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狼”是如何养成的?
前几天,看到一个故事:
李丽晚上在家里踩着椅子修灯泡时,不小心摔下来,右腿疼痛难忍,老公一看可能是骨折了,得赶紧带她去医院,整个过程动静不小,可丝毫没有“惊动”在一边正在玩手机的儿子。
爸爸很生气,问儿子,“你看不见你妈受伤了吗?你妈真是白疼你了。”
儿子说:“那我能怎么样,谁让她自己不小心点,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夫妻俩又气又恨,真想好好教育儿子,可李丽实在太疼了,他们只好赶紧带好必备东西去医院。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当两人准备出门时,儿子突然站起来,“明天谁给我买早餐啊?你们两个人都去医院我吃什么啊!”
妈妈疼得脸上的汗珠子啪嗒啪嗒往下掉,儿子却只关心有没有人给自己做饭吃,活脱脱一现实版的“白眼狼”。
父母对孩子日复一日地无私付出,
换来的却是孩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
如果孩子只是自私一点,倒也可以理解,但如果一个孩子,仅仅因为妈妈坐错了地铁,就能对妈妈连踹六脚,就实在不能忍了。
这是发生在武汉地铁二号线金银潭站的一个新闻,女儿不满妈妈坐错了地铁,怒火万丈。先是踹行李发泄,后来感觉不解气,又起头踹向妈妈。路过的行人上去阻拦,女儿连行人一路打。
一脚一脚,结结实实地揣在妈妈身上,可她都不敢躲开,也没有丝毫怒意。上车后还立即抚慰女儿“别生气、别生气”。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儿子是妈妈的小骑士,怎么有的孩子却成为了家长的梦魇?
“白眼狼”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养成的?
1.“过度宠溺型”
父母从小过度满足孩子的全部需要,导致孩子在心底里认定了自己“无所不能”,带着这份自信,天然地会以为世界也应该围绕自己转,一旦不被满足了,便像一个婴儿一般又哭又闹,直到父母因为无可奈何,而再次满足孩子的愿望。
最近很火的电视剧《爱的厘米》里面,那个啃老的关家老三关震雷,就是典型。
明明已经成人却仍然住在爸妈家还伸手要钱,为了哄女朋友和丈母娘开心,竟然把自己的父母变相赶到郊区,把自家房子让给岳父岳母住,关爸逼着二姐把奥迪车借给儿子开网约车,可他居然变卖了豪车,把钱用来给女朋友买钻戒。
老爸生气心脏病犯了,住进医院,儿子却仍然想着怎么把房子要到手。
这背后的原因,与关爸从小重男轻女的思想和过度“包庇”儿子的无能密不可分。儿子一撒娇,说好听的话,关爸就心软,逼着能干的二姐给弟弟拿钱买房。
孩子不用靠自己的双手,只需要用一张嘴,就可以不劳而获。
在他的世界里,自我被无限放大,而是否满足他人的需求,已经成为了一种为我服务的“策略”。
长期被“过度满足”的孩子,边界感几乎为零。
边界感的形成与童年时未被满足的挫折密切相关。
当婴儿逐渐体验到,我无法随时随地获得妈妈的关注的失望感时,也就意味着TA开始感知到,什么是自己,什么是他人,从完全的融合期开始慢慢分离。
从未有过机会体验到“受挫”的孩子,体察别人的情感需求,更难为了让别人开心幸福而付出努力,他们把别人当做“工具”,把自己当做“全世界”,更容易变得自我中心化和自私自利。
2.“过度控制型”
一个孩子如果长期被父母过度控制,那么TA会想尽一切办法把“控制感”找回来,甚至报复回去。
来访者朱女士,跟我讲到她跟22岁孩子不可调和的冲突时,几乎是颤抖地说:我有时候真想掐死她。
这话听起来让人惊悚,但的确是她压抑了许久的真心话。
因为她为了替孩子还债,已经花光了多年积蓄,每个月挣的钱转手就给女儿还信用贷。
女儿用这钱干啥呢,打赏打赏主播,装成一个富二代,请主播住酒店、吃豪华大餐,花销如流水。
女儿不仅不领情,反倒觉得都是妈妈的错,要不是她剥夺了自己的人生,她不至于把唯一活着的希望都寄托在“主播”们身上,要是没有他们,她早就自杀了。
我问她,女儿都已经有工资了,为什么还要替她还款呢?
她摇摇头,我害怕她征信记录有污点,怕她被人欺负,万一她将来想要变好一点,可是买不了房,嫁不了好人家,这一辈子就毁了啊。
一直以来,她都是别人眼中的“好妈妈”,一个人含辛茹苦地照顾孩子,从没计较过付出,她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女儿会这么狠心。
女儿真的就是人们口中说的“白眼狼”吗?
