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掌控自己的命运
书籍简介
书名:《莫斯科绅士》
作者:[美]埃默·托尔斯
译者:马韧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在变革的年代里,被囚禁的反而成了最自由的。
1922年,罗斯托夫伯爵被认定为不悔罪的贵族,被判软禁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这位此前从未工作过一天,人生要务唯有追求智慧与学识的绅士,自此只能栖身于这家五星级酒店的阁楼,以独特的视角观望俄国在历史车轮下展开的巨变。他的人生也开启了崭新篇章。神秘的女演员、古灵精怪的少女、性格各异的主厨与侍者……种种邂逅与交往,让他体会到多样、微妙又丰厚的情感。酒店这一受限的空间,却让他的精神得以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推荐理由
我们在车站送别父母和兄弟姐妹;我们去表兄弟家串门;我们上学、参军、结婚、出国旅行;我们抓着好友的肩膀,祝他一切顺利,盼望分手后能尽快收到他的消息,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一这些都是我们人生阅历的一部分。 可有一种经验却是我们不太能学到的,那便是:如何与最心爱的东西告别。
1922年6月21日,亚历山大·伊里奇·罗斯托夫伯爵,作为应该被剿灭的沙俄时前贵族,被苏俄政府判决终身监禁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
这段情节,就是小说《莫斯科绅士》的开场一幕。
在长达32年的漫长时光中,这位曾经拥有宽敞庄园和广阔土地的贵族,生活范围止于酒店大门,留给他栖身的,只有一间狭窄拥挤的阁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罗斯托夫伯爵始终保持绅士风度,以阅读和乐观来捍卫精神世界的自由。
在来往酒店的各色人等中,他与一些人结下奇特的友谊,与另一些人斗智斗勇,还多了一个毫无血缘的“女儿”,并与一个女人建立了患难与共的珍贵爱情。直到32年后,他策划了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胜利大逃亡。
生活中有一种可悲却又无法回避的事实,”他开始说道“那就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社交圈子会越变越小。不管这是因为人们的惯性在增强还是热情在减弱,反正我们会突然发现,伴随着我们自己的总是那么几张熟悉的面孔。
罗斯托夫伯爵的绅士形象,是逝去旧时光的典范,以用餐、交谈、阅读、思考来打发时间,对新世界追求的机械化生活不屑一顾。他精通各种礼仪,饱学西方文化,富有智慧且不乏幽默,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宴会组织者与运动健将,是一个可靠的朋友,更是一个慈爱的兄长。
与九岁女孩尼娜的相识,不啻是人生的希望之光,她成为伯爵在人间“炼狱”的维吉尔,从此是引导他余生的光芒与灯塔。尼娜冷静理性,富有执行力,有强大的求知欲,正是她的好奇心让伯爵在给予其礼仪科普时,在重温昔日荣光里减轻离愁之苦,也正是她带领伯爵在通游大饭店时捡回些许生活的信心。而尼娜在离开大酒店送给伯爵的万能钥匙,也在后面的故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交情深浅从来不由相识长短决定。即使他们数小时前才初遇,也同样会一见如故。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他们志趣相投。他们发现彼此有许多相似之处,谈话轻松愉快,给彼此带来了快乐。这也一定和他们所受的教育有关。
伯爵在大酒店漫长的32年被软禁时光,正是苏联从崛起到发展的动荡年代,政体更迭,人员调动,法规条陈的无穷制定,各色委员会的粉墨登场,审查机制的严苛,克格勃的无处不在,几乎都介入到每个人的命运颠簸中去。
曾经被沙皇用作宴会的大厅,现今是委员会开会之处,衣香鬓影被口号表决心替代;从事体力活的粗鲁工人,摇身一变为指点江山的工人领袖,操持生杀大权;“同志”成为不具有任何阶层属性的统一称呼,精美的装饰物品失去用途;具有古典美韵味的建筑被铲平,现代化的、便捷的集体宿舍拔地而起,泯灭个人特征,新生的政权裹挟着排除一切历史障碍的气势。
延伸阅读
埃默·托尔斯(Amor Towles),1964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本科和硕士学位分别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获得。被《华尔街日报》称为“纽约最后的绅士”。曾因处女作《上流法则》获得菲茨杰拉德奖。
《莫斯科绅士》一经发售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被《华盛顿邮报》等多家知名媒体评为年度畅销图书,至今销量仍居高不下。
云浮融媒中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音频:莫颖琳 | 剪辑:潘伟
责编:秦小青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yunffb@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