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农村里没有空调和风扇,在大夏天是如何度过的?
文/农夫也疯狂
老话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就是三九天,而最热的时候就是三伏天了。在三伏又数中伏是最热的。自打进入中伏(7月22日)以后,气温是一天比一天闷热了,像38℃以上的高温几乎成为了常态。在这样闷热的天气,基本上是离不开空调和风扇了。前两天看新闻,在印度居然出现了50多度的高温天气,想想都有点可怕,听说他们国家空调都卖断货了。相比于他们,我们还是比较幸福了,最高温度也就是40℃出头而已。有些年轻人说,进入到了夏天以后,就全靠空调来“续命”了,有些人还说“我们的命都是空调给的”。那在过去农村里没有电的年代,夏天如何度过的呢?
农夫是70后,也经历过没有电的时代。在我们村里是在90年代的时候才开始通电的。然后就开始有人购买电器产品了,当时都是小型的黑白电视机,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才会舍得购买电扇。其中有些是吊在屋顶的,有些是坐式的摇头风扇。但多数都是舍不得用的,只有在热的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才会用一会儿,因为在当时的电费是比较贵的。在七八十年代,农村里没有通电,所以也就没有风扇、空调了。而在当时的夏季农民度夏的方式也是比较简单的。
还记得当时我们村里的房子,基本都是青砖瓦房,这些房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在夏天的时候通风比较好,不说冬暖夏凉,但至少在夏天的时候是很凉爽的。奶奶住的老房子是70年代的时候建的,就是那种盖瓦的房子。这些年她老人家一直舍不得搬到新房子来住,她说这个老房子住着更舒服一些,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不怎么热。
这个一点也不假,老实的瓦房设计比较合理,通风也挺好,在夏天的时候要比现在的平房温度低好几度。每年到了夏天的时候,奶奶家门口就会有好些老人过来乘凉。他们都说这里非常的舒服、凉爽,不用吹风扇,也感觉比在家里吹风扇要强一些。如果实在是天气很热了,老人们就会拿一把蒲扇来扇一扇。在没有通电的年代,农民消暑降温的主要工具就是蒲扇了,其不仅可以扇风降温,而且还能驱赶蚊子。
在过去除了蒲扇来扇风以外,还有些人会去一些古树下,或者是巷子里乘凉,因为这些地方有风吹过,一般都是比较凉爽的。还记得以前在夜晚的时候,如果比较闷热了,热得睡不着觉了,大家伙还有一种消暑的方式,那就是去房顶上睡觉。同时在饮食方面也会做一些清淡的、消暑的食物,比如绿豆汤、绿豆粥等等。男人们会脱掉上衣,而有些小孩子则会去河里面游泳来解暑。
没有电的时代,农村里消暑的方式都是比较简单的,毕竟在当时的气温也没有这么高。何况在农村里有山有水,而且也没有今天这么多的汽车、工厂等,所以当时的农村即便是在大夏天的时候,也不怎么热。听村里的老人说,在三十年前像三十几度就已经算是很热了。另外当时的生活条件也就那样,也没人感觉到特别的热。就算是很热了,那也只能是“挺着”。正所谓“心静自然凉”,只要心态好,那也就不会感觉到那么热了,你说呢?在你家乡以前还有哪些消暑方式呢?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喜欢文章的朋友们,记得点赞、分享和关注农夫也疯狂,每天都会为大家免费分享一些农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谢谢大家!(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