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青城客”!潜心三年,创作千余幅佳作,揭秘张大千与青城山的这些不解之缘~
青城山
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这里不但是道家修行的宝地
亦是文人墨客喜游、雅集之处
” 自诩名山足此生,携家犹得住青城。”
这句话便是客居青城山的张大千所言
张大千曾经三登青城山
时间长达十余年
今天水灵妹就带大家走进
张大千与青城山的不解之缘中~
张大千(1899—1983),字季爰,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县人,被誉为中国画坛“五百年来第一人”。先生曾先后在青城山寓居4年多,青城山的古迹与美景激发了张大千的诗情画意,他曾在此作画1000余幅,作诗亦颇多,还自刻了“青城客”、“上清寄居”二方图章,可见青城山与张大千先生的不解之缘。
1938年,张大千先生沿着丹梯、踏着幽意、伴着花香、随着鸟鸣,走上青城山,开始了他青城山长达四年的寓居岁月。
1944年仲夏的一个下午,客居青城山上清宫三年的张大千准备下山了。这三年期间张大千专心作画,描绘了上千幅取材于青城山的国画。这天他终于完成了他的大作《青城山十景图》。
青城山十景图分别是'朝阳洞'、'上清宫'、'青城第1峰'、'迎仙桥'、'高筒槽'、'降魔石'、'丈人峰'、'大岩窝'、'望坡岩'、'观日亭'。
上清宫
上清宫是青城山最高的一座道观,海拔1180米,始建于晋朝,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是清代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的。
▲上清宫现实图
▲上清宫(张大千画)
上清宫,青城山最高一座道观,也是最值得一去的宫观。在漫长的岁月里,上清宫既是传说中神仙道士的洞府,也是古代帝王下榻的行宫,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而张大千客居青城山的居所也在上清宫的文武殿旁,被古树道观环绕,清幽玲珑,静居一隅。
寓居青城山的张大千先生还在上清宫亲手种下了一片大千梅林,还将他从甘肃带回来的十多只心爱的红爪玉嘴鸦亲手放入了青城密林,使其在青城山繁殖生长,以添“鸟鸣山更幽”的情趣。
鸳鸯井、麻姑池也都在这里,千万别忘记打卡~
天师洞
天师洞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相传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
▲天师洞现实图
▲天师洞(张大千画)
在三清大殿的右边有一棵1800多年的古银杏树,传说是张天师亲手种植。树高30米、树冠直径36米、底部树围6米多,5个成人以上才能合围,树枝间钟乳悬垂,像玉笋一样,令人惊讶。
朝阳洞
在下山路上,看到崖壁上嵌着的巨大殿宇,肯定是朝阳洞无疑,该洞洞口正对东方,深广数丈,可容百人。这里也和宁封有关哦,据传是其栖息处。
▲朝阳洞现实图
▲朝阳洞(张大千画)
掷笔槽(高筒槽)
天师洞附近景色幽丽,这里涧深壁陡,藤萝垂挂,无比幽静。天师洞西侧有掷笔槽,这是个60多米深的幽谷。民间传说是张天师降魔时,作符掷笔而成的。
▲掷笔槽现实图
▲掷笔槽(高筒槽)(张大千画)
金鞭崖
青城天仓山有座又高又陡的岩叫金鞭岩。传说许多年前,赵公元帅路过青城,受了上清宫老道香火,走的时候,把他的九节金鞭留在庙侧山岩上的洞子里做纪念。老道便把这座山岩喊做“金鞭岩”。
▲金鞭岩现实图
▲金鞭崖(张大千画)
凝翠桥(迎仙桥)
凝翠桥桥北依岩壁,下临深壑,四周古木参天、林荫蔽日,是都江堰市典型的古桥之一。
▲凝翠桥(迎仙桥)现实图
▲凝翠桥(迎仙桥)(张大千画)
王婆岩(望坡岩)
王婆岩位于都江堰市青城山麓下,区内有孟江河和两河,距成都80公里。山清水秀,远离城市喧嚣,山里气温比成都市区平均低十度左右。风景区内,溪水清澈冰凉,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王婆岩现实图
▲王婆岩(望坡岩)(张大千画)
观日亭
沿宫后石级而上百余米即至青城极顶,顶上建有一亭,置身亭中可观青城日出、云海及神灯等自然美景,人称观日亭。
▲观日亭现实图
▲观日亭(张大千画)
青城第一峰
青城山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宝顶),海拔高1260米,这里还矗立着老君阁。
▲第一峰(老君阁)现实图
▲第一峰(张大千画)
降魔石
天师洞有降魔石,亦名“三岛石”,传为张天师降魔之际,手挥神剑,一剑立劈巨石,化为三块,又命群魔一一穿石而下,至“洗心池”,洗心革面,改邪皈正,信依道教。
▲降魔石现实图
▲降魔石(张大千画)
▲老人村(张大千画)
临别青城山前,张大千邀请对他照料有加的易心莹道长前来喝茶,顺便看看他的画。当然,还想请他为自己了却一桩心事。
饮茶赏画间,张大千指着《青城山十景图》的幽深之处问道:我听说这里有一处老人村,不知道大师去过没有?
