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层境界?

“看山是山'是儒家境界!

儒家是现实的,空间的,追求的是秩序。从孔孟之道的先秦儒学,到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阳明心学无不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之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为此制定了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一系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是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最大贡献。

“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人要“温良恭俭让',对人要“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有所矛盾,“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讲求“三纲五常'之人伦,讲求'礼、义、廉、耻'之国之四维,讲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民之八德。讲求“修齐治平'之道……凡此种种,都为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也是儒家、儒学思想的社会积极意义之所在。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可以说代表了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看山是山',社会就是社会,如何管理,是儒学的最高追求!!!

|“看山不是山'是道家境界!!

道家是理想的,时间的,希冀的是永恒。

“达则儒,贫则道;群则儒,独则道。'按一般看法,道家是避世的,消极的,自私的。应当说,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客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家是站在了另一个层面,也可以说是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看待人和社会事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是把人和社会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并对万物终始付与了时间上的概念。将寻求的最高的自然法则,来应用于人和社会的管理。道家思想充满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反者道之动',主张'无为而治'天下,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为即有为,有为则无为'!

“无所为无所不为',道家充分认知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本质,“看山不是山'。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经典,个人理解,就是“以自然之道法,寓以民之德行'“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以此而言,道家的境界是达观的,积极的,入世的。

看山还是山'是佛家境界!!!

此处所说的佛家,指的不是出家僧侣、在家居士等释家弟子,而是历代先哲大德,依据佛教经典(三藏)所领悟的非宗教式的中国传统佛学文化精神和精髓。不可否认的是,在构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基础的儒、释、道三驾马车中,儒、道是原汁原味原生的本土文化,而释家佛学是源之于古印度的舶来品。在传入中国被逐渐接受并广泛传播的进程中,无可避免的受到了儒、道两家学说的积极影响。中国佛学的伟大之处在于,汲取融会了二家学说之丰富营养,既现实又理想,融入时空,又超越时空,“一切法皆是佛法,法即非法,无实无虚”,法门不二,一体同观❗️

首先指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佛法入世的目的是,'欲开、示众生佛知见',从而引导众生最终'悟、入'这一具有非凡智慧的“佛之知见'。一方面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十善道,八正业'等极易为世,人,所接受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以'闻、思、修、证'而后“信、受、奉、行'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自度度人,普渡众生”的博大襟怀所引领的“大乘'精神,去寻求世间宇宙至高无上的绝对真理❗️❗️

佛学以超出世人思维方式所能想像的广度、深度、角度、高度,来认知我们的现实世界!佛学的殊胜之处,即以出世间的绝对无为法(佛法的真理),来指导相对的“一切有为法(世间的法则),引领世间众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最终抵达相对于物质世界的精神世界的'究竟圆满'的心灵家园❗️❗️❗️

“看山还是山'是佛家境界看到的“山'的本质实相,此“山“已非彼'山',山既非山,是名为山❗️❗️❗️❗️❗️💯

以上是就该所提问的所谓禅语或禅机,拋开单纯的佛学观点,所答的一点浅见,敬请指正。

(0)

相关推荐

  • 浅谈禅理诗无我别趣

    高朝先:浅谈禅理诗无我别趣 作者简介 高朝先,赣鄱散人,古稀老者,惯以诗词创作为乐,以理论研究为趣.偶遇兴致所赐,间或亦以散文.故事.寓言之类逗乐时光. 无我,是诗词艺术之高境界,对于禅理诗,除了同样 ...

  • 觉醒者(一百五十五)——如何辨别世间法和出世间法

    问:"佛有观点吗?" 答:"佛没有观点,我们从佛经里读出来的都是自己凡夫的观点,不是佛的观点." 佛悟到的究竟真理是人的真心(心灵,绝对真理),里面没有观点. ...

  • 就是不断地 发现真相

    JT叔叔文库 JT叔叔资料库 昨天 总得来讲,这条修真之路,就是不断地 发现真相,消除自己内部的谎言.一旦 消除到你内部都没有谎言的时候,你就会到达道家认为的『全真』境界.而你也可以说,道家的全真境界 ...

  • 茶去儒、释、道三教

    茶作为一种饮品,儒.释.道三家都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是佛家把茶广泛推向社会,是道家最早以茶自娱,而把茶演变为文化的原自儒家. 三家又各自从茶的品饮中求道悟理,获得精神寄托. 儒家从茶道中发现伦常.道 ...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作为龙的传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儒.释(佛).道 作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平分秋色之中又可三教合一. 学习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qu ...

  • 佛家的第六意识和道家的识神是同一个东西吗?

    在佛法当中有一个"统领"意识思想活动和"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受的"领导",它叫"第六意识". 在道门有一个在" ...

  • 【寒露】如何理解禅语「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亦是山」

    【寒露】如何理解禅语「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亦是山」

  • 从看山是山 看山不是山 到看山还是山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佛教.佛法偈语.该如何来理解这三句话的含意呢?在佛法的禅修上,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它们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区别呢?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是指 ...

  • 取悦自己的三层境界

    人这一生 最容易忽略的 其实就是自己 我们常常因为在意别人的目光 而委屈自己去迎合 我们常常因为把事物看得太重 而给自己的心添乱 我们常常因为陷入胡思乱想中 而把生活过得灰暗 殊不知 只有学会取悦自己 ...

  • 认知思维的三层境界

    认知思维的三层境界

  • 年轻人要经过三层境界的提升 让你强大的只有你自己

    年轻人要经过三层境界的提升 让你强大的只有你自己

  • 执行力的三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作者:叶超群 来源:插坐学院(ID:chazuomba) 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位老板和他朋友吃饭,在吃的过程中他大开脑洞,畅想了一种商业模式,还提出一个不错的公司名字. 他朋友在中途的时候出去了一下,回 ...

  • 思维的三层境界,到第三层可成高人!能够看到最后的都不是普通人

    思维的三层境界,到第三层可成高人!能够看到最后的都不是普通人

  • 王维的《鸟鸣涧》乍一看是一首山水诗,其实是佛家修炼的三层境界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云溪别墅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诗,名曰<鸟鸣涧>. 按一般的理解,这诗当属山水诗,接近于 ...

  • 担当的三层境界

    担当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担当不是无原则的百般顺从,对领导交办的任务,明知违背政策原则,不及时提醒,一味的奉承,造成了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损失,最终会害人害己:担当不是江湖义气,为犯错的同志隐瞒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