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终于过了把瘾,要看这片的抓紧了!
★
主旋律的电影,经常会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虽然人物原型都是值得崇拜的,但用力过猛的加工处理却总让角色显得“不近人情”。
明明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非得安排一段别别扭扭的激情独白。
明明氛围已经紧张到不行,却还要添加各种高大上的心路历程,让人看得尴尬又无语。
刻意营造的煽情已经不能抓住观众的心了,少了有血有肉的情感纠缠,被包装后的英雄们很难把人们带入正确的情绪中。
但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却扭转了不少人对这类影视剧的刻板印象,仿佛你不是在欣赏一个作品,而是真的活在了角色的人生中,这就是热映影片——
《守岛人》
这部电影是根据“人民楷模”王继才守岛卫国的真实事迹改编的,将王继才32年的守岛生活浓缩在了125分钟的电影里。
王继才要守的岛是黄海前哨开山岛,除了每天按时巡岛、保护航标、写日志外,他还经常会与走私、偷渡等危险人物作斗争。
开山岛是军事要塞连云港的右翼前哨阵地,环境很恶劣,之前来过四任守岛人,但都没待几天,最长的13天,最短的3天。
而王继才能坚持下来,除了因为强大的意志力外,还有一个“加分项”,就是妻子王仕花的为爱坚守。
王仕花原本是镇小学的教师,一次带女儿上岛看爸爸,结果被台风困住,好不容易上岛了,眼前的丈夫也早已不是之前精神的模样。
为了照顾王继才,她辞掉了镇小学教师的工作,把女儿托付给奶奶带着。
王仕花对丈夫说,“你守岛,我守你。”
简单六个字,但辛酸又伟大。
整个观影过程,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没什么废话,它所呈现出的“守岛人”是赤诚、真实的英雄,他并非是天神下凡,一出生就带着普度众生的大仁大志。
刚刚接受任务的王继才,会坚持不下去、会抱怨、会发牢骚;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的他,会悲恸、会懊恼、会无力承受。
他想过不留在岛上,但就是说不出口。
看着妻子和他一起受苦,他怜惜又有些无可奈何,女儿不理解夫妻俩的坚持开始指责他,面对这样的指责,愧疚和责任让他怔怔出神、手足无措。
他有自己的小情绪,却不会被这样的情绪所打败,因为平凡、他的坚持才更让人动容;因为有过退缩,最后能留下来才特别珍贵。
我们从这部影片中看到的王继才,没有被刻意勾勒出的高光时刻,朴实而伟大。
但如果抛开评论者的视角,这部电影又会让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触动呢?
于是铺子联系了在《守岛人》饰演王继才的刘烨,做了一期专访,原本话题只是针对《守岛人》,没想到却越聊越多。
关于角色、关于生活、关于“火华社长”……
电影一开场就是狂风席卷的恶劣天气,阴暗的镜头、暴躁的大雨、猛烈的海风,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像一只蚂蚁,随时可能会被大自然碾在脚下。
没有饮用水,只能用泥鳅做个简易的净水系统;资源匮乏,连方便面都舍不得吃个尽兴。
如果说这些困难都还能克服的话,那么孤独便是摧毁人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刘烨饰演的王继才带着三只小狗和侯勇饰演的王长杰电话斗地主,一边打牌一边拍蚊子,身上不是蚊子包就是伤疤,他却沉浸在有人聊天的快乐中,暂时忘记了眼前的不舒服。
这些并不是为了突出王继才的不容易故意制造出来的,32年前的开山岛就是这样的“不适宜生存”。
也许很多人对海岛的印象都和刘烨差不多,他说,“以前看电影、看记录片觉得在海岛上生活是一个特别新鲜的事,沙滩、椰子树、捕鱼、抓螃蟹什么的。”
可即便过去了32 年,科技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开山岛的环境依旧还有些恶劣,刘烨聊到自己第一次上岛的经历,表示“根本没办法生活下去”。
剧组上岛的那天有大雾,什么都看不见,差点发生危险。
现在有雷达了船能过去,以前没有雷达只要起雾,船是不可能上岛的,有暗礁,包括会迷失方向。
刘烨回忆,“那天特别冷,下冻雨,天特别灰,那个岛上放眼望去,全是一块块石头或者碎石,走到一个角落里边,有石头房子、有土、有一棵桃树,而且那岛很小,走两圈基本就走完了。”
这样的环境,很多人独自生活一个月也很难做到吧。
实际拍摄地虽然选在了平潭,但为了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演员们还是吃了不少苦,其中就包括“假伤变真伤”。
刘烨说,“开始时候,每天要化两个小时,身上要做蚊子包,到后来基本上不用做太多了,身上都已经被蚊虫咬得到处都是包了,开始的时候画晒伤,后来晒的掉了几层皮之后,也不用再化了。”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如何诠释好一个角色?
