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 丁仲英
第二代 丁仲英
丁仲英(1886—1978),字元彦,江苏武进人。系近代名医丁甘仁次子,幼承家学,在父亲的督导下,刻苦攻读 《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医籍,兼通儒学,亦精诗画。稍长,侍诊于父侧,渐得真传。24岁时,接手福州路中和里诊寓,开始独立行医。
仲英仪表端庄凝重,为人敦厚正直,平时不苟言笑,但对待病人或是同道、学生则十分和蔼,俨然长者风度。他于医务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克勤克俭,竭其智力,一如乃父。甘仁公逝世后,他曾一度代父处理丁家一应对外有关事宜。在临床上,仲英先生得父亲薪传,克绍箕裘,同时在掌握 “轻清”一路和 “坚守”一法上亦有卓识,每起沉疴于重危,故成为上海近代名医。
1921年上海市中医学会成立,丁仲英被选为理事长。1926年后,丁仲英继承甘仁先生所创事业,先后主持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市中医学会和沪南沪北广益中医院的行政管理和医务工作。1928年底,仲英先生与夏应堂、蔡济平等人共同发起,联合上海的3个中医学术团体——上海中医学会、神州医药总会、中华医药联合会,成立了上海市中医协会(后改名国医公会),并担任常务理事。1929年,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余云岫等人的废止旧医提案,丁仲英联合同道,积极参与组织中医界的抗争运动,被推选为全国中医药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国医公会常务理事。1931—1936年又先后担任了中央国医馆理事、上海市国医分馆馆长、上海中医学院董事会主席董事、中国医学院常务董事等职,并担任上海中医学院、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等校的实习教授,传授过许多学生。1948年,他担任上海中医师公会理事长。新中国成立后,丁仲英先生迁居香港,住在九龙的加连威老道。1953年移民到美国旧金山。在唐人街开设中医诊所,主要为华侨看病,一直应诊至90岁高龄。1978年12月15日因患中风病逝,终年92岁。
1918年,编辑出版了一卷他岳父余听鸿的病案记录 《诊余集》,并委托武进同乡恽铁樵作序。1927年创办 《健康报》,1929年因经济原因被迫停刊之后又立刻创办了 《中医周报》。1927年父亲去世以后,丁仲英与侄子丁济万一起编辑出版纪念丁甘仁的著作,如总结丁甘仁治疗白喉和猩红热的 《喉痧症治概要》,以及用传统风格写就的病案记录集 《丁甘仁医案》。丁仲英先生一生著述不多,有 《丁仲英先生医案》抄本,为其学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