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游在邯郸成语典故苑

赵苑公园是邯郸的四大名园,大门是仿赵的建筑,两个巨大的门柱中间是古赵名玉和氏璧的大样。嗯,原来和氏璧是圆形滴。这个赵苑公园别的倒没什么,那个成语典故苑倒是值得一看。

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广袤地域的辉煌历史、深厚丰腴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披沙拣金,凝聚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据不完全统计,由邯郸历史和相关史书中所滋生、蕴积、提炼出的具有邯郸地方特色或与邯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达1500条之多。它们以言简意赅、精辟神妙、富于哲理、寓于情趣、耐人寻味而成为中国汉语言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在成语典故苑里以碑刻、浮雕、绘画、自然山石象形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为表现形式,将发生在邯郸的成语典故再现世人面前。它以古喻今,鞭策鼓励后人,是中国唯一的以成语典故为主题的文化园林。如“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毛遂自荐”、“纸上谈兵”,“围魏救赵”,“价值连城”,“将相和”,“刎颈之交”,“梅开二度”,“退避三舍”,“铜雀春深”,“宁可玉碎,不愿瓦全”,“绝妙好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奉公守法”,“奇货可居”,“南辕北辙”,“河伯娶妻”,“挟天子以令诸侯”,“下笔成章”,“路不拾遗”,“诗文判状”,“窃符救赵”,“步履蹒跚”,“三寸之舌”,“惊弓之鸟”,“旷日持久”,“不遗余力”,“舍本逐末”,“智者千虑”等等等等苑里都有,而且是一面刻的是成语,另一面刻的是这个成语的典故。慢慢看慢慢学绝对是个长学问的好去处。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如展现赵武灵王为富国强兵提出向胡人学骑马射箭,进行军事改革的“胡服骑”,开改革之先河;展现赵国大将廉颇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主动向蔺相如道歉并承受责罚的“负荆请罪”,兴团结之优风;展现赵平原君门客毛遂自告奋勇,说服楚王的“毛遂自荐”,倡用人之道;展现西门豹割除坑害民众恶俗的“河伯娶妇”,除害民之陋俗;展现贤明君王增加收入,节约开支的“开源节流”,定富民之策;展现赵田部吏赵奢,不畏权势、依法征收租税的“奉公守法”,明安邦之本;展现赵简子放生积德的“邯郸斑鸠”,明生态之重等。

邯郸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早在春秋时期就见于史籍,战国时期是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邯郸市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城邑。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初期,就有邯郸的建制,当时邯郸已是一个人口聚居的城市。战国时作为赵国都城历经158年,秦统一后分别设邯郸县、邯郸郡。当时的邯郸经济昌盛、繁荣发达,与长安、洛阳、开封、成都同称五大都城。悠久的历史产生了邯郸灿烂的文化和不朽的文明,特别是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

  位于插箭岭东侧。相传它是武灵王在骑射之余的休息歌舞之地。宫女们在献歌起舞的前后,常在水边楼台梳妆照眉,故有梳妆楼照眉池之称。

唐代诗人李白曾有"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的诗句。现存土台残高10多米,其北梳妆楼遗址表土下沿卵石铺设的建筑散水。梳妆楼以北尚有"铸箭炉""虚粮冢"等夯土台,曾是古城西垣附近防御建筑。

邯郸自古出美女,而这片湖水,不知曾照过多少邯郸美女的倩影。

【典故】黄粱一梦,黄粱指小米,黄粱一梦即指梦醒来的时候小米还没有煮熟。相传唐朝时期,一为名叫吕翁的道士因事要到邯郸,巧遇一名姓卢的书生。卢生渴望得到荣华富贵,吕翁一番劝解不见成效,便让卢生在他的枕头上睡觉,让他在梦中得到荣华富贵。卢生在梦里历经大起大跌,最后在荣华富贵中度过余年。卢生做完梦后醒来,发现店主人蒸的黄米饭还没有熟。成语流传至今,用来比喻荣华富贵如梦一场,短促而虚幻。

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后喻荣华富贵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美好之事物,亦不过顷刻而已,转眼成空;或喻梦寐以求之欲望落空,常用此语。

  文字来源网络,图片均为本人索尼黑卡拍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