刘烨直言,“是很大挑战。”
“我之前也扮演过一些历史上的人物,很多事离我们很远,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影像资料一些图片去找啊,这次最大的不同是王继才其实是2018年逝世的。对于他的回忆,包括很多纪录片,都是特别清晰的,所以说我怎么去还原,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包括他的精神特质,对一件事情坚守几十年,他内在的这种力量感我觉得至少是我没有的,所以这个对我来说是很大挑战。”
除此之外,在拍摄的过程中,刘烨也遇到了其他难题,拍第一条的时候,导演让他演了27条。
刘烨说,“我当时也是有点儿懵,因为演了好多年戏了,就超过十几条已经开始很少了,导演追求一种像记录片一样的方式去表演。”
“所以当时是怎么去还原,就是最自然的表演。”
为了揣摩好这个角色,刘烨和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聊了很多,他说,不能用咱们的思想去思考。
“边拍边觉得他是一个精神世界特别纯粹的人,王继才后来被评为'人民楷模’,他的精神世界特别纯粹,他对承诺的信守是特别可贵的,我做出一个承诺,我一定会坚守,我一定会保守我的承诺,不能让这个承诺在我的身上垮下来。”
对于这种承诺,刘烨觉得就像是“菊花之约”。
“两个君子说好了一块喝酒,今年重阳节在我家喝酒,明年重阳节我去你家喝酒,到了重阳节那天晚上了,这哥们突然想起来了,去年重阳节我答应过我的朋友,因为这是个承诺,相隔很远人不能日行千里,但鬼魂能行,然后这哥们就拿剑自刎,自杀。我的鬼魂会日行千里,很快能赶到,至少这个承诺我会遵守,我觉得特别像这个,可贵的,好像在很多书本上,那种传奇书本才能看到。”
可在这个有点“快消”意味的时代下,传奇有时候就算放在书本上也没人愿意翻,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类片子在如今商业片云集的电影市场中真的很难得到大家的关注,再加上极端的拍摄条件,估计会劝退一大批演员。
刘烨为什么要演?
不缺作品又是影帝,把那么多时间就交给一部很信念感的电影,也不知道最终票房会怎么样。
刘烨的原因很简单,“需要把他们的事迹用电影的方式告诉更多人”
刘烨觉得,“如果不把它拍出来,不把它拍好就太可惜了,也太对不起像他这样的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力量,只要是真实的,就是吸引人的,能够打动人的,我们很多主旋律的题材或者是红色题材都是真人真事,曾经真正发生过的,所以只要尽量真实还原,我相信会打动更多的人。”
有多真实?
有人看完电影后这样说,“刘烨是把身体交给了角色,刘烨这个人是隐身的。”
连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都说,刘烨演得非常像,非常像他的丈夫王继才。
这样的肯定,让刘烨感到踏实。
毫无疑问,刘烨再次贡献了“整容式”的演技,对他来说,“塑造角色是个特别过瘾的事。”
他说,“有些商业片包括现在的那种,好多明星在一起,大家每个人可能最后出现在里面就20分钟,然后时间加起来了。我自己现在不是特别愿意做那样的事,我觉得有一个电影,完全让我耍开了好好去演,我其实挺喜欢的,也可能跟现在自己的状态有关系。”
现在的刘烨,骨子里虽然还是我们熟悉的“火华社长”,却也收起了了曾经肆无忌惮呈现出的“欢乐感”。
刘烨觉得:现在的他挺成熟的,谈话间也开始出现了“家长里短”的温馨。
“现在要考虑孩子,因为要上初中了,再过个六七年他就要上大学了,现在是一个自己还挺舒服的状态,比以前成熟了。”
“我以前有过一段儿时间在微博上包括综艺里边儿,就是挺闹腾的,就是愿意逗,现在毕竟40几岁了,40几岁了就有点耍不起来了,因为可能长大了吧,自己就是感觉有点儿耍不动了。”
耍不动的刘烨,言语中带着佛系的云淡分清,但要说他“看破名利”,他本人却第一个不同意。
刘烨是这样说的。
“没感觉也千万别说谁看破名利啊,就是正常走,刘烨老师可努力呢,一直在努力的拍一些东西,一直在努力的让大家能够认可。”
这话唠得简单真实,毫不套路。
一个多小时的对话里,刘烨并没有刻意回避过我任何问题,这份坦诚在当下的娱乐圈中真的很难得。
影片中王继才说,“人这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不亏心”,或许这也是刘烨的心声,同样又是我们每个人的向往。
喜欢自己做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喜欢做着这件事的自己,人生总会迎来高光时刻。
而在铺子看来,这就是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