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五)

     龙 占 明

紧承上文四)

 结  语

综观杜甫夔州诗,集杜甫诗之大成,数量多,质量高。[清]施润章《李朗仙江淮草序》云:“司马相如、王褒、扬雄诸人,皆生于蜀者也。杜甫诗入夔州以后,盖久客于蜀者也。说者皆谓得山川之助也。”(《学餘堂文集》卷六)夔州的山水人情成就了杜甫,成就了“诗圣”。杜诗因夔州而精彩。杜甫成就了奉节,成就了夔州,成就了“诗城”。夔州因杜甫而辉煌。

杜甫诗歌是奉节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历史遗留给奉节人民的宝贵财富。这是历史赐予奉节的机遇。可惜在以往的时光中,这机遇如沙粒一般从我们手中流走,历史选择了成都。夔州被人们忘却。

当我们今天重新审视夔州诗的时候,重温历代圣哲对杜甫夔州诗的推重的时候,我们惊喜地看到:文化,已在朝野人士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诗城文化,已成为奉节县有识之士的共识。城市文化建设,已纳入管理者的规划蓝图。复(扩)建杜甫草堂,已如地平线上的桅杆,可远远看见,而不是遥不可期了。

复(扩)建夔州杜甫草堂,是历史的延续,是对历史的尊重。

据前所知:

北宋庆历年间(1043-1047),东屯即有杜甫草堂;南宋庆元三年(1197),东屯“临溪又建草堂,绘其遗像”;元代将杜甫草堂从东屯迁往关庙沱,明万历元年(1573)在关庙沱重修瀼西草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奉节知县侯昌镇(桐初)捐俸在东屯浣花溪畔重建瀼西杜甫草堂。

复(扩)建夔州杜甫草堂,已是历史的必然!

夔州东屯(现奉节县草堂中学一带),是杜甫居住过的地方。自古风景秀丽,那里“稻田水畦,延袤百顷,前带清溪,后枕崇岗,树木葱茏,气象深秀,称高人逸士之居”(清﹒于卓《东屯少陵故居记》);现在,当年的浣花溪,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已变成一片平湖,波光粼粼,桨声咿呀。这和唐时成都浣花溪一样,大可通船。有谁知道,1200多年后,夔州的浣花溪,复原了唐时成都的浣花溪。人意耶?天意耶?

东屯,是复(扩)建杜甫草堂的理想之地!

杜甫苦心经营的成都草堂,由于杜甫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它既是诗人故居旧址,又是纪念祠堂。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接近于民居;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成都杜甫草堂,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的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

明代著名的散文家钟惺在《浣花溪记》中写道:“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钟惺把成都草堂和夔州东屯并称为“杜公二居”,称老天派杜甫到夔州为夔门增添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可见,在古人的心中,夔州的东屯故居(瀼西草堂)足以和成都的草堂媲美。

成都杜甫草堂,能够由衰转盛,演变成今日的规模。为什么夔州杜甫草堂,就不能呢?

同时,甘肃天水、湖南长沙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杜甫在长沙有过短暂的逗留,作诗50多首。但是,长沙人民为了缅怀杜甫,在市内湘江风光带的中心地段的江边,修建了一座宏伟的杜甫江阁,与橘子洲隔江相望。该阁为园林仿唐建筑,园林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阁上大书楹联一幅:“草堂在蜀,江阁在湘,万里江山双胜迹;李白为仙,杜甫为圣,千古笔墨两雄才。”上联把长沙的江阁和成都的草堂并提:在中国的万里江山中,只有长沙的杜甫江阁能和成都的草堂媲美;下联李杜并提,以李衬杜:称赞他们都是千古雄才。全联对仗工稳,气势雄阔,表现了长沙人的无比自豪和对杜甫的崇敬之情。杜甫在陇右居住4个月,作诗近120首。可天水建起了颇为壮观的杜甫纪念馆。其实,无论是长沙诗还是陇右诗,都不能和杜甫在夔州寓居近两年、作诗430多首相比。但他们有这种认识,有这种胆魄!和长沙、天水相比,我们欠杜甫的太多、太久了!

三峡学院程地宇教授在“奉节县城市文化建设研讨会”上指出:“如果到了成都,不去杜甫草堂瞻仰,等于没到成都一样;如果到了奉节,不参拜杜公祠,那就跟没有到奉节一样,只是看了一下山川奇观,比如夔门、天坑地缝诸如此类。诗城文化没有哪一样比杜公祠更为恰当的了。”

历史赋予了我们机遇!以今日的财力,以今日的建筑技术,只要认识到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复(扩)建夔州杜甫草堂,就是再造一座白帝城!白帝城因李白而享誉天下,夔州杜甫草堂因杜甫而驰誉世界!昔日李杜双星齐、宋相逢,辉映齐、宋;今日李杜双星夔州为邻,光耀夔州!

