此,程砚秋、新艳秋两位老板,一位在京,一位在沪,按说是井水不犯河水,可是人生当中就是有很多戏剧化的桥段。程砚秋到南京演出的时候,新艳秋正与……曾仲鸣交好,曾仲鸣怂恿新艳秋到南京与程砚秋打擂台,并以他当时在南京的势li力保新艳秋完胜。于是,就出现了在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程老板与新老板金陵一zhan铩羽而归,心里除了悲愤,当然还有哀叹,他初次尝到失败的滋味。想当初,他师出梅兰芳,不也与梅先生打过擂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