我邀请她谈谈母女的关系,事实才慢慢浮出水面。
朱女士一直对女儿心怀愧疚,原因是在女儿5岁读幼儿园时,她因为某次下班晚没及时接女儿,结果女儿被熟人性侵,她很痛心也很自责。
从此以后,不允许女儿独自出门,更不能接触异性,小升初、初升高甚至是找工作,都要给女儿安排一条最安全而舒服的道路。时间久了,女儿在朱女士面前,也越来越封闭自我,逐渐变得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稍不顺心就以死相逼,无奈之下母女两个都心力交瘁。
几乎所有看起来「无情无义」的亲子关系里,都满含着「控制感」的斗争。
所谓自我控制感,是指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做TA自己,让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父母一心想做个称职好父母,却常常过度干预孩子的一切人生,忽略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比如探索喜恶,品尝成败,交友与竞争,要想成长为独立的人,必然需要一些跌跌撞撞的探索经历。
被控制和定义的时间久了,孩子几乎放弃了自我控制权,但是充满了指向自我或父母的愤怒和失望,这种情绪促使孩子躲进另外一个神话世界里,在那里,一切人都不重要,谁说了都不算。
能够表达攻击的孩子,或早或晚地,开始跟父母从顺从的关系,转向敌对冲突,可能是青春期,初入职场或刚成家的适应期。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里,父母给予的自由越少,那个「神话世界」里的自己就越大。所谓的白眼狼,实质上是蓄谋已久的反叛和抗议。
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孩子?
1、培养孩子自我独立的性格
一个人成熟独立的标志之一是,懂得为自己的欲望买单。
从孩子很早开始,父母就应当刻意地培养孩子自我独立的性格。
自我心理学家阿德勒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周围的大人们为了把孩子置于“未成年状态”中,想方设法灌输自立如何危险和可怕。
一切都是为了支配孩子,不允许他们冒险,只让其走无灾无难、不会受伤的路,尽可能掌控孩子。
其实,这样做并不是担心孩子,一切都是为了保全自身,或者担心被人批评为“不负责任”的父母,或者担心孩子不能有所成就带来的挫败感。
父母应该在孩子犹豫要不要向外冒险时,坚定地告诉孩子“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
告诉他,如果他想请假不去上学,或者休学,或者学某一门兴趣班,他都可以自己做主,但是这并不意味父母就失去了对孩子的影响力,父母仍然有义务告诉孩子,TA在做决定时需要的知识、经验或方法。
同时,当孩子的决定与父母密切相关时,父母也应当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和决定。
比如,当孩子说,“我要买一双AJ鞋,你们给我钱。”
无论家庭是否富裕,父母可以用部分满足的方式,明确告诉孩子,“我不太理解你为何这么喜欢它,但我们尊重你的兴趣和愿望,按照每月家庭开支计划,你还剩XX元的鞋服预算可以支取,不知道你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
鼓励孩子为自己的兴趣努力,让孩子清楚地感知到,家庭有家庭的规则,父母有父母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并带着合作的态度,敞开和孩子谈论他的想法和计划,这些都有利于帮助孩子拥有恰当的金钱观、消费观和价值观。
即使10岁的孩子也能够自立,也有人即使到了五六十岁依然无法自立。自立是精神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年龄问题。
2、提升孩子的共情能力
一个情感世界充沛的人,不仅善于捕捉关系里最细微的情感变化,还懂得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沟通,有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谓共情能力,是指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感同身受的能力。
也有人叫同理心。共情能力可以说是人类进化史上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化能力,它是人与人建立关系的基础。
新生儿天然就有共情的反应,看见别人哭也会跟着哭,仅两、三岁大的幼儿也会做出安慰他人的举动:他可能会把自己的食物、玩具放在小伙伴的手中,并且用肢体语言来表示他的关心。
父母应当充分利用跟孩子互动的时机,多温柔地注视孩子,安抚孩子,让婴儿感受到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两三岁的孩子,可以开始说话后,尝试帮助孩子分辨和命名情绪,鼓励TA关注身边人的情感变化和身体反应,并且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共情能力还有助于孩子观察和模仿身边的人。
首先,懂得感恩,常做善事的父母,孩子也会富有爱心,关爱弱势群体,做力所能及的努力帮助他人。
其次,父母的关系质量、情绪状态和沟通方式,常常被孩子尽收眼底,如果在一个家庭里夫妻彼此是冷漠的、或者对长辈是冷眼相对的,那么孩子也会不自觉认知到,别人的情感不重要,可以被忽略。
爱的本质既不是单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无私奉献地牺牲自我,完成“你的幸福”,而是共同建立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幸福”。
唯有我们都是自立、成熟的个体,我们方能更好地在一起,形成亲密的联盟,创造和感知真正的爱。