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屈建修:青海湖
【前言】古人之所以注重游学,是因为他们坚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游历的过程中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雄浑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调整着个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人们不仅仅要利用大自然,更要回报大自然,要与自然和谐共生。
青 海 湖
屈建修
来青海,不在计划当中,而在好友之邀的偶然。甘南的行程因多雨而取消,去青海却成了邀之必然。
青海因青海湖而得名,环湖游是每位游客之向往。文明的延续使得“青海湖渊源”有了可寻之处。湖和海有本质的不同,因古人的认知缺陷而使二者混淆。《山海经》有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有西海、东海、南海、北海,“四海”之说。把“四海”主观臆断为今天的大海,显然是不对的。名称相同的“东海”、“南海”,不同的“西海”和“北海”都是狭义的“海”。地陷有水即为海,这是远古先民的认知。久居“昆仑”之高原地,何以见今日之大海。把“青海湖”称之为“西海” ,因美丽的传说而更让人回味。
兰州,母亲河滋养的这座城市,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小吃是多样的,“牛肉面”更负盛名,早餐的面是兰州人的最爱。好友增涛的介绍和在老字号“金牛街1915”的品尝让我觉得以前吃过的“牛肉面”多是糊弄人的。
留唇的香,窗外的风,崎岖的路。感觉不多时已到湟中县,一行四人的环湖游便开始了。
倒淌河,公主观“日月宝镜”思乡之泪汇成的河。哀伤地流淌着,不滔不哗,似一束彩虹、一条星河,静静地,悄悄地随公主西行。赤岭,不毛之地。被青海湖这把公主丢弃的宝镜折射而现日月之光。远望在日月山,思念如倒淌河。印证着千年不断的眷念。
沙柳在风沙里倔强的生长着,单一却并不孤独。高矮不等的山丘,是年轻人释放激情之地。五彩经幡随风在空中飞动,敖包随游牧民族的迁移而在草原星星点点的分布着,指引着方向。最初的标志在千百年的迁移中逐渐被牧民视为“路神”而有了灵性。而“人心的共识、坚定的信念、垒叠堆筑的智慧”却因现代建筑构架而缺失。草原广袤,牛羊嬉戏,“喇嘛房”样式的小屋的奶茶依旧香醇。
从西宁驱车151公里处,便是“二郎剑”景区,这里是中国最早的鱼雷发射试验基地。公开而神秘,平凡而伟大。竟让我不敢有越“雷池”半步之想。也错过了登船游湖的最佳地。
道旁的格桑花,金盏菊,不知名的野花暗香疏影而回头竟成花海,硕大而美丽。不远处的油菜花让游客止步。菜地里一座小屋简单而自然,风幡舞动,使黄的花、绿的草、蓝的天、碧的水、白的云也舞动起来,身处其中使人陶醉。而非观赏季节的巧遇更让人惊喜。
青海湖延湖360公里的广袤地区是蒙、藏民族混合居住区。牦牛肉的淳朴、奶豆的香甜伴我们一路前行。一处,歌声悠扬,人群熙熙攘攘的。止步前行,因语言交流的障碍不知是藏民族的什么节日,但场面是那样的和谐。偶闻特殊的体香我们也参与其中。人们热情的交流,小孩子们追逐打闹。矮矮的长条桌上摆放着各种美食水果,过往之人顺手便可品尝,但因不知习俗我们只能傻傻的看着离开。和骑行的自行车队相遇在这里是必然,青春年少的他们让人羡慕,也让人嫉妒。雄心不灭又当如何?飞驰的过往让人浮想联翩。
一路前行,过“黑马河乡”“伏俟城”“鸟岛”,只闻鸟鸣,不见鸟飞。海心山若隐若现,雄鹰在天际翱翔。原子弹爆破震惊世界,而原子城依旧平静而安详。
游湖而不涉湖,只因它是上苍赐予万众的“本源之泉”。静静地摆放在那里,生怕过激之动使之溢出。轻轻地就这样带着敬畏、带着不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