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 | 跨越半个世纪的聚会(王大庆)
同学情,一辈子亲!跨越半个世纪的同学聚会,为了毕业50周年,我们不需要理由,终于相见了、相聚了、相叙了!
城南中学68届乙班毕业50周年合影
今年是我们东台县城南中学68届(乙)班毕业50周年,大家相约春光明媚的5月好好聚一聚。
50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它穿越了人生的半个世纪;50年是一个很大的变数,同学们毕业后各奔东西,有的下放农村,有的上红战校,有的参军,也有的等待就业……挥挥手,说声再见。这一别,绝大多数同学竟50年未见。
50年前毕业时,我们班上同学平均年龄只有15周岁。
东台城南中学
那时,老师授课很敬业,深入浅出,精益求精,每天的晚自修都陪伴在同学们身边解惑、授业,特别是班主任兼英语老师施仲平,为了让大家学好英语,自己动手将英语单词做成一张张彩色卡片,并在活动课中带领同学们做英语互动游戏,以提高大家的学英语兴趣。
那时,男女生之间不说话,老师为了让同学们认真听讲,有意让男女生同桌,有的男女生便在课桌中间画上了一道“三八线”(分界线),互不搭理互不侵犯。记得有一次上英语课,前排的一位男生钢笔里没有墨水,他忍不住向同桌的女生求援,压低声音说:“给点ink(墨水)。”谁知这一举动被后排的一位调皮男生发觉,下课铃一响,他便窜到那位女生面前,扮着鬼脸大声叫:“给点ink,给点ink。”弄得那位女生羞红了脸。这以后,“给点ink”成了男女生偷越“禁河”的代名词,谁也不敢重蹈旧辙。
那时,同学们埋头苦读,男女生各自组成了学习小组,互相切磋,晚上自修下课时,还有些同学留在教室不回家,直至将当天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大家都希望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若不是“停课闹革命”,绝大多数同学都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深造。
转眼,时光老人牵着我们的手走了50年。我们这群当年朝气逢勃的少年,都成了桑榆暮景的老头老太。当年在中学苦读的情景渐行渐远,不少同学的面孔也已经模糊。唯一不变的是深藏在心中的同学情。
年初,一位网名“云淡风清”的同学遇到我,虽然多年未见,但我还是很快认出了他。欣喜之余,他说他的微信加了“健民”、“铁石”、“玉如“等几个同学,问我愿不愿意加入。我说我早有心将当年中学同学聚集到一起,只是没有这个力量。现在你有此意,我求之不得。于是我现场加了他微信,并帮他改名同学群的名称为“城南中学68届(乙)班”,郑重约定,大家共同努力,争取找齐失去联系的全部同学,在毕业五十周年之际好好聚聚,叙叙当年的同学情。
联谊会筹备组合影
寻找失联的全部同学是件很难的事,不少同学的姓名都记不得,何谈寻找?经过入群的五六位同学共同回忆,也仅仅罗列出二十几位同学,没办法,只好先从这二十几位同学入手,寻根摸底,找居委会,找他们曾工作的单位,找认识他们的亲友同事邻居……渐渐有了起色,同学群的人数扩大到了10多人,特别是一位网名“云海”的同学加入,给我们寻找同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爱收藏,当年毕业的同学他有一份完整的花名册。有了这份同学花名册,寻找同学的进展就快多了。入群的10多位同学各负其责,分头联络,像寻找失联的亲人一样,电话找,微信联,群聊寻,上门问,多管齐下。同学群滚雪球一般不断扩大,通过近半年的努力,基本联系上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50多名同学。为了不留遗憾,一位网名“南萍”的热心同学,又特意到公安部门查询筛选辨别,终于找到了失联的最后三位同学。
联谊会报到牌
2018年5月12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天,同学们冒雨分别从石家庄、杭州、上海、南京、苏州、南通、扬州、盐城等地赶到风景秀丽的西溪植物园相聚。被邀请的年近九旬的班主任也赶来了。
跌伤推着轮椅参加联谊会的同学
特别让人感怀的是有位同学跌伤了腿,却坚持坐轮椅让老公推她赶来相聚。50年的分别与期盼,今天终于欢聚一堂。虽然分别久远,但不少同学一见面还是喊出了对方的名字,有的还叫出了当年给同学起的“绰号”,同学们相见时是那样高兴激动,那样真切自然,那样无拘无束,惊喊、打趣、握手、拥抱,仿佛又回到了50多年前就读的校园。
大家互相交流,嘘寒问暖,共话当年,情意切切。无拘无束地笑,敞开心扉地谈,彼此真诚相待,相互包容理解,共同享受快乐,默默分担忧烦。
虽然昔日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如今都已两鬓白发。然而,五十年后再聚首,仍让大家激动、自豪和欣慰!激动的是,分别五十年今天欢聚一堂;自豪的是虽然年愈花甲却仍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欣慰的是五十年的演变还保存着一份至纯至真的同学情!
五十年的时光和风雨,足以让同学们在滚滚红尘中体味了人生百态和苦辣酸甜。但岁月的沧桑,洗尽了大家的青春的年华和天真浪漫,却洗不去大家心中那分深深的同学情。同学情最真,同学意最浓,同学爱最无私。五十年来,大家虽然各奔东西,很少联系甚至失去联系,但是,彼此的同学情犹在,彼此的挂念和关注犹在。
席间,大家纷纷围绕“同学情”表达自己的心声,有的自撰诗文朗诵同窗谊,有的一展歌喉表达学友情,也有的以舞蹈、乐器等传递五十年来对同学的思念……
无论人生如何沉浮,不管苍桑怎么演变,同学情,就像一杯淳厚的陈酿,越品味越浓,越品味越香。是啊,美好的东西年代越久远越能显示出它的珍贵。
短暂的一天聚会结束了。但联系大家的纽带“微信同学群”长期存在,它将一如既往地秉承“重温昔日情怀,拓展同学友谊;分享人生经验,再谱美好诗篇。”的宗旨,互帮互助,激励慰藉,愉悦心情,充实人生,让晚年生活更加精彩!
(作者系江苏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互动信箱:jsdts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