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人演讲的感想

我今天本来是写PPT的,忍不住开了YouTube想听点音乐的,从看李永乐老师讲他为什么当中学老师,我顺便看了几个之前关注的名人的演讲,一个是施一公,一个是饶毅,一个是颜宁,还有一个丘成桐。算法推荐的功能还是蛮强大的,都是几个我感兴趣的人物。

其实我要展开的话题还是挺大的,关于人生,关于活着的意义。经过我多年的思考,发现这个问题就像我们讨论什么是爱情一样,没有统一的答案。就像你没办法和一个单相思的人讲感情的琐碎一样,你是没有办法和一个一心想挣钱的人谈理想和抱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再推广开来,你就会发现生命的意义会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幸好,施一公,饶毅,颜宁还有丘成桐,他们是一类人。当我看到丘成桐在朗读者节目选择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的时候,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甚至是认同感。还是很久以前,和别人聚会的时候,我说人生所求有什么呢,一架书,一把琴,一壶酒,一局棋,还有一段无忧的时光。真正的快乐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别人而产生的快乐,也会因为别人而变成痛苦。或者说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寄托在自己身上。但是这种快乐过于玄妙,可以理解为一种和谐,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沉浸。我一直以为,不论你做什么,推数学公式也好,探究生命的起源也罢,这种乐趣的根本原因在于忘我。画画的时候,你仔细观察对象的明暗变化,而忘记对方的裸体所可能包含的性暗示。跳舞的时候,你感受节奏的变化,同时身体的接触由拘谨变得自然。但是这种感觉可遇不可求,正常情况下,驱动我们前进的还依旧是非常不起眼的简单的乐趣。

施一公说科研给他带来了内心的宁静,颜宁也说小时候她就会抬头看向天空,思考那些神秘的东西,饶毅说,不管是植物还是不如动物,小到微生物,都起源于一个细胞,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他们本身都是功成名就的大科学家,但是他们却没有讲太多自己的头衔和荣誉,这真的是一件细细想来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所以这里就会引入到何为卓越,不是学历高低,也不是名校身份,而是能够在自己的行业所展现的专业素养,对于事务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我觉得这是精英的要求,普通人,能不去危害社会,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已经合格了。再往上,就是要社会的栋梁了。

李永乐,还有施一公,还提到了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他们要向社会传递一种价值观,我感觉是不能以金钱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我不禁想到了,不辞辛苦带兵打仗的王阳明,他真的是做到了,立功,立言和立德三样丰功伟绩。颜宁也说,有个学生问她,觉得她比小时代里面刘涛饰演的女主还辛苦,从事的工作难度更高,但是穿的不够光鲜,挣的也不多。颜宁抬头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压根没有去想这件事。作为被传播的年轻人,我觉得非常开心。我想到一句话,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之不如人也。

另外几个人都提到了中外的差异。丘成桐说中国人对于数学的渊源是不够理解的,因为中国人重在实用功利,不会像古希腊人那样去思考为什么两条直线不能够相交这样纯粹的几何问题。还有颜宁说到的女性科学家很少的事情,女性生育需要时间,影响了个人事业。施一公,饶毅都说要从政,才能改变一些现状。美国的科学发展好是有其经济实力作为支撑的,科研的产业化是要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的。丘成桐说,IBM雇了1200个科研工作者研究量子计算,每个人至少是20万美金的年薪,此外还有谷歌,微软等科技大公司。哈佛专门拿出3亿美金做这方面研究,这种投入是国内高校做不到的。科学家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至少保证不愁吃穿,这个吃穿不只是指温饱,而是偶尔可以下个馆子出去玩玩。国内一方面待遇跟不上,另一方面很多人汲汲于名利,想短时间出成果。中国的奥数厉害,但是基于父母以及升学的因素,并非出自孩子的对数学的好奇和喜欢。等到孩子保送名校,父母并不会期望孩子选择数学专业,而是金融以及计算机等赚钱的行业。

最后,我是不关心别人想法的人,但也感受到了来自优秀的朋友们的压力,先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吧,如果能从思维中获得乐趣再好不过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