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被请了家长,14岁的他从楼顶跳下.....

前两年,“挫折教育”一直是个很洋气的词儿。

有专家说,父母要人为地给孩子制造一些挫折,这样才能提升孩子以后的抗挫折力。言外之意就是,孩子就是成长太顺利了,所以将来遇到一点儿挫折就容易被打击倒下。

听起来很专业,毕竟大多数人也会认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长大,娇生惯养久了,长大经不起风吹雨打。

就像前几天的新闻,14岁男生因为打扑克,被叫了家长。

妈妈到场后,在儿子同学和老师众目睽睽之下,狠狠打儿子耳光,接着又是第二个,随后,情绪失控的妈妈上前掐儿子的脖子,戳儿子的额头,最后被老师劝解后才丢下儿子,独自离开。

身后的男孩,默默地看着妈妈的背影,突然一转身,从护栏一跃而下,生命定格在了14岁。

那些不能接受挫折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面对这样的新闻,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小孩,怎么就这么脆弱呢?”

也有人说:“真是被宠坏了,说他几句,扇个耳光,就要死要活。我们小时候天天挨打、棍棒教育,也没见这样呀。”

还有专家趁机提出,还是要加强孩子的“挫折教育”。

这年代,孩子真的脆弱到仅仅因为几句话,一两个耳光就自杀吗?

不是的,真正压垮他们的,是长年累月的挫折与挫败感。

但是,经不起挫折的,到底是孩子自己,还是父母?

之前有位来访者因为孩子的成绩下滑了五个名次找我咨询,说:“孩子这次考试失败后,感觉学习越来越没精神了,效率特别低,食欲也降低了,是不是抗挫折力太低了?我要不要给他来点儿挫折教育?”

我问:“孩子之前考试退步了也这样吗?”

她说:“之前没有,我那时候最烦他这点,考砸了一点儿也不担心,还跟没事儿人一样!”

我问:“孩子这次考不好,你是怎么说的?”

她说:“我当时就说了她几句,他爸也批评了几句,她还哭鼻子。”

事实上,我后来了解到,他们所谓的“考砸了”,是孩子退步几个名次,这次的“说了几句”,是夫妻俩一起批评了孩子十几分钟。

一次考试名次退步几位,就被看成是“考试失败”、“考砸了”,抗不起这种考试退步挫折的,很明显是这对父母,而不是孩子。

父母面对挫折的态度,决定了孩子面对挫折的态度。

自己承受不了挫折的家长,怎么能培养出“抗挫力强”的孩子呢?

成就一个孩子的是成就感,而非挫败感。

来访瑶瑶的女儿萱萱,从小就聪明伶俐,社交能力极强,不管是体育、唱歌、乐器都样样在行,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小神童”的名字。爸妈资质也不错,都是高材生,望子成龙心切。

萱萱本来上学就比别人早,后来老师发现二年级萱萱可以轻松完成三年级的题目,建议萱萱爸妈给萱萱跳级。

正好瑶瑶老公工作有调动,就想办法把萱萱转到了一所重点小学的三年级。

转学一段时间后,萱萱突然吵着不想上学了。

瑶瑶很着急,问我怎么办。

瑶瑶说,转学过来真的不容易,又托关系又花钱,而且,感觉女儿努努力是可以适应新环境的,她不想太惯着孩子,害怕这次遇到点儿挫折就逃避,以后会不会一直这样?

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家长也会有类似的忧虑:妥协一次之后,孩子就越来越学会了逃避挫折,越来越不愿意努力超越自己。

一个孩子的成就来源于他的成就感,而不是挫败感。

成就感是一种骄傲的感觉,“我能行”、“我可以”、“我能做到”、“我很厉害”。在自体心理学中,属于夸大性自体发展的部分,对于人生抱负、目标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越多地体验到成就感,就会对自己越有信心,自尊感也会越来越强。

就像萱萱,从小聪明机灵,在同龄人中,一直是个佼佼者,非常自信有优越感,不管做什么都愿意去尝试。这样的萱萱,就能不断积累自己的自信,保持自己的优秀。

而换了环境之后,一方面学业有点吃力,另一方面,身边的人都很聪明优秀,萱萱找不到自己原本的优越感和自信了,每次测验,考的都一般。

这样的挫折教育,大大剥夺了孩子的成就感。最后也出现了厌学情绪,对很多事情都不再有兴趣。

什么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心理学对挫折的定义是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在人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发生。简单说,是前进过程中遇到失败、不顺时引发的感觉。

说起挫折,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是无处不在。根本不需要刻意去磨练,更不需要人为制造。比如,赶公交车不顺利,下雨了没带伞,考试/比赛的名次不理想、表白被拒绝、人际关系问题、吵架、丢东西等等等等。

挫败感多的孩子,很容易导致两个结果:

(1)习得性无助

如果你玩一个游戏,关卡都很难,你怎么玩都玩不过去,你还会愿意继续玩下去吗?

就好像那个“电击实验”,一直在笼子里被反复电击的狗,多次实验后,只要电击的信号音一响,即便实验者在电击前已经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

相反,它会在电击到来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呻吟。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就是这样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

而过多的挫折也容易造成孩子的“习得性无助”,形成内在的核心信念:我不行,我做不到。

这样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别说成功了,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他们今后只会不断地自我挫败。

(2)对家庭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大多数人进行的不是挫折教育,而就是挫折本身,说白了,这是一种创伤。它的作用,就是剥夺你的成就感,让你备受打击,以后要花很多时间来修复。

如果一个人天天打击你,你想要什么他都能给,可他就是不给,还不断给你制造挫折。你会觉得他特别爱你,在给你挫折教育,然后你会特别能抗挫折吗?

不,那一刻,你只会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家,本应该是一个避风港,爸爸妈妈,也应该是保护自己,给自己爱、鼓励和能量的人。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挫折、不顺利是他们允许甚至造成的。你内心的信任感会轰然倒塌,内心再无安全感。

归根结底,孩子需要的不是挫折教育,而是被教育如何面对挫折。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教育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应对挫折,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越挫越勇。

如何面对外界带来的挫败感?

当孩子在面对来自外界的竞争,压力,失败,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第一,接纳并安抚孩子受挫的情绪。

你会坚定不移地支持他接纳他,不管他在外界被如何评判、打击,你都接纳他不优秀的,比不过别人的,输掉的一面。在你这里,是他的避风港,他可以脆弱,无助、哀伤、哭泣。

告诉孩子,挫折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要害怕发现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更不用因此羞耻。

第二,教孩子学会直面挫折。

不要为了安慰孩子而为孩子找借口开脱,要从挫折中学会成长,帮助孩子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并承担自己的责任,从挫折中寻找经验,变成今后做得更好的财富。

最重要的是,孩子要学会为此负责,才能真正直面挫折,从挫折中成长。

当然,比起挫折教育,孩子更需要的是成功教育、成就教育。

努力帮助孩子消除自己的挫败感,拥有更多的成就感,才是父母最需要做的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