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按照统一“源程序”编码的活的“文件包”
这是“九九归一”的一张图,九层需求满足,由生到死,完整轮回;这是“辩证互动”的一张图,每层两类需求的满足既对立又统一,在特定条件下辩证互动,相互转化;这是“螺旋上升”的一张图,低层级需求满足后自然上升到高层级需求的满足,遇到阻碍则降序下行……这是造物者的启示!
杨振宁先生在一次访谈中讲到:“如果你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形状的,那我想是没有的。如果你问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
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劳伦斯·克劳斯在2009年的“A Universe From Nothing”的演讲中描述:“你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一颗爆炸了的恒星。你左手的原子与右手的原子也许来自不同的恒星。这实在是我所知道的物理学中最富诗意的东西:你的一切都是星尘……星星都死去了,你今天才能在这里。”
人类依存的世界太复杂了:不仅因为客观世界本身复杂,更由于人类将它设想得复杂——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生死无助、如梦似幻;活着的、逝去的,具体的、抽象的,自然的、人造的,现实的、教条的、虚拟的,都一股脑地往人的机体、感觉和脑海里钻——所以,造物者启示了这张图,让一切复杂再次归于简洁。
所谓“需求”,表现为人的渴望,针对每个人心目中或身体外的“需求对象”。二者互动,依照篇首图揭示的人性自动编辑的“源程序”:个人的感觉、感受形成的感官体验与心理意识等作为“信息代码”,由感官、心脑进行编码、编程,组成“源代码”,再升级成可视化的网页、图文、音视频等,部分存入记忆,少数发出指令,驱动人如超现实的计算机一样运作。
如此,人性表现为记忆存储的“源文件”、“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及陆续形成的“新文件”,组合成的无限增大的“文件包”,在人体这台超现实的“计算机”里运作——不管文件包多大,里面文件的类型、数量多么多,它们都依照人性自动编辑的“源程序”进进出出、分分合合,并可融会贯通、螺旋上升、换代更迭。
每个人的身心都陷在“源程序”里,终其一生,最有作为的不过是领先其他人多参破些造物者的奥秘,以更高一点儿的姿态与之对话。
造物者无言,丢下“源程序”便隐匿了。百亿年之后,地球上最具智慧的人类还疯长并偏执着,在“源程序”下半身需求的满足里打转,思想穿越太空,体验局限在感官,双脚离不开地面——好在个人虽微渺近无,人类却发展无限——人类最新阶段进变,以参透“源程序”中蕴含的启示并遵行之为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