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任杰教授:在PP、PE里添加降解剂,比不降解还可怕,海南已出现假降解!

来源:龙朴、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

2月28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任杰教授在龙朴线上直播时表示,在聚乙烯、聚丙烯里添加降解剂之类的,比不降解还可怕。

以下是速记内容,20句话带你了解生物降解行业最新动态。

1、大家要厘清一个概念,禁塑不是禁所有塑料,禁塑是针对一次性塑料制品,而不是传统耐用的塑料。保险杠、手机壳这些要耐用。

2、生物降解塑料在塑料里面还是小弟(幼儿园阶段),几十万吨的产量和需求,对6000多万吨的聚烯烃不会形成冲击。但是禁塑是国家治理塑料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定,从事吹膜、纤维、纺丝、薄壁这些工厂要储备技术了。

3、PBAT主要以膜袋、地膜为主,原料聚合端有金发、屯河、金辉、恒力,仪征化纤等。

BDO从7000多元涨到现在2-3万元,导致PBAT原料断货,不排除资本的炒作。

现在断货,这个时间不能太长,原材料长期缺货,会给禁塑进程带来挑战,超市里拿不出真降解的袋子,真的出不来,假的就出来了,咱们有些人的造假能力还是很强的。

海南已经出现HDPE加点光/氧化降解剂,袋子就直接标上可降解。你不要禁塑禁塑,结果全是假的充斥市场,到时候又回到以前了。可降解袋子下一步是与湿垃圾一起走,可以工业堆肥。

在聚乙烯、聚丙烯里添加降解剂之类的,比不降解还可怕。微塑料的危害,对土壤、海洋都有很大的危害,还会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辨别是否可降解,看JJ标识。

4、PLA是一九三几年杜邦公司生产,当时分子量很低,发展到现在应用场景很多,因为PLA不仅可以做医用材料,还可以做包装材料、纤维纺织品、纤维里面的卫生用品(无纺布、尿不湿、卫生巾)、3D打印等。未来可以开发汽车内饰(耐用5-10年),在降解性能和耐久性上取得平衡。本届北京冬奥会已经用PLA做成矿泉水瓶。

5、中国在纤维的制备技术、改性技术、应用技术,从学科链到产业链都非常全,国家有政策支持,规模上去了,过了盈亏平衡点,中国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生物降解市场。

6、目前生物降解材料还是一货难求,这种供应紧张状态还会持续一两年时间。

7、目前做PBAT的比较多,因为原来做PET、PBT的转产PBAT很方便。

8、PLA降成本有2个方法,第一规模化,第二技术进步。原来是用玉米淀粉,未来三五年要用秸秆、纤维素。

9、丰原、海正、同杰良都有扩产计划。同杰良马鞍山工厂目前正在改造,年底会释放产能,着手建一体化工厂。

10、目前PLA降低成本的方式还是只能靠扩大规模。限制PLA的价格是规模化生产,不是技术的问题。

11、用秸秆等替代玉米、淀粉生产PLA更具成本优势和社会效益,是未来发展方向。数据说明,玉米2800元一吨,秸秆送给你政府还补贴,市场运作的话也就300-400元,4吨秸秆生产一吨PLA,原料成本也就1200-1600元。所以降价空间还是很大。

12、丙交酯开环聚合法(两步法)生产PLA是国内外比较主流的方法,这个方法还是要求丙交酯受率问题、有个转化率、开环聚合,装备投入也多。

13、直接缩聚法(一步法)对乳酸纯度要求很高,不能有杂质和残糖否则发黄。PLA直接缩聚开始反应之后分子量比较低,因为直接缩聚是脱水,到了后期就像麦芽糖,黏度非常高,脱水非常难。日本三井化学用共沸溶剂的办法把水带出来,效果也不是太好,后来我用固相聚合、反应挤出的方法,提高分子量。

14、而且,有的一次性塑料(刀叉勺)并不一定要分子量很高,搞到几十万分子量没必要,反正只用一次,有些产品用直接缩聚法就可以了,如果需要做成纤维、做成膜袋,需要分子量高的,那我们就用丙交酯法。

中国的装备制约了我们材料工艺的发展,包括一步法,我们装备的技术要跟上,这个产业才能发展。有市场才会有大型装备的国产化。

15、PLA跟二元醇、跟PTMEG、跟AA共聚,柔性好的材料,可直接做膜袋,膜袋就不用共混了。未来PLA也会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开发出不同牌号。

16、PLA必须干燥,不干燥的话加工窗口比较窄。

17、开发的耐热级PLA,结晶退火,直接缩聚法比丙交酯法还更好,更容易操控。

18、目前的可生物降解原料可以用来做胶凝剂,但是还不能规模化生产。

19、做成颗粒淀粉TPS会比直接的淀粉更有利于后面的加工。

20、聚丙烯对于可回收的理念来说是很好的材料,但现在人民的知识普及还有素质提高、生活方式等还没有跟上可回收理念。

来源: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