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周五 |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本性自足,你属于你自己

今日豆瓣评分7.8分,222人评价

内容简介
xxxxxxxxx

在这本书中,周国平先生亲选精华散文,从爱与孤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沉默的价值、爱和善意、婚姻、两性等主题分享人生智慧,从哲学的角度探讨每个人精神世界的内在本质,诱发关于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教人直面孤独,享受孤独带来的愉悦,倾听自己的内心的声音,逐渐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周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哲学超过50年。著有《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愿生命从容》《敢于孤独的勇气》等多部畅销书,深受读者喜欢。
原文书摘
1.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云烟,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
2.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
3.浩渺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总是千载一瞬,分别却是万劫不复。说到底,谁和谁不同是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沦落人?
悦读者荐

周国平的文字接触了很多次,每次都有新收获,应该是跟自己的阶段和阅历有关。

做事有一种境界是道德的境界,无论做什么事,都把精神上的收获看得更重要,做事只是灵魂修炼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

正因为如此,做事时反而有了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博大的气象。

分享其中三点收获。

1.如何理解孩子是婚姻的纽带?

孩子是不是婚姻的纽带?

是的。

但是并不是因为孩子所以勉强维持婚姻

而是因为孩子在实质上加固了婚姻的爱情基础

有人说自己不够爱伴侣

是因为把时间都给孩子了

所以没有时间给伴侣

事实上

爱所遵循的法则不是加减法,而是乘法

各人给孩子的爱不是从给对方的爱中扣除出来的

而是孩子激发出来的

爱的新源泉打开了

爱的总量增加了

爱的品质提高了

而这一点必定会在夫妇之爱中体现出来

事实上,双方都特别爱孩子

夫妻感情一定是加深了而不是减弱了

对孩子的爱是一个检验

一个人连孩子也不爱

正暴露了在爱的能力上的缺陷

无法想象这样的人会真正去爱一个人

2.父母要感谢孩子选择了自己
人一旦做了父母

就意味着年龄变大了

不再是孩子了

这只是表面,事实上

人唯有自己做了父母

才能最大限度地回到孩子的世界

为人父母提供了一个机会

使我们有可能更新对于世界的感觉

用你的孩子的目光看世界

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切人间之爱中

父爱和母爱也许是最特别的一种

它极其本能,却又近乎神圣

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爱

可是我们最擅长的始终是被爱

直到我们自己做了父母

我们才真正学会了爱

过去常听说

做父母的如何为子女牺牲

似乎恩重如山

自己做了父母

才知道这受苦同时就是享乐

这奉献同时就是收获

这牺牲同时就是满足

所以,如果要说恩,那也是相互的

而且,愈有爱心的父母

愈会感到所得远远大于所予

3.是否要执念于别人理解自己?

人们常常说:人与人之间

尤其相爱的人之间

应该互相了解和理解

最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印。

史怀泽却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中说

这是不可能的

即使可能

任何人也无权对别人提出这种要求。

以互相理解为人际关系的要点

其根源就在于不懂得人的心灵生活的神秘性

人们一方面非常看重

别人是否理解自己

甚至公开索取理解

另一方面

人们又非常踊跃地要求理解别人

甚至以此名义强迫别人袒露内心的一切

一旦遭到拒绝,便斥以缺乏信任

当然表现的形式有很多

比如说求关注或者过分关注别人的事情

其实都是求互相理解的一种表现

但是,仔细想想

我们对自己又真正理解了多少?

自己是谁?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要去哪里?

一个人若懂得了自己理解自己之困难

他就不会强求别人完全理解自己

也不会奢望自己完全理解别人了

若想明白了这点

就会少很多无须有的痛苦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五色图书,五彩人生,感谢互相照亮,周五黄色能量日快乐!
悦读者:玉兰
编辑:七分
审校:春又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