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文字中体验美,在“美”的世界中成长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已经不多了,但是美盲很多。”
什么是“美盲”?就是不懂得从音乐、绘画、文字中感受美的人。而真正的“大家”,是具有丰富的“艺术细胞”和较高的“审美素养”的。
正如在物理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政道在一次演讲中说的:“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院士李政道先生
你可能想象不到,物理学家钱学森雅好书画;园林学家、古建筑学家陈从周热爱文学;农业学家袁隆平喜欢小提琴……在常人眼中,这些各领域的“大家”应该日夜都在思考着艰深的问题,探寻人类的未来,怎么有可能去画画、读小说或者拉小提琴呢?这其中不得不提及的是美育与智育的关系。
现代神经生理学家、美国医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佩里认为:人的语言、数学、逻辑等是由大脑左半球负责的,俗称“数学脑”;图像、音乐及其他非语言信息则由大脑右半球管理,俗称“模拟脑”。
如果大脑的某个部分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就会引起疲劳而转化为抑制,工作效率就会降低。如果在紧张的科学思维之后有一个轻松的文娱活动,譬如听听音乐,特别是不带歌词的所谓“纯”音乐,就能转换兴奋中心,使左半球大脑皮质迅速进入抑制状态,心理学上称为“假消极状态”。
在这种抑制性的“假消极状态”中,左半球大脑皮质就能得到必要的休息,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这也是为何爱因斯坦在潜心创立相对论的日子里,常常在书房里用小提琴演奏莫扎特的奏鸣曲的原因。
除了我们熟知的音乐、绘画以外,文字也同样有着独特的作用与魅力,如果想要带领孩子感受美,中国的古典诗词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让孩子品读古诗词的过程,就是在向他们传达人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对生活应有的倾心,不仅如此,文字本身所传达的“美感”也同样令人震撼。
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一首诗里有松间明月的光,有石上清泉的声音,也有浣女归来时在竹林中的喧笑声,更有有渔船穿过荷花的景致,俨然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
诗句本身已有如此的“美意”,再品味一下王维写诗时的心境,则更有趣味。要知道,王维素有禅心,早已淡泊名利。既然如此,何不归隐山中,享受这难得的“山居秋暝”呢?王维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电影《死亡诗社》里曾有这样一段台词: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好玩。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电影《死亡诗社》剧照
中国古诗词的美感,有太多内容可以挖掘,其中既有“美丽、浪漫、爱情”的因子,也有“志向、抱负,家国”的豪迈气魄。如果家长们不想让孩子因为考级而学钢琴,不想因为让孩子成为画家而学画画,只想让他们单纯体验艺术的美,不妨选择读诗。
如果孩子年纪尚幼,对于诗歌还缺乏理解能力,那么不妨就由家长给他们讲讲故事吧!故事中耐人寻味的哲理,讲故事的方式、用词,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过程。
不仅如此,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母多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很好地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从小会讲故事的孩子,长大后学习成绩也更好。所以说,不仅应该由家长来讲,也应该慢慢让孩子学会自己讲。当他们对文字有了感觉的时候,再去读诗、读作品、大声诵读或是独自欣赏,都将是一个“美”的过程。
在此分享给家长们一些讲故事的小技巧:
01
多复述
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章节可以多讲几遍,帮助孩子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和孩子一起学习或者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在成年人的不断启发帮助下,孩子会不断锻炼自己复述故事的能力。
02
续故事
一段故事的发展走向,可以由家长带着孩子来续写或者改写,引导孩子打开思路,发展想象的空间,尽量用上一些故事中出现的词汇、让孩子去感受每个词句的含义。
03
多提问
提问与回答,都是思考的表现。要引导孩子去思考,问问他们认为这个故事中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个词语用得好?可不可以用相同的词语造个句子?这些小小的互动,都会让孩子对故事有更加纵向的认知。
希望家长能够引导孩子从文字中发现美,而不是看到古诗就想到背诵、默写,看到文章就联想到阅读题。营造一个“美”的世界,引导孩子在“美”的世界中成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