心莹道长听他这么问,沉吟片刻后摇了摇头。这个地方他没去过,但是听说过。
此后因为时局变迁,张大千离开大陆,终生未再踏足过青城,当然就更别说老人村了。为弥补心中遗憾,他晚年凭借对青城山的回忆和艺术加工,创作了大型国画《青城老人村》。
青城山张道陵掷笔处
沫水犹然作乱流,味江人望蜀醪投。
平生梦结青城宅,掷笔还羞与君同。
山 木 兰
粉蝶蜂黄带路寒,破愁啼眼梦阑珊。
青城二月风兼雨,寂寞闲寻山木兰。
作《墨荷》图赠上清宫道长冯南宣
玉骨文肌旷世妍,野风零乱堕愁烟。
若教悟得些生理,应笑岁舟华顶迁。
上清宫借居
自诩名山足此生,携家犹得住青城。
小儿捕蝶知宜画,中妇调琴与辨声。
食粟不谋腰足健,酿梨长令肺肝清。
揭来百事都堪慰,待挽天河洗甲兵。
梦 蝶
广漠荒荒万里长,黄沙白草剧堪怜。
从知蜂蝶寻常事,梦到青城古洞前。
张大千在青城山居住的时间先后长达三、四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在青城山的上清宫、天师洞等处留下很多 反映道家仙人故事 的书画碑刻。
这些书画碑刻犹如宝石,镶嵌于茂密郁葱的青城山之中,散发出奇光异彩。今天水灵妹就带大家去细细领略一下大千先生留下的这些宝贵文化财富~
《张三丰》画像碑刻
大千笔下的 张三丰 目光炯炯,身着衲衣斗篷,脚着芒鞋,腰间挂一葫芦、一柄扇,两眼注视其左手掌心中的一粒丹丸。线描柔中见刚,画法以形写神,寥寥数笔就把三丰那种 仙人的风度神韵 刻画得淋漓尽致,可谓笔简意赅。
《麻姑献寿》画像碑刻
《麻姑献寿》画像碑刻,立于上清宫文武殿内。
麻姑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是长寿的象征。张大千画出来的麻姑仙女容貌秀丽,举止端庄,怀抱似盛满佳酿的玉缸,举步轻盈,为王母献寿。大千心手相映,落笔大胆,线条流畅,画出来的麻姑仙女栩栩如生。
《王母蟠桃》画像碑刻
王母即西王母,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之祖师。大千先生把传说中的王母刻画得高雅恬静。她造型优美,手捧仙桃,神态惟妙惟肖,韵味无穷。
《花蕊夫人》画像碑刻
此碑立于 上清宫文武殿。张大千所绘的 花蕊夫人,端庄娴静,亭亭玉立,右手拈折枝芙蓉花,与其“花蕊”名相呼应,为大千先生的得意之作。
《鸳鸯井》书碑
上清宫正殿之右有鸳鸯井,其井有二,一为方形,一为圆形,两井间隔两尺许。据记载,方形者水清;圆形者水浊。互为浅深,一温一冷,四季都不干涸,似道家阴阳相生之寓意。
张大千先生书《鸳鸯井》三字勒石。以隶楷笔意为主,稍带行书意趣,行笔急速,三字左低右高,章法错落有致,参以画意,跌宕多姿,藏头收锋,运转自如。“鸳鸯”二字中的“鸟”部 写法变化很大,有飞动之感。
《麻姑池》碑刻
麻姑池在上清宫文武殿之右的坡石脚下。池周以青石砌,如马蹄状,与上另一方坡脚齐平。池为弧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从坡石崖中沁出,水清凉透底,池中蓄水终年不竭不溢。传为麻姑在山阴炼丹时即在这里取水。
池旁有张大千题书 “麻姑池” 三字碑刻。书法雄健,体式左低右高,就夸张性的倾斜而言,非胆识者不能。题:“第一峰后绝壁上有麻姑洞,为麻姑烧丹之所,尝取汲于此,故名山志,亦称天池,张大千题。”
《天师池》碑刻
天师池在青城山上清宫三门外,下行约百米,有池宽约350cm,深约200cm。池周草木丛生,即是盛夏池水清凉。相传一年青城大旱,泉枯木竭鸟兽悲鸣,天师怜悯山中生灵,杖击焦土灵泉汇聚成潭,鸟兽渇饮重获生机。后人以此名“天师池”。
张大千书 天师池 三大字碑。运笔豪放,气势磅礴。“天师”二字肥厚圆满。此碑石质坚硬粗糙,虽立于潮湿的坡脚,长时间日晒雨淋,仍不减张大千书法柔中见刚的风骨。
《张天师》画像碑刻
这通碑立于 天师洞三皇殿 内,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岁甲子敕书碑刻并立。
《金城玉女》画像碑刻
大千先生依据青城山当地的传说以及相关文献中的故事,绘制出“金城玉女图”,行笔流畅圆劲,线条粗细轻重的变化,都生动地跃然纸上。
《题徐悲鸿长啸马图》碑刻
徐悲鸿先生的《骏马图》,颈部和腹部以浓墨一笔勾出,弧线粗重,把握精准,表现出肌肉的力度。马的长鬛和马尾运笔自如,气韵生动,表现出骏马的飘逸洒脱。
“看山还是故乡青“
张大千讲这句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