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听?偷看?有真凭实据还是捕风捉影?是什么让用户都成了妄想狂

很多人怀疑手机在偷听、偷看、偷偷分析自己,并且说得绘声绘色,似乎有很充足的理由,然而又没有真凭实据。这种猜疑集中反映在三方面。

第一,偷听。很多用户反映APP在偷听,有人说刚在电话里和朋友说起想吃披萨,打开某APP首页就出现了推荐披萨的信息,还有用户反映,没有打电话,只是和朋友闲聊时提到想到什么地方去玩,过一会打开手机,在多个APP上都有推荐这个地方的信息,可以肯定的是,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搜索过这个地方。

第二,偷看。这是用户反映最多的,有用户说在浏览器搜索了一次某产品,紧接着就在多个电商平台APP里出现首页推荐。感觉这些APP在时刻监视者用户的一举一动。

第三,偷偷分析。让人知道底细并不是件使人高兴的事情,然而在互联网平台,用户普遍有被扒光了的感觉,似乎在这些平台面前,自己成为一个透明人,甚至感觉平台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一些软件从手机的各个角落、各个应用搜集信息,从浏览痕迹、停留时长、关注的信息、收藏的信息、购买过的商品,甚至逛过的论坛,发过的帖子,分析用户的爱好、职业、所处阶层等信息,并为用户画像,使得平台能够精准推送信息,满足用户当前的和后续的需求。精准到什么程度?到了有些活动看起来就是针对这个用户设置的。

所有这些异常的感觉和猜测,难道是因为这些人太敏感,还是他们的隐私已经遭受了威胁,有人利用这些信息分析,让他们感到了真实的威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场景的丰富,必然要求信息平台高效运转。为用户画像,就是为了精准营销。而有没有用麦克风偷听,用软件搜集分析用户的搜索信息,只有平台自己知道。但从种种迹象表明,平台的目的是精准营销,什么手段能降低成本,就会用什么手段。就像一台设计时速200公里的汽车,上了高速公路,一脚油门就窜出去了,不会只开60公里。

对于动辄拥有千万、上亿、几亿用户的平台,如果能用这种手段很容易找到用户的需求,对于每个用户来说看似只降低了一点点费用,而整体降低的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面对利益,平台的选择可想而知。

而人们的不安全感,主要来自对于偷听、偷看的担忧。他们担忧,如果可以通过这些手段获取用户对于商品、资讯的需求信息,是不是同样可以获取其他隐私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泄露,后果令人担忧。

所以在一个缺乏规则和制约手段的信息化环境中,技术先进带来生活的便利同时,往往牺牲了用户的隐形利益。

即使制定了规则,而监管机构并不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对于那些掌握了最先进技术的平台服务商,也是有心无力,难以实施具备有效的监管。

所以技术越发达,反而越没有安全感,技术发展越快,人们的担忧却与日俱增,人人猜疑,都成为妄想狂。

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了,这种事情我们干的不少,比如说为了发展破坏了青山绿水。我们再也不能为了发展互联网而失去了人心,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失去了对技术的信心。

行业不可能靠自律,规范技术手段的使用,不但要管理部门制定规则,还需要借助民间信息安全机构,建立良性回馈机制,用技术制约技术。

互联网进入下半段,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也许会随着技术的应用产生大的负面影响,期望在人工智能时代,普通用户能够真正受益于技术,而不是时刻猜疑,成为一个阴谋论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