我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都夔州二草堂相互辉映的佳话会成为现实。有李白等一大批诗人和杜甫结伴走来,有三峡、白帝城等风景名胜的巨大影响力,有长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今后还有铁路、机场)提供便利的交通,加上脐橙等丰富物产,奉节的文化会进入繁荣的时代,奉节旅游的黄金时代将随之而到来!

参考书目:

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

陈贻焮《杜甫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嘉莹《叶嘉莹说杜甫诗》(中华书局)

江希泽《少陵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

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重庆出版社)

[来源:http://www.010fl.com/shisheng/201208/8086.html ]

(0)

相关推荐

  • @所有人,你有一封未读邮件

    <奉节的三个"关键词">发出后,有两条留言引起我的关注,发来共赏. @李鹏:峰哥,奉节的三个关键词一文,有几个文史常识想与你商榷一下. 第一,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一诗作于 ...

  • 杜诗七律赏(49)杜甫·秋尽

    杜甫·秋尽 秋尽东行且未回,秋末从成都往东行到了梓州至今未返, 茅斋寄在少城隈.成都的草堂就留在小城角落让它空闲. 篱边老却陶潜菊,草堂篱边种植的陶潜菊白白地老掉了, 江上徒逢袁绍杯.梓州江上我又空遇 ...

  • 杜甫寓居夔州境,佳作四百砌“诗城”|文化名人与三峡

    杜甫在白帝城:每倚北斗望京华 身在漂泊食苦难,心驻朝堂哀民生. 生不逢时诗作伴,诗圣之誉后代尊. 纵观唐代诗人杜甫生平,似可用八个字概括:怀才不遇,贫困潦倒. 代宗广德二年三四月间,杜甫离成都抵渝州, ...

  • BBC甘道夫版杜甫: 他们还是记不住有重庆

    4月初,BBC推出纪录片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片子内容主要记录了杜甫(712年-770年)的生命历程,并适时插入杜甫在当时 ...

  • 一代诗圣杜甫的传奇人生(三):迁徙蜀中,与世长辞

    导语: 公元759年,四十九岁的杜甫携妻带子离开长安,开始了向西行进的漫漫征途.一路上翻山越岭历经艰险,他们在甘肃省境内的同谷(今甘肃天水)落脚,希望能得到接济.穷困潦倒的杜甫却始终不能让家人过上衣食 ...

  • 浣花溪记a

    2021-06-17 09:46钟惺 月读 2021年6期 关键词:花溪草堂溪水 [明]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b.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c,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沈瓜d, ...

  • 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一)

                                     龙 占 明     内容提要  "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已成为古今论者的共识.本文从杜甫夔州诗的数量.内容及技 ...

  • 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二)

                               龙 占 明 (紧承上文一) 二.内容丰富多彩. 胡铨<僧祖信诗序>说:"少陵杜甫耽作诗,不事他业,讽刺.讥议.诋謌.箴规.姗 ...

  • 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三)

                                   龙 占 明 (紧承上文二) 四.开创性地七律诗创作. 七律之体起自初唐应制.在杜甫以前,五言律诗.五七言古诗.五七言绝句.乐府,都基本成熟 ...

  • 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四)

                               龙 占 明 (紧承上文三) 五.手法变化多端. 作为一位敢于探索,突破常规的诗人,到了晚年,由于见多识广,艺术纯熟,经验丰富,感受深刻,杜甫在诗歌 ...

  • 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

    原文地址: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作者:唐之韵 杜甫居蜀去蜀 龙占明 内容提要   "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已成为古今论者的共识.本文从杜甫夔州诗的数量.内容及技巧开拓创新诸方面 ...

  • 饶宗颐:论杜甫夔州诗

    <叶水心集>卷一二<徐斯远文集序>云: 庆历.嘉佑以来,天下以杜甫为师,始黜唐人之学,而江西宗派章焉.然而格有高下,技有工拙,趣有浅深,材有大小,以夫汗漫广莫,徒枵然从之,而不 ...

  • 杜甫夔州诗研读札记

    杜甫居蜀去蜀 杜甫夔州诗研读札记   程地宇 读夔州诗,人们也许会感到,在那忧愤沉郁的诗情中,隐含着一种生命凋零的深切哀恸:在那雄浑悲壮的诗境背后,飘荡着一片死亡临近的森冷阴影.诗人强烈的求生欲发为浩 ...

  • 试论杜甫在夔州时期的诗歌创作

    出差订酒店,单单拿返现,出差人都在用的酒店预订平台,下载APP领取100元返现红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后徙居襄阳,因曾祖官终巩县令,遂世居巩县今河南.唐玄宗登基 ...

  • 论杜甫的夔州诗(李寅生译)

    一 大历元年(766年)暮春,杜甫从云安迁居到了夔州.在到大历三年初春乘船去江陵的近二年时间里,杜甫写下了四百五十余首诗歌.如按宋本<杜工部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57年